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白人學生抱怨中國學生太多引爆輿論 全班就我講英文

白人學生抱怨中國學生太多引爆輿論 全班就我講英文

文章來源: 華人生活網 於 2025-08-11 13:37: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一則關於中國留學生課堂表現的帖子在多個社交平台刷屏,點燃了公眾對“留學生擺爛”現象的激烈討論。發帖人稱,在一次課程項目中,小組中的幾位中國同學幾乎全程沉默,展示環節機械念稿、邏輯混亂,甚至無法完成最基礎的英文表達。

更有評論指出,有人直接複製 ChatGPT 生成的內容上台念稿,連提示語都沒刪除;有人不會用英文交流,隻能微笑回應;更誇張的是,有人幹脆在課堂上對教授講中文。

白人學生抱怨中國學生太多引爆輿論 全班就我講英文

這條帖文猶如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引發大量共鳴。一時間,諸如“留學生隻為拿文憑,不參與課程”的指責甚囂塵上。而事件背後,確實反映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中國留學生正陷入“語言逃避”的困境。

據相關調查,近半數中國留學生在參與小組作業時,會優先選擇與同胞組隊,以降低溝通壓力。然而,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有效,卻往往導致語言能力原地踏步,失去了與本地學生文化碰撞、思維磨合的機會。



墨爾本大學就曾爆出類似爭議。一位名叫 Harry 的澳洲學生在一門經濟學課程中發現,全班近九成都是中國留學生,連助教都是中國人。他表示,課堂討論幾乎全程中文進行,他“像個局外人”,最終選擇退課。這一事件雖屬個例,卻折射出澳洲部分熱門專業“中文教學常態化”的現實。

更有傳言稱,一些課程為了照顧中國留學生,已悄然默認中文為主導語言,英文淪為“裝飾”。“在英語國家,課堂語言竟變成中文”,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引發了不少本地學生和教育者的憂慮。



而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接觸不到外國學生業界出不到外國教授,也出現了出國留學隻是換了個“國家”上課的尷尬局麵。



澳洲知名移民政策顧問 Abul Rizvi 曾指出:“高校對國際學生學費依賴過重,語言門檻早已形同虛設。” 為了招收更多留學生,部分高校對語言要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入學容易,課程壓力有限,甚至默許學生使用中文完成任務。

這不僅損害了教育質量,更讓所謂“國際化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一位本地教師坦言:“課堂像變成了文化飛地,教育的交流價值被完全掏空。”

留學的意義,原本不僅僅是鍍金的文憑,更應是一次語言淬煉、文化磨合與自我重建的旅程。

但當越來越多中國學生把留學當作“海外應試”,當課堂變成“國內延伸”,我們是否該問一句:你花幾十萬留學,到底在學什麽?

歸根結底,語言不是最大的問題,態度才是。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英文差”,而是“我們是否願意去說,去練,去犯錯,去堅持”。

與其對批評感到憤怒,不如反思我們是否正用沉默親手把自己推向邊緣。融入不是一廂情願,而是需要主動邁出的一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了不起的故事”!川普見英特爾CEO陳立武後改觀
武大性騷擾案後續:又一次見識到了男寶瑪的惡毒
解放華盛頓!大批聯邦特工"占領"街頭 國民兵FBI軍事化執法
揭開中國醫生薪資真相:一直聽說很高,事實上呢?
為什麽是她和C羅經曆了九年愛情長跑迎來“終點”?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烏克蘭領土會有一點變化”
開始漲價了!沃爾瑪價簽大換新 飆漲近60%…
朱令骨灰今下葬 父母發訃告:我們將一如既往追凶
中國海警船撞自家軍艦 浪花“染紅” 2中國海警疑身亡
澤連斯基立場軟化,烏克蘭可能在領土上讓步?
特朗普:正在考慮允許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提起重大訴訟
中國海警船衝撞自家軍艦 菲方:還得幫救人
川普簽署行政令 將對華關稅“休戰期”延長90天
談一談中國社保的高存繳比例:這合理嗎?
李小琳罕見受訪:送99朵玫瑰被父親李鵬含淚斥浪費
林毅夫人民日報刊文:習近平回答了馬克思經典未解之問
中國第3款6代機試飛片段瘋傳 美媒:瘋狂步伐
12歲的"偉大向導者",金正恩如何為女兒打造接班人形象
川普關稅重擊 中國廠商減班、砍工資、用臨時工
前一天還否認南京大屠殺,日本前國腳本田圭佑道歉
貴州大數據局長用政府設備狂挖比特幣 夠買2千間房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白人學生抱怨中國學生太多引爆輿論 全班就我講英文

華人生活網 2025-08-11 13:37:31

近日,一則關於中國留學生課堂表現的帖子在多個社交平台刷屏,點燃了公眾對“留學生擺爛”現象的激烈討論。發帖人稱,在一次課程項目中,小組中的幾位中國同學幾乎全程沉默,展示環節機械念稿、邏輯混亂,甚至無法完成最基礎的英文表達。

更有評論指出,有人直接複製 ChatGPT 生成的內容上台念稿,連提示語都沒刪除;有人不會用英文交流,隻能微笑回應;更誇張的是,有人幹脆在課堂上對教授講中文。

白人學生抱怨中國學生太多引爆輿論 全班就我講英文

這條帖文猶如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引發大量共鳴。一時間,諸如“留學生隻為拿文憑,不參與課程”的指責甚囂塵上。而事件背後,確實反映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中國留學生正陷入“語言逃避”的困境。

據相關調查,近半數中國留學生在參與小組作業時,會優先選擇與同胞組隊,以降低溝通壓力。然而,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有效,卻往往導致語言能力原地踏步,失去了與本地學生文化碰撞、思維磨合的機會。



墨爾本大學就曾爆出類似爭議。一位名叫 Harry 的澳洲學生在一門經濟學課程中發現,全班近九成都是中國留學生,連助教都是中國人。他表示,課堂討論幾乎全程中文進行,他“像個局外人”,最終選擇退課。這一事件雖屬個例,卻折射出澳洲部分熱門專業“中文教學常態化”的現實。

更有傳言稱,一些課程為了照顧中國留學生,已悄然默認中文為主導語言,英文淪為“裝飾”。“在英語國家,課堂語言竟變成中文”,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引發了不少本地學生和教育者的憂慮。



而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接觸不到外國學生業界出不到外國教授,也出現了出國留學隻是換了個“國家”上課的尷尬局麵。



澳洲知名移民政策顧問 Abul Rizvi 曾指出:“高校對國際學生學費依賴過重,語言門檻早已形同虛設。” 為了招收更多留學生,部分高校對語言要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入學容易,課程壓力有限,甚至默許學生使用中文完成任務。

這不僅損害了教育質量,更讓所謂“國際化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一位本地教師坦言:“課堂像變成了文化飛地,教育的交流價值被完全掏空。”

留學的意義,原本不僅僅是鍍金的文憑,更應是一次語言淬煉、文化磨合與自我重建的旅程。

但當越來越多中國學生把留學當作“海外應試”,當課堂變成“國內延伸”,我們是否該問一句:你花幾十萬留學,到底在學什麽?

歸根結底,語言不是最大的問題,態度才是。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英文差”,而是“我們是否願意去說,去練,去犯錯,去堅持”。

與其對批評感到憤怒,不如反思我們是否正用沉默親手把自己推向邊緣。融入不是一廂情願,而是需要主動邁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