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而美”法案未來十年大增美國政府負債超過3萬億美元而跟川普(Donald Trump)決裂的馬斯克(Elon
Musk),在川普簽署該法的後一天(7月5日)宣布將會成立“美國黨”(America
Party),去打破他眼中的美國“共和/民主一黨專政”。
雖然馬斯克似乎還未有向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正式登記成立美國黨,但從他此前用來“我在地球上要做的最後一件事”來形容他踢走共和黨議員的意誌來看,美國黨勢在必行。過去幾天,馬斯克的X推文也充滿著相關資訊,持續批評聯邦政府負債,引用名人言論稱自己不受金錢驅使,又為美國黨的成立大會該在哪裏舉行徵詢網民意見。
對於馬斯克成立第三黨的主張,川普大潑冷水,直指“第三黨從來都不可行,所以他可以拿這個來玩玩,但是我想這是荒謬可笑的。”他又說,“第三黨唯一能做的,就是製造徹底全麵的破壞和混亂,而我們已經有夠多這種情況了,全都來自於激進左派民主黨”--這似乎是想把美國黨與民主黨等同起來。
7月6日,馬斯克在X上宣布:“今天,美國黨正式成立,讓你重新擁有自由。”(網站截圖)
天然劣勢
在美國全國幾乎都是單席位單票多數者勝的選舉製度中,第三黨要跑出真的極不容易。從總統選舉來看,對上一次有不是共和黨也不是民主黨的候選人獲得任何選舉人票,已經是1968年的事,當時還有民權運動後南部州份強烈反對去除種族區隔的背景。1992年的佩羅(Ross
Perot)以第三政黨身份參選,最終取得19%選票,卻得不到任何一州的選舉人票。
然而,用這些曆史事例來判定美國黨必然失敗,可能是錯誤的。馬斯克自己早就清楚知道美國選舉製度對於第三黨的天然限製。他表示,其中一個實現第三政治力量的方法就全力集中在2至3個參議院議位,以及8至10個眾議院席位。
“由於立法的議席極為接近,這將足以在有爭議的法案上成為關鍵的一票,確保這些法案真正反映人民的意誌。”
圖為2025年7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新澤西州登上空軍一號。(Reuters)
目前,共和黨雖然控製了國會參眾兩院,但在關鍵的法案上,共和黨最多隻可以失去3位參議員支持和4位眾議員支持。
Elon Musk的政治潛力
如果美國黨真的遵循這個方向而行,打破兩黨格局並非不可能的任務--畢竟佛蒙特州(Vermont)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緬因州(Maine)的安格斯.金(Angus
King)名義上也是第三黨參議員,隻不過他們常態與民主黨共事而已。
我們也不應低估馬斯克的政治潛力。他有的不隻是錢,還有X作為宣傳機器。而且他的一舉一動也是新聞焦點所在,美國甚至全球媒體都能夠為他作“免費宣傳”。同時,在2024年的大選中,馬斯克對於川普的選舉投入不隻是兩三億美元的捐款和X及其他媒體的宣傳,還有他親自落場的組織。
2025年5月30日,美國華盛頓,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右)和馬斯克(Elon
Musk,左)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出席記者會。(Reuters)
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等好幾個關鍵搖擺州,川普陣營的地區草根拉票工作幾乎外判了給馬斯克,而馬斯克確實像經營Tesla、SpaceX一般上前線管事--我們不能說如果沒有馬斯克支持,川普就不會贏,但馬斯克的投入絕對幫了川普一把。
馬斯克的政治關係也不容低估。雖然他因為力撐川普、反對覺醒主義(wokeism)而被自由派和民主黨唾棄、杯葛,而如今跟川普鬧翻之後又進一步變成了部份MAGA派選民的眼中釘,可是他過去十幾年也一直是民主黨的支持者,同至今還是民主黨民意共主的奧巴馬(Barack
Obama)過去關係甚佳--遲至本年3月,馬斯克還在分享奧巴馬過去的言論來支持他自己當時主持的“政府效率部”(DOGE,可見以下推文)。
Obama sounds exactly like @DOGE!! https://t.co/k92s04pJdY
— Elon Musk (@elonmusk) March 14, 2025
而且,馬斯克在共和黨內也有不少聯繫,當中包括馬斯克本來支持參選總統的佛羅裏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後者2027年初州長任期屆滿將不能連任,未來必然要找別的政治出路。
第三黨要取得政治成功,其中一個方便之途就是得到原來屬於共和黨或民主黨的頭麵政客支持。即使馬斯克現在看起來隻是一個人在唱獨腳戲。但他並非沒有人脈背景去拉攏兩黨政客。
根據馬斯克自己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發布的X投票,65%回應者支持他成立美國黨,約35%反對。反對比例遠較馬斯克6月初和川普隔空罵戰之際發布過的同類投票(按:當時支持/反對約為八二之比)。這可能反映出大家發現馬斯克對於第三黨真的“認真起來”,因此部份支持馬斯克的共和黨選民擔心馬斯克的美國黨將會削弱共和黨的支持,讓民主黨盡收漁人之利。
第三黨呼聲不低
過去近20年,美國支持第三黨出現的民意長期領先支持兩黨製的民意。蓋洛普2024年底的最新數字就顯示58%人支持第三黨出現,認為兩黨製已足夠的則隻有37%。
過去近20年,美國支持第三黨出現的民意長期領先支持兩黨製的民意。蓋洛普2024年底的最新數字就顯示58%人支持第三黨出現,認為兩黨製已足夠的則隻有37%。(Gallup)
在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之後,Quantus Insights的調查顯示14%美國選民表示很可能支持美國黨,26%表示有一點可能支持美國--加起來這已經是41%的選民。
如今美元匯價持續走弱、美國國債債息高企,加上川普關稅戰的衝擊,人們對於美國政府負債的擔憂愈來愈嚴重。馬斯克的美國黨,從其目前的宣傳看來,就是一個削弱赤字和負債的單一議題政黨--馬斯克對於美國“一黨專政”的定義也是從共和、民主兩黨執政也不斷增加政府負債的角度入手--未來可以預見,當美國國債危機愈來愈變成一個美國民意關注的主要政治議題,美國黨的吸引力自然也會提升。
美國黨的出現到底是對共和黨的威脅較大,還是對於民主黨的威脅較大?
民主黨變“第三黨”?
在川普過去5個多月的執政以來,民主黨對內處於中間派和左翼進步派之間的路線之爭,對外則是“無為勝有為”一般的做法。在過去幾個月國會審議“大而美”法案中間,共和黨內部有著明顯的分歧,法案內容的“劫貧濟富”也為民主黨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但民主黨人除了嘴上反對之外,什麽實際行動也沒有--例如提出民主黨版本的中間派預算,再公開拉攏共和黨議員支持等。
簡單而言,民主黨如今對付川普的戰略跟拜登(Joe Biden)/賀錦麗(Kamala Harris)時期一樣,那就是“民主黨不是川普”。
根據最新的民調,民主黨的整體支持度隻有37%,低於共和黨的42.7%。而國會共和黨的支持度則有36%,達至2011年以來最高的水平,反映出共和黨選民都團結在共和黨領導層之下;反而國會民主黨的支持度跌至27%,比去年2月掉了12個百分點。在民主黨支持者中,隻有64%人對民主黨有好感;此數在共和黨當中則有76%。
民主黨選民(深藍)或傾向民主黨的選民(淺藍)都不太支持民主黨。(Pew)
如果民主黨還是找不出“我們不是川普”以外的政治路線的話,美國黨出現的衝擊可能不是像各界普遍預期那樣落在川普和共和黨身上,而是落在民主黨身上。畢竟,美國黨不隻有明確的正麵政治主張,它同樣也“不是川普”。
馬斯克7月6日在X上麵就轉發了以下一段話:“對於那些希望看到民主黨被摧毀的人來說,並沒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那會是什麽樣子。事實上,那並不代表共和黨在未來所有選舉中都會取得壓倒性的主導地位。真正的情況是,民主黨將會變成新的『第三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