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中國銀行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人民幣可能會有突破7的可能性,市場參與者正越來越多地討論北京是否會允許人民幣走強。The yuan may see further gains past 7 against the dollar, according to a top Chinese economist, as debate grows among market participants over whether Beijing will allow it to appreciate https://t.co/39G5AwqtYL
— Bloomberg (@business) August 18, 2025
管濤在上周接受采訪時表示,推動人民幣升值的情景,包括美國經濟走弱、美聯儲降息,以及美元信心的進一步下降。
另一個潛在推動因素是中美可能達成第二份貿易協議,類似於特朗普任期內簽署的那一份,這將有助於提振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信心。
今年美元已經下跌約8%,因全球投資者轉向非美資產,但在岸人民幣僅升值1.6%,成為亞洲表現較弱的貨幣之一。
以貿易加權貨幣籃子計價,人民幣下跌了5.2%,落後於大多數主要貨幣。

這引發了外界猜測,認為這可能傳遞了中國政府的政策信號,盡管北京官員一再強調,他們並不通過貶值來獲取競爭優勢。
同時,人民幣疲軟也引發了要求中國加強人民幣匯率的呼聲,一些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學家及前官員警告,長期疲軟可能損害消費,並加劇貿易緊張。
德意誌銀行、瑞銀集團和道明銀行等多家機構已上調人民幣匯率預測,認為人民幣將接近1美元兌7元。他們的理由是,中美最終可能達成貿易協議。
離岸人民幣上一次強於7是在2024年9月,本周在7.18左右波動。
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的管濤表示,如果條件具備,人民幣可以升破這一水平。他否認北京故意壓低匯率以支撐出口,稱人民幣走弱是“結果,而不是政策目標”。
“中方的目標不是通過貶值來提升出口競爭力,而是防止雙邊匯率的短期劇烈波動影響企業財務穩定,”管濤道。
他表示,中國有工具應對更大的匯率波動,應當允許人民幣更加靈活、更加市場化,這也能為貨幣政策調整留出更大空間。
“我們的政策應更直接服務於國內目標——增長、就業和物價穩定,”他說。“最重要的是支持這些目標的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暗示,將避免采取諸如降息等更激進的寬鬆措施,盡管經濟剛剛經曆了今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個月。央行承諾全麵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
不過,管濤提醒,市場對人民幣樂觀,但對下行風險可能過於掉以輕心。中美雖然將貿易休戰期延長了90天,艱難的談判仍可能重新引發摩擦,從而給人民幣帶來壓力。
“如果市場過度消化樂觀情緒,那麽任何意外的負麵發展都可能給人民幣帶來壓力,”他說。“我認為這種情況目前確實存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