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國不惜代價打造“海軍巨獸”,挑戰美國
法國周刊《觀點》網站周二(8月12日)報道稱,在與華盛頓的貿易戰正酣之際,北京將通過合並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這兩家企業,創建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 截自CSSC官網
據《觀點》網站國際版登出的署名報道說,為了與美國競爭,中國不惜一切代價。北京將在本周末完成兩家國有造船企業的合並,以創建全球最大的造船企業。正如《華爾街日報》所報道的,此舉旨在在一個華盛頓已落後的領域確立主導地位。
這家新的中國巨頭將吸收兩家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其主要業務是商用船隻(貨船、漁船、遊輪、油輪等),但也為中國海軍提供軍艦,特別是兩棲攻擊艦;以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該公司曾建造了雄偉的305米長航母“山東號”。
此次合並耗資160億美元,中國希望利用新公司的巨大規模來降低成本,以應對唐納德·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分析師馬修·富納奧萊(Matthew
Funaiole)向《華爾街日報》解釋說,這是“中國主導全球造船業長期戰略中的關鍵一步”。中國政府還希望更好地滿足海軍需求,並開發更先進的設備。
合並前,這兩家公司去年合計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17%。合並後,北京預計將能生產超過530艘船隻,總載重噸位達到5400萬噸。年營業額預計將達到180億美元左右。
日本和韓國正在迎頭趕上
麵對中國的主導地位,美國正在努力追趕。根據聯合國的數據,2024年,中國的船隻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一半以上(55%),而美國的市場份額不到0.05%。美國海軍表示,中國的造船能力是華盛頓的232倍。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造船業一帆風順。位於新加坡的揚子江船業在2025年上半年隻收到了14艘船隻訂單,而2024年全年為126艘。
事實上,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製造的船隻征收的關稅,為其他新興市場開辟了道路。因此,日本和韓國的競爭對手正在奪回市場份額。
今年6月,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和日本造船業協會會長垣添祐人(Yukito
Higaki)表示,日本希望到2030年將市場份額從目前的9%提高到20%,“以對抗中國和韓國”。
執政的自民黨擔憂地表示:“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行動,日本可能會像歐洲和美國一樣,徹底失去造船業。”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曾是造船業的領導者之一,占全球年產量的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