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美國海軍公布的照片顯示,兩位美國海軍中校羅伯特·J·布裏格斯與理查德·D·斯萊2021年4月4日在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馬斯廷號”駕駛艙進行水麵接觸觀察。照片中可見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及其舷號。
一支中國航母編隊這個周末出現在日本太平洋最東端一個島嶼的附近海域,引起了日本的高度關注。美國國防部星期一(6月9日)對美國之音表示,各國有權根據國際法在國際水域安全行使航行自由,美國會繼續密切監測有關活動並與地區盟友保持密切協調。
日本防衛省星期天(6月8日)稱,中國“遼寧號”航母在兩艘導彈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的護航下,進入了日本的專屬經濟區(EEZ),隨後駛出該區域進行軍事演習。
日本共同社援引防衛省的消息說,中國的航母群在當地時間星期六下午六點左右出現在南鳥島(Minamitori Island)西南約300公裏的海域,並表示這是中國的這艘航母首次進入該海域。
位於日本最東端的火山島南鳥島位於東京東南約1900公裏處,隸屬東京都。日本政府在島上設有跑道、碼頭以及防衛省和國土交通省的相關設施。
報道說,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沒有透露政府是否向北京正式提出抗議,僅表示“已向中方傳達了適當的信息”。
他補充道:“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履行海上和空中的警戒監視任務。”
日本防衛省2024年9月曾因為“遼寧號”航空母艦首次進入日本衝繩縣與那國島和西表島之間的領海毗連區而向中國政府表達“嚴重關切”。
五角大樓:繼續密切監測
針對中國航母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的舉動,美國國防部的一位發言人星期一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了解有關“遼寧艦”活動的報道並將繼續密切監測。
這位發言人說:“所有國家都有權根據國際法在國際水域安全行使航行自由。我們一直與日本以及我們在該地區的其他盟友和夥伴保持密切協調。”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采納的定義,專屬經濟區是海洋中的一塊區域,通常延伸至一國領海以外200海裏(230英裏),沿海國家對該區域內的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擁有管轄權。該公約承認各國在專屬經濟區域內的航行和飛越自由。
北京: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星期一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共同社提出的有關“遼寧艦”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活動的問題時說:“中國軍艦在有關海域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中國一貫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希望日方客觀理性看待。”
中日兩國長期在東中國海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存在領土爭議。該島由日本實際控製,中國也聲稱擁有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