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府市長鮑賽(講台發言者)11日召開記者會,回應川普總統史無前例接管特區警力的決定。鮑賽堅稱市府組織架構不變,但坦言聯邦的舉動已引發指揮權歸屬的嚴重混亂。(美聯社)
在美國總統川普下令接管華府警力後,首都11日陷入一片混亂。聯邦與地方執法單位倉促應對,試圖釐清各自的角色與策略。然而,由於事前缺乏溝通,這場史無前例的接管行動,已引發了關於指揮權誰屬的嚴重困惑。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報導,華府市長鮑賽 (Muriel Bowser) 與警察局長史密斯 (Pamela Smith) 都是在觀看川普的記者會直播時,才得知警隊已被聯邦化。鮑賽在隨後的記者會上堅稱:“我們的組織架構沒有任何改變。”但司法部則強調,總統命令已授權司法部長,可要求市長提供其認為“必要且適當的”警力服務。
指揮權誰屬?聯邦與地方爆憲政僵局這場權力僵局,連專家都感到困惑。東卡羅萊納大學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刑事司法係主任邦納博士 (Dr. Heidi Bonner) 指出,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動用《地方自治法》此項權力。她質疑:“警隊被聯邦化後,警察局長還是部門主管嗎?”
混亂不僅止於指揮鏈。川普政府已派遣多達130名聯邦調查局 (FBI) 探員與華府警察一同巡邏,引發執法界憂慮。兩名聯邦執法消息人士向CNN透露,FBI探員通常未接受社區警務訓練,且其致命武力使用政策與地方警察不同,這可能在街頭引發執法衝突。
FBI內部也對此怨聲載道。多名消息人士擔憂,將探員從日常調查中抽調去巡邏,將危及應對恐怖主義、外國反情報、網絡入侵與芬太尼毒品等更嚴重犯罪的能力。一名消息人士直言:“這不難懂:如果我們在做(警察巡邏),我們就無法應對那些其他的威脅。”
邦納博士總結,這類為期30天的快速行動,因未能觸及犯罪的根本原因,不太可能對犯罪率產生長期影響。當接管結束後,其真實成效為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