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批又一批老人,奮不顧身地跳進養老騙局

一批又一批老人,奮不顧身地跳進養老騙局

文章來源: 冰川思想庫 於 2025-06-09 02:49:1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各種騙局在康養產業的浪潮下,暗潮湧動,受害的老人不算少,早先的P2P有一批老人受害,如今又有一批老人陷進康養產業的騙局。

前不久,山嶼海投資集團被上海、杭州兩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杭州警方還提醒,山嶼海康養旅居項目、麥子租賃的投資人都可以提交報案材料,建議盡早前往接待點辦理。

有媒體在現場看到,老年投資者眾多,有投資人告知記者,“他們進社區主動宣傳,也有人是通過朋友介紹得知,沒想到現在全都虧了。”

山嶼海集團子公司山嶼海股份(SO833036,已摘牌)2019年財報顯示,其主營業務是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以度假基地為依托,向會員提供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

客戶若要享受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需先向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年或若幹年會員費,成為公司會員。客戶繳納會員費申請加入會員後,在會員期內不再付費就可得到各種服務或商品,或者以低於非會員的價格提供服務。

據其網站介紹,該公司是健康享老會員製企業,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為核心,通過旅遊、度假、健康、醫療、養老、社交、終身學習等多維服務,構建出“一個中心,多向驅動”的生態養老產業閉環,大力布局“大康養產業生態圈”。

其中,山嶼海康養在國內外擁有70餘個康養基地,分布在中國的浙江、海南、廣西、廣東、安徽、江西、山東、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遼寧、山西以及日本、泰國、老撾等地,通過自建自營、業主托管、合作加盟等形成了山嶼海康養基地體係。

據企業預警通信息,山嶼海股份在2015年、2016年歸母淨利潤高速增長,同比增速達到130.99%、91.79%。從2017年開始,淨利潤增速出現下滑;2020年中報淨利潤由盈轉虧。

01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如下信息:

其一,該公司從事的是康養旅居行業,曾經號稱“候鳥式旅居第一股”。

它曾經雄心萬丈,“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為核心,通過旅遊、度假、健康、醫療、養老、社交、終身學習等多維服務,構建出‘一個中心,多向驅動’的生態養老產業閉環,大力布局‘大康養產業生態圈’。”

但眾所周知,2020年到2023年的三年疫情,正是旅遊、度假產業的寒冬,它所布局的“70餘個康養基地”,估計都經營慘淡,血本無歸。從其2020年中報“淨利潤由盈轉虧”,可窺見其中端倪。

而且,該公司“業務版圖早已超出旅居度假的範疇,擴大到酒店、房地產、大健康、互聯網醫院、景區開發運營、海外金融、海外礦業等領域”。關注最近幾年經濟形勢,就可以知道它踩中了多少坑,酒店、房地產、景區開發運營,哪個不是吞金獸?

其二,此番出事,是因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根據《刑法》規定,所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存在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或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通過網絡、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信息等途徑,向不特定對象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以此吸收資金。

一家(曾經的)上市公司,無論如何困難,請法務的錢應該還是有的,如果說不自知其行為會涉嫌犯罪,顯然說不過去。明知是絕路卻依然鋌而走險,不是破罐子破摔,就是抱著僥幸心理,意圖絕處逢生。

其三,該公司的業務模式是,“客戶若要享受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需先向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年或若幹年會員費,成為公司會員。”以及房產開發的宣傳中承諾租金回報,如果對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規定,亦有“擦邊”之嫌。

山嶼海的倒掉,可以說是進入一個“朝陽產業”,選了一個危險模式,遇到一場滅頂之災,終以鋃鐺入獄收場。

山嶼海的遭遇,值得同情,更值得反思。

02

當今經濟環境下,山嶼海進入的康養產業,搞為老服務,是所剩不多的“朝陽行業”。

中國的老齡化正在滾滾而來,經濟形態、社會文化形態也會因之發生重大改變。2016年10月,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製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

人民政協網報道稱,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康養市場規模達8萬億,消費者年均康養花費11721元,用戶消費年均增長率9%,2025年保守預計市場規模達9.5萬億,2030年逼近15萬億。

既有最高層的政策支持,又有現實需求,近10年來,康養產業獲得極大發展,不少地方還把康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

省級層麵而言,山東定位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雲南在打造“國際康養旅遊示範區”,貴州以“銀發經濟創新實驗田”,海南在打造“健康島”品牌……

地級市層麵,四川雅安在建設“川西醫養中心”,山西晉城定位為“文旅康養樣板城市”,黑龍江伊春在構建“森林+溫泉+中醫藥”產品體係,河北秦皇島在發展濱海康養和醫療聯合體……

至於各地的縣級康養產業,那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具體到產業落地層麵,除了不幸出局的山嶼海,布局康養產業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有以技術驅動為引領,專事具身智能技術落地的科技企業,也有在細分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還有深化“醫療+養老”服務鏈條的企業,這個行業更不缺資本的身影。

03

長久以來,中國老齡化問題停留在學術界爭論,最近若幹年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導致這個行業存在諸多問題,舉其大者包括:人才和專業化準備不足,製度化的準備也不充分,供需矛盾大,服務良莠不齊,產業鏈還相當不完整,也缺乏國際化的經驗,等等。

如何改進這些問題,見仁見智,但總的一條應該堅持,即政府托底基礎上的充分市場化。把康養作為產業發展,就是市場化的思路。

需要政府托底的,主要是農村老人,他們基本上不是康養產業的服務對象。能夠享受康養產業便利的老人,通常手握閑錢,其退休金和其他經濟收益,高於普通老人。這批老人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退休前社會地位較高,見多識廣,比較自信,他們是各種康養騙局圍獵的主要目標人群。

如上文所述,在山嶼海這個案件中,就出現這樣的情形:“老年投資者眾多,現場有投資人告知記者,‘他們進社區主動宣傳,也有人是通過朋友介紹得知,沒想到現在全都虧了。’”

一個養老金微薄的人,哪有錢投資?沒有任何見識,怎麽會知道和理解“投資”?

老人總是無可奈何地逐漸與社會生活脫節,逐漸失去信息多樣化、多渠道的環境,失去判斷最新“玩法”的能力。但他們總是很“自信”,各種騙子利用他們致命的“自信”,使他們比上班的時候更容易上當受騙。

老人有錢而自我防護能力弱,如小兒持金過鬧市。

各種騙局在康養產業的浪潮下,暗潮湧動,受害的老人不算少,早先的P2P有一批老人受害,如今又有一批老人陷進康養產業的騙局。隱蔽多樣,合法外衣穿得更多的騙局,如何揭露、防止和懲罰,需要集思廣益。

而對於身處康養產業的公司來說,山嶼海的遭遇無疑是一次重要警示,這個行業的服務對象無疑更容易被“忽悠”,在商業算計方麵顯然更弱勢,但如果因此就喪失基本商業倫理,生意不會長久,而且會留下很多隱患,誰知道哪天爆發,以何種方式爆發呢?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醫學生飛機上救人,被質疑沒有行醫資格
真正奇怪的是,釋永信為何現在才被查?
前央視主持人楊茗茗自稱後悔離職,辟謠因"睡懶覺"被開除
濟航空難調查新細節:飛行員誤操作後發動機或仍能飛行
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請辭




24小時討論排行

英防長:若台灣爆發戰事 英國已準備好在亞太區作戰
投資萬億的雅江工程開工 網民十問習近平
釋永信出事 有言論認為與方濟各會麵 踩國家紅線
沉默的屠殺 中國竟讓致命攻擊案在新聞中消失
川普加碼?歐盟對美投資5000億被改6000億,手寫字跡曝光
釋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婦"師娘"
災情慘重!北京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非必要不外出(組圖)
參議員提法案:任何人隻要在美國居住7年就發綠卡!
中國發放嬰幼兒補貼 3周歲前每娃每年3600元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ICE埋伏 華人日常一個疏忽被捕 這些地方以後不敢去了
私下換匯後果太嚴重 華人被中國警方要求回國調查
網友感歎:上次少林寺方丈出事還是北宋年間…
到蘇格蘭打高爾夫 特朗普“走哪都帶她”引發爭議
坑爹!為移民 獨生女串通中介偷賣父母國內養老房
6名牌大學生溺亡之謎:他們究竟是怎麽死的?(現場圖)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批又一批老人,奮不顧身地跳進養老騙局

冰川思想庫 2025-06-09 02:49:17


各種騙局在康養產業的浪潮下,暗潮湧動,受害的老人不算少,早先的P2P有一批老人受害,如今又有一批老人陷進康養產業的騙局。

前不久,山嶼海投資集團被上海、杭州兩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杭州警方還提醒,山嶼海康養旅居項目、麥子租賃的投資人都可以提交報案材料,建議盡早前往接待點辦理。

有媒體在現場看到,老年投資者眾多,有投資人告知記者,“他們進社區主動宣傳,也有人是通過朋友介紹得知,沒想到現在全都虧了。”

山嶼海集團子公司山嶼海股份(SO833036,已摘牌)2019年財報顯示,其主營業務是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以度假基地為依托,向會員提供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

客戶若要享受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需先向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年或若幹年會員費,成為公司會員。客戶繳納會員費申請加入會員後,在會員期內不再付費就可得到各種服務或商品,或者以低於非會員的價格提供服務。

據其網站介紹,該公司是健康享老會員製企業,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為核心,通過旅遊、度假、健康、醫療、養老、社交、終身學習等多維服務,構建出“一個中心,多向驅動”的生態養老產業閉環,大力布局“大康養產業生態圈”。

其中,山嶼海康養在國內外擁有70餘個康養基地,分布在中國的浙江、海南、廣西、廣東、安徽、江西、山東、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遼寧、山西以及日本、泰國、老撾等地,通過自建自營、業主托管、合作加盟等形成了山嶼海康養基地體係。

據企業預警通信息,山嶼海股份在2015年、2016年歸母淨利潤高速增長,同比增速達到130.99%、91.79%。從2017年開始,淨利潤增速出現下滑;2020年中報淨利潤由盈轉虧。

01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如下信息:

其一,該公司從事的是康養旅居行業,曾經號稱“候鳥式旅居第一股”。

它曾經雄心萬丈,“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為核心,通過旅遊、度假、健康、醫療、養老、社交、終身學習等多維服務,構建出‘一個中心,多向驅動’的生態養老產業閉環,大力布局‘大康養產業生態圈’。”

但眾所周知,2020年到2023年的三年疫情,正是旅遊、度假產業的寒冬,它所布局的“70餘個康養基地”,估計都經營慘淡,血本無歸。從其2020年中報“淨利潤由盈轉虧”,可窺見其中端倪。

而且,該公司“業務版圖早已超出旅居度假的範疇,擴大到酒店、房地產、大健康、互聯網醫院、景區開發運營、海外金融、海外礦業等領域”。關注最近幾年經濟形勢,就可以知道它踩中了多少坑,酒店、房地產、景區開發運營,哪個不是吞金獸?

其二,此番出事,是因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根據《刑法》規定,所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存在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或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通過網絡、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信息等途徑,向不特定對象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以此吸收資金。

一家(曾經的)上市公司,無論如何困難,請法務的錢應該還是有的,如果說不自知其行為會涉嫌犯罪,顯然說不過去。明知是絕路卻依然鋌而走險,不是破罐子破摔,就是抱著僥幸心理,意圖絕處逢生。

其三,該公司的業務模式是,“客戶若要享受候鳥式旅居度假服務,需先向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年或若幹年會員費,成為公司會員。”以及房產開發的宣傳中承諾租金回報,如果對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之規定,亦有“擦邊”之嫌。

山嶼海的倒掉,可以說是進入一個“朝陽產業”,選了一個危險模式,遇到一場滅頂之災,終以鋃鐺入獄收場。

山嶼海的遭遇,值得同情,更值得反思。

02

當今經濟環境下,山嶼海進入的康養產業,搞為老服務,是所剩不多的“朝陽行業”。

中國的老齡化正在滾滾而來,經濟形態、社會文化形態也會因之發生重大改變。2016年10月,根據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製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

人民政協網報道稱,調研數據顯示,2023年康養市場規模達8萬億,消費者年均康養花費11721元,用戶消費年均增長率9%,2025年保守預計市場規模達9.5萬億,2030年逼近15萬億。

既有最高層的政策支持,又有現實需求,近10年來,康養產業獲得極大發展,不少地方還把康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

省級層麵而言,山東定位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雲南在打造“國際康養旅遊示範區”,貴州以“銀發經濟創新實驗田”,海南在打造“健康島”品牌……

地級市層麵,四川雅安在建設“川西醫養中心”,山西晉城定位為“文旅康養樣板城市”,黑龍江伊春在構建“森林+溫泉+中醫藥”產品體係,河北秦皇島在發展濱海康養和醫療聯合體……

至於各地的縣級康養產業,那就更是多如牛毛了。

具體到產業落地層麵,除了不幸出局的山嶼海,布局康養產業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有以技術驅動為引領,專事具身智能技術落地的科技企業,也有在細分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還有深化“醫療+養老”服務鏈條的企業,這個行業更不缺資本的身影。

03

長久以來,中國老齡化問題停留在學術界爭論,最近若幹年才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導致這個行業存在諸多問題,舉其大者包括:人才和專業化準備不足,製度化的準備也不充分,供需矛盾大,服務良莠不齊,產業鏈還相當不完整,也缺乏國際化的經驗,等等。

如何改進這些問題,見仁見智,但總的一條應該堅持,即政府托底基礎上的充分市場化。把康養作為產業發展,就是市場化的思路。

需要政府托底的,主要是農村老人,他們基本上不是康養產業的服務對象。能夠享受康養產業便利的老人,通常手握閑錢,其退休金和其他經濟收益,高於普通老人。這批老人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退休前社會地位較高,見多識廣,比較自信,他們是各種康養騙局圍獵的主要目標人群。

如上文所述,在山嶼海這個案件中,就出現這樣的情形:“老年投資者眾多,現場有投資人告知記者,‘他們進社區主動宣傳,也有人是通過朋友介紹得知,沒想到現在全都虧了。’”

一個養老金微薄的人,哪有錢投資?沒有任何見識,怎麽會知道和理解“投資”?

老人總是無可奈何地逐漸與社會生活脫節,逐漸失去信息多樣化、多渠道的環境,失去判斷最新“玩法”的能力。但他們總是很“自信”,各種騙子利用他們致命的“自信”,使他們比上班的時候更容易上當受騙。

老人有錢而自我防護能力弱,如小兒持金過鬧市。

各種騙局在康養產業的浪潮下,暗潮湧動,受害的老人不算少,早先的P2P有一批老人受害,如今又有一批老人陷進康養產業的騙局。隱蔽多樣,合法外衣穿得更多的騙局,如何揭露、防止和懲罰,需要集思廣益。

而對於身處康養產業的公司來說,山嶼海的遭遇無疑是一次重要警示,這個行業的服務對象無疑更容易被“忽悠”,在商業算計方麵顯然更弱勢,但如果因此就喪失基本商業倫理,生意不會長久,而且會留下很多隱患,誰知道哪天爆發,以何種方式爆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