
近日,加州哈仙達岡華裔男子楊廷宏(Ting Hong Yeung,音譯)因大規模貨運欺詐案,被判處9個月聯邦監禁。這名43歲的被告於2025年8月14日對一項郵政欺詐罪表示認罪,匹茲堡聯邦地區法院首席法官馬克·霍納克作出上述判決。除監禁外,楊廷宏還須接受為期三年的監督釋放。

起訴書顯示,在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間,楊廷宏通過其控製的多家空殼公司,係統性地向一家未具名的物流企業提交超過6000份虛假理賠申請,謊稱包裹在運輸過程中發生遺失或損毀。
經調查證實,相關包裹實際並未發生任何異常。憑借偽造的物流憑證和損失證明,被告成功騙取高額賠款,對受害企業造成顯著經濟損失。
霍納克法官在判決中指出,該案不僅涉案金額較大,其作案的持續性和專業性更反映出被告具有明確的欺詐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已是楊廷宏第二次因商業欺詐罪被聯邦法院定罪。2022年,他曾因詐騙亞馬遜被判處18個月監禁。
在該案中,被告通過多個第三方賣家賬戶以折扣價格銷售高價商品,隨後向客戶提供虛假物流信息或發送低價替代品,並濫用平台退款政策騙取貨款。檢方稱其欺詐行為持續長達七年,迫使亞馬遜平台不斷封禁其更換身份重新注冊的賬戶。
在上次案件中,法院判決楊廷宏向亞馬遜償還130萬美元,執法人員曾從其住所扣押金銀條用於執行部分賠償。然而在保釋及服刑期間,被告再次策劃並實施了新一輪貨運欺詐。
聯邦助理檢察官妮可·斯托基表示:“被告屢次實施精心設計的欺詐行為,不僅反映出其個人的犯罪傾向,同時也暴露出商業係統在防範結構性欺詐方麵麵臨的挑戰。”她建議企業加強對理賠及退款流程的風險管控。
有分析認為,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此類欺詐行為正呈現出專業化、組織化特征。如何在保障用戶體驗的同時提升風控能力,已成為企業麵臨的重要課題。司法係統也表示,將考慮對屢次實施商業欺詐的行為人采取更為嚴格的懲戒和監控措施。
此次判決既是對個別犯罪行為的懲處,也被視為向試圖利用係統漏洞牟利者發出的明確警示。隨著聯邦執法機構對商業欺詐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類似犯罪行為的風險將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