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今年6月,澎湃新聞率先打假了冒充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的造假信息,在國內輿論場引發強烈反響。
8月初,我們又發現了一名自稱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阮少平”。“阮少平”是否是其真名目前都不可考。
我們是非常謹慎的,生怕鬧烏龍,就向權威部門求證。
權威部門明確告訴我們,所有的中國科學院全體院士名單都顯示在中科院官網上,沒有隱藏的。
很遺憾,全體院士名單裏麵沒有“阮少平”。
於是,我們開始了在網絡上尋訪“阮少平”的旅程。
一些企業公布的“阮少平”資料。經查,他所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身份不存在。
尋訪的結果令我們大吃一驚,這個假冒者的膽子實在太大了。
第一,公開冒充中國科學院院士。
“阮少平”所到之處,亮出的第一個職務必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各類PPT中在其名字後綴上一定附上“院士”字樣。我有時候特別佩服騙子們的心理素質。中國科學院院士這種身份是很容易被識別出來的,他也照樣冒名不誤。
第二,行蹤極其活躍特別愛去中小學。
網絡尋訪發現,“阮少平”的行蹤極其活躍,遍布多個省份,活動也非常多元,出席各類論壇、赴中小學校進行交流演講等。一般來說,騙子們為了不被識破,會盡量降低自己的出場頻率,但“阮少平”卻是一個例外。
第三,所列頭銜之多令人瞠目。
除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身份之外,“阮少平”在各類演講PPT、視頻裏所附的身份非常多,而且級別非常高,還常常是正職。但是這些顯赫的正職身份都有權威報道,是很好證實或者證偽的。我們查核的結果顯示:不是他,從未有他這個名字。
“阮少平”在小學開學典禮上發言。
這些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後又可以形成一種邏輯上的自洽:行蹤越活躍,出現在各種單位官方賬號報道裏麵的頻率就越高,其他對其身份存疑的人檢索起來,就會“降低”對其身份的狐疑程度,繼而就可以騙取更多邀請單位的信任。
出於謹慎,澎湃新聞對“阮少平”的打假還在持續進行中,目前披露的隻是其假冒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一身份。我們也希望更多他假冒身份的單位能夠主動查核後予以聲明,讓騙子無所遁形。
8月5日下午,澎湃新聞采訪了部分曾經邀請過“阮少平”舉辦講座的中小學。8月5日傍晚時分,我們發現,這些學校已經陸續在刪除有關“阮少平”的報道。
或許,他們已經發現自己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