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北大學者胡泳談長照護母親 強調學習與死亡共存

北大學者胡泳談長照護母親 強調學習與死亡共存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於 2025-07-06 13:23:3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北大學者胡泳談長照護母親 強調學習與死亡共存

北京大學教授胡泳過去因其照顧罹患重度阿茲海默症母親的文章,使長照議題受到中國民間熱議。他今天在一場講座上表示,照護不是讓“秩序恢複”,是讓人從中與死亡、失能共同生活;他並呼籲全麵改造中國基礎設施因應老年人需求。

題為“將死亡帶回生活”的展覽日前在北京798藝術區的MACA藝術中心登場,並在今天舉辦講座,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長沙市“蝴蝶之家兒童舒緩護理中心”理事長符曉莉發表演講。

這場講座約有50多名民眾參加,並有民眾帶著父母親一起來聽這場與死亡議題相關的講座,促進與家人之間的討論。

胡泳過去有3年的時間照顧患有重度阿茲海默症母親,在這當中開始關注照護及生死教育議題。去年4月,關於他照顧母親的相關文章在網絡上引起網友共鳴,也帶動中國民間對長照議題的討論。

胡泳今天在演講中表示,從父母的事件中體驗到死亡,也感受到悲傷、哀悼的情緒,並認為哀悼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家人的離世或許是每個人的“死亡練習”。

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有“技術性照顧幻想”,即傾向把照護任務交給AI和設備,避免“脆弱身體”的幹擾,將死亡和失能從公共生活中剝離。但照護這件事不是讓“秩序恢複”,而是讓人從中與無法掌控的死亡、失能、哀悼共同生活。

有民眾表示,自己也是在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家人,向胡泳提問如何更好地麵對。胡泳回應,除了多休息及透過書籍、電影尋找心理支柱外,也可以多使用社區的“喘息服務”,或與有相同經曆的人交流。

他提到,現在有患者家屬聯誼會等相關的微信群組,在群裏會有很多人提問,彼此會互相建議及提供協助。

胡泳也提到,因為一些限製,相關議題沒有變成具體的製度安排與公眾支持,中國是高齡化社會,應重視“照顧基礎設施”。如未來老年人數增加,機場需要針對老年人做全麵改造,包括多設立平移的手扶梯、增加扶手,中國大量的基礎設施應圍繞老年人重新改造。

符曉莉則介紹重症兒童家庭得麵臨經濟窘迫、無專業照護機構、精神情緒壓力等問題,而其機構提供兒童舒緩照護,15年來照顧了200多名重症兒童。她說。與安寧療護的差別主要在於,舒緩照護是提供給病情危重但非臨終期人群,提供更有計劃、全方位的陪伴式照護。

“將死亡帶回生活”展覽期間為6月28日至8月17日。該展覽聚焦死亡議題,匯聚藝術界、人類學界等21位創作者的作品,呈現個體生命經驗與社會、文化及公共領域中死亡議題之間的關聯。由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醫學社會學研究中心發起,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景軍擔任學術指導,周雯靜與嶽明月擔任策展人。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日男“世界第一長下巴”曬X光相 骨骼精奇嚇傻醫生
國台辦突然宣布:正式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
不隻絲綢茶葉與瓷器 “新三樣” 成老外在華購物新寵
俄羅斯周邊,又有新麻煩了
"回不去的體麵":失業浪潮下中國年輕人為何"假裝上班"




24小時討論排行

馬斯克開砲:貝森特是索羅斯走狗 他連數學都不會…
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黨,特朗普:荒謬
川普稱“從沒見過中國有風力發電場”網民紛曬照片…
德州洪災|DOGE裁國家氣象局人手種下致命禍根?
馬斯克建黨杠川普 特斯拉盤前大跌7% 各方怎麽說
德州洪災奪82命!姊妹手牽手罹難 道路7分鍾變汪洋
紐約時報:中國為何沒有批評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美國要把8個移民“丟”到南蘇丹 他們根本不是那裡人
揭秘:中國正運作一場“史詩級供應鏈大遷徙”
美媒爆美國司法部與FBI達成結論:愛潑斯坦無"客戶名單"
誰該害怕馬斯克的美國黨:川普還是民主黨?
對川普“大美麗”法案的8大誤解
紐約時報:達賴喇嘛在流亡中構建的民主製度能否延續
數千美國人簽請願書 要求驅逐特朗普夫人和小兒子
金磚峰會 : 特朗普的威脅與離不開的美元係統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北大學者胡泳談長照護母親 強調學習與死亡共存

中央社 2025-07-06 13:23:33



北大學者胡泳談長照護母親 強調學習與死亡共存

北京大學教授胡泳過去因其照顧罹患重度阿茲海默症母親的文章,使長照議題受到中國民間熱議。他今天在一場講座上表示,照護不是讓“秩序恢複”,是讓人從中與死亡、失能共同生活;他並呼籲全麵改造中國基礎設施因應老年人需求。

題為“將死亡帶回生活”的展覽日前在北京798藝術區的MACA藝術中心登場,並在今天舉辦講座,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長沙市“蝴蝶之家兒童舒緩護理中心”理事長符曉莉發表演講。

這場講座約有50多名民眾參加,並有民眾帶著父母親一起來聽這場與死亡議題相關的講座,促進與家人之間的討論。

胡泳過去有3年的時間照顧患有重度阿茲海默症母親,在這當中開始關注照護及生死教育議題。去年4月,關於他照顧母親的相關文章在網絡上引起網友共鳴,也帶動中國民間對長照議題的討論。

胡泳今天在演講中表示,從父母的事件中體驗到死亡,也感受到悲傷、哀悼的情緒,並認為哀悼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家人的離世或許是每個人的“死亡練習”。

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有“技術性照顧幻想”,即傾向把照護任務交給AI和設備,避免“脆弱身體”的幹擾,將死亡和失能從公共生活中剝離。但照護這件事不是讓“秩序恢複”,而是讓人從中與無法掌控的死亡、失能、哀悼共同生活。

有民眾表示,自己也是在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家人,向胡泳提問如何更好地麵對。胡泳回應,除了多休息及透過書籍、電影尋找心理支柱外,也可以多使用社區的“喘息服務”,或與有相同經曆的人交流。

他提到,現在有患者家屬聯誼會等相關的微信群組,在群裏會有很多人提問,彼此會互相建議及提供協助。

胡泳也提到,因為一些限製,相關議題沒有變成具體的製度安排與公眾支持,中國是高齡化社會,應重視“照顧基礎設施”。如未來老年人數增加,機場需要針對老年人做全麵改造,包括多設立平移的手扶梯、增加扶手,中國大量的基礎設施應圍繞老年人重新改造。

符曉莉則介紹重症兒童家庭得麵臨經濟窘迫、無專業照護機構、精神情緒壓力等問題,而其機構提供兒童舒緩照護,15年來照顧了200多名重症兒童。她說。與安寧療護的差別主要在於,舒緩照護是提供給病情危重但非臨終期人群,提供更有計劃、全方位的陪伴式照護。

“將死亡帶回生活”展覽期間為6月28日至8月17日。該展覽聚焦死亡議題,匯聚藝術界、人類學界等21位創作者的作品,呈現個體生命經驗與社會、文化及公共領域中死亡議題之間的關聯。由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醫學社會學研究中心發起,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景軍擔任學術指導,周雯靜與嶽明月擔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