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文章來源: 聯合新聞網 於 2025-07-28 08:56: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wiki圖

“AI教父”辛頓 (Geoffrey Hinton)日前受訪時曾表示,重複、枯燥的腦力勞動將優先被人工智能(AI)取代,因此他認為,現在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去當水電工。除了水電工外呢?辛頓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說,寫電視節目劇本也行。

“我認為要做到和人類一樣好,還需要一段時間。有些電視節目,可能五年內就能寫出不錯的劇本。但對於那些真正有深度、有趣的電視節目劇本,我覺得可能還需要更久的時間。”

辛頓是著名的AI研究者,尤其以其在深度學習領域的貢獻而聞名。辛頓曾於2018年獲得圖靈獎,目前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2024年以“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辛頓近日首度訪問中國,出席由官方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據新華社報道,辛頓26日在WAIC發表演講時指出,回顧過去60年AI發展曆程中的兩種模式,一種是邏輯型,認為智能的本質是推理,以規則操縱符號表達即可實現;另一種以生物為基礎,認為智能的關鍵在於神經網絡的連接。

辛頓表示,根據符號AI理論,句子可轉化為精確的邏輯表達式,但他認為實際上人們不是這樣理解句子。他以樂高積木為喻,闡釋詞語的動態組合。

“用樂高積木可搭建出任何形狀,其組合維度可達上千種,這本質是一種建模,語言也是如此。”辛頓說,每塊積木就是一個詞,雖然有成千上萬個形狀各異的詞語,但每個形狀都有一定靈活性,能夠根據上下文進行變形,與其他詞語契合。

每個詞都有許多形狀奇特的“手”,需要與其他詞語“握手”才能組合。所以,語言理解更接近於蛋白質折疊的立體構象過程,而非簡單的邏輯符號轉換。

辛頓說,計算機科學有軟硬之分,即便硬件毀滅,軟件中的知識永存,且分享方便。而人類知識傳播效率低,如通過講話每秒最多傳遞約100比特(bit)的信息。若能源便宜,電腦運算的優勢更明顯。

“這引發我的深切憂慮。人類已習慣作為頂級智能存在,很難想像被更高級智能主導。就像飼養小老虎作為寵物,我們必須確保其長大後不會反噬。”

辛頓說,AI在醫療、教育、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價值不可替代,單方麵禁用AI不現實,建議各國自主開發AI技術,但共享“保持AI良性”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訓練超級AI時,如何能讓它既擁有超凡智能,又甘於輔助人類,這是值得全球通力合作的重大議題。

會後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被問及,除水電工,還有哪些腦力勞動不會被AI取代時,辛頓笑著回答:“比如寫電視節目劇本這件事”。

辛頓今年6月中接受播客The Diary Of A CEO專訪時表示,工業時代技術革命(如ATM)無法與AI革命相提並論,因為前者替代的是體力勞動,而AI替代的是認知勞動。

辛頓以其侄女的工作為例稱,他侄女處理一封投訴信因有AI的輔助,從過去的25分鍾驟降為5分鍾,這代表一個人可以完成過去五個人的工作。他預期,未來“一個人+AI助手”的組合將能完成原本需要10個人的工作,其中律師助理、客服中心之類的工作最危險。

辛頓當時還說,“現在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去做水電工”,這類藍領工作被AI取代的風險比較小。

辛頓並稱,在公平分配的社會中,如果生產力大幅提升,每個人都應該過得更好。但如果能用AI取代很多人,那麽被取代的人將過得更糟,而能提供AI以及使用AI的公司會過得更好,這將擴大貧富差距。

因此對於“AI能將創造新就業”的論點,辛頓表示懷疑。他認為,一旦AI足以完成大多數腦力工作時,人類能做的事情將所剩無幾,“你必須具備極高技能才能從事AI無法勝任的工作。”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真正奇怪的是,釋永信為何現在才被查?
前央視主持人楊茗茗自稱後悔離職,辟謠因"睡懶覺"被開除
濟航空難調查新細節:飛行員誤操作後發動機或仍能飛行
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請辭
美中貿易會談"為川習會鋪路",專家預測:關稅期限再延90天




24小時討論排行

英防長:若台灣爆發戰事 英國已準備好在亞太區作戰
投資萬億的雅江工程開工 網民十問習近平
醫學生飛機上救人,被質疑沒有行醫資格
釋永信出事 有言論認為與方濟各會麵 踩國家紅線
沉默的屠殺 中國竟讓致命攻擊案在新聞中消失
川普加碼?歐盟對美投資5000億被改6000億,手寫字跡曝光
釋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婦"師娘"
災情慘重!北京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非必要不外出(組圖)
中國發放嬰幼兒補貼 3周歲前每娃每年3600元
參議員提法案:任何人隻要在美國居住7年就發綠卡!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ICE埋伏 華人日常一個疏忽被捕 這些地方以後不敢去了
網友感歎:上次少林寺方丈出事還是北宋年間…
到蘇格蘭打高爾夫 特朗普“走哪都帶她”引發爭議
私下換匯後果太嚴重 華人被中國警方要求回國調查
6名牌大學生溺亡之謎:他們究竟是怎麽死的?(現場圖)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聯合新聞網 2025-07-28 08:56:59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慮找這兩種工作

wiki圖

“AI教父”辛頓 (Geoffrey Hinton)日前受訪時曾表示,重複、枯燥的腦力勞動將優先被人工智能(AI)取代,因此他認為,現在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去當水電工。除了水電工外呢?辛頓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說,寫電視節目劇本也行。

“我認為要做到和人類一樣好,還需要一段時間。有些電視節目,可能五年內就能寫出不錯的劇本。但對於那些真正有深度、有趣的電視節目劇本,我覺得可能還需要更久的時間。”

辛頓是著名的AI研究者,尤其以其在深度學習領域的貢獻而聞名。辛頓曾於2018年獲得圖靈獎,目前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2024年以“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辛頓近日首度訪問中國,出席由官方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據新華社報道,辛頓26日在WAIC發表演講時指出,回顧過去60年AI發展曆程中的兩種模式,一種是邏輯型,認為智能的本質是推理,以規則操縱符號表達即可實現;另一種以生物為基礎,認為智能的關鍵在於神經網絡的連接。

辛頓表示,根據符號AI理論,句子可轉化為精確的邏輯表達式,但他認為實際上人們不是這樣理解句子。他以樂高積木為喻,闡釋詞語的動態組合。

“用樂高積木可搭建出任何形狀,其組合維度可達上千種,這本質是一種建模,語言也是如此。”辛頓說,每塊積木就是一個詞,雖然有成千上萬個形狀各異的詞語,但每個形狀都有一定靈活性,能夠根據上下文進行變形,與其他詞語契合。

每個詞都有許多形狀奇特的“手”,需要與其他詞語“握手”才能組合。所以,語言理解更接近於蛋白質折疊的立體構象過程,而非簡單的邏輯符號轉換。

辛頓說,計算機科學有軟硬之分,即便硬件毀滅,軟件中的知識永存,且分享方便。而人類知識傳播效率低,如通過講話每秒最多傳遞約100比特(bit)的信息。若能源便宜,電腦運算的優勢更明顯。

“這引發我的深切憂慮。人類已習慣作為頂級智能存在,很難想像被更高級智能主導。就像飼養小老虎作為寵物,我們必須確保其長大後不會反噬。”

辛頓說,AI在醫療、教育、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價值不可替代,單方麵禁用AI不現實,建議各國自主開發AI技術,但共享“保持AI良性”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訓練超級AI時,如何能讓它既擁有超凡智能,又甘於輔助人類,這是值得全球通力合作的重大議題。

會後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被問及,除水電工,還有哪些腦力勞動不會被AI取代時,辛頓笑著回答:“比如寫電視節目劇本這件事”。

辛頓今年6月中接受播客The Diary Of A CEO專訪時表示,工業時代技術革命(如ATM)無法與AI革命相提並論,因為前者替代的是體力勞動,而AI替代的是認知勞動。

辛頓以其侄女的工作為例稱,他侄女處理一封投訴信因有AI的輔助,從過去的25分鍾驟降為5分鍾,這代表一個人可以完成過去五個人的工作。他預期,未來“一個人+AI助手”的組合將能完成原本需要10個人的工作,其中律師助理、客服中心之類的工作最危險。

辛頓當時還說,“現在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去做水電工”,這類藍領工作被AI取代的風險比較小。

辛頓並稱,在公平分配的社會中,如果生產力大幅提升,每個人都應該過得更好。但如果能用AI取代很多人,那麽被取代的人將過得更糟,而能提供AI以及使用AI的公司會過得更好,這將擴大貧富差距。

因此對於“AI能將創造新就業”的論點,辛頓表示懷疑。他認為,一旦AI足以完成大多數腦力工作時,人類能做的事情將所剩無幾,“你必須具備極高技能才能從事AI無法勝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