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歲的章小蕙,還在努力工作。
2020年,她於疫情中第二次創業,在極為艱難的開局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創業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是你不創業,誰來養你?”2023年,她嚐試做直播,首播就達6億熱度,一舉成為頂流。幾年間,她影響了無數人的消費習慣。
上世紀末,章小蕙已是香港的風雲人物,被稱為“香港初代名媛”。1999年,她三十幾歲離婚後,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那時候她意識到,原來做自己的事業這麽有成就感。
當所有人看扁我的時候,工作恢複了我的尊嚴。
章小蕙
4月,一條在上海見到了章小蕙。她分享了自己在55歲重啟人生的故事,以及她如何從工作中獲得存在感和快樂。
61歲香港初代名媛章小蕙,55歲憑一己之力扭轉風評重啟人生,努力迎事業高峰成帶貨女王:

章小蕙的另一麵
章小蕙的後半生和前半生一樣精彩。
2018年,55歲的章小蕙拖著幾個行李箱回國,重新開始。兩年後她創立“玫瑰是玫瑰”,一家全球小眾精品生活方式集合店。2023年,她首次直播,熱度衝到6億。在直播間裏,她用英文唸誦情詩,用文藝複興畫作講解眼影,一舉一動總能成為焦點。
這一代年輕人又愛上了章小蕙,稱她為“人間富貴花”,爭論她是否是《玫瑰的故事》的原型,跟著她的推薦清單來消費。
這樣的關注與討論,章小蕙早在八九十年代已然經曆過一輪。然而時代變遷,大眾始終樂於以爽文敘事來解讀章小蕙的人生,似乎無論是美貌和愛情,還是金錢和事業,她都唾手可得。
這次合作拍攝,我們卻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章小蕙。
她告訴我們,自己三十幾歲恢複單身後才有了第一份工作。預支一年稿費開店,每天隻睡4-6個小時。事業剛有起色,卻接連遭遇一場轟動香港的官司和非典疫情。
2020年她第二次創業,又經曆百年難遇的疫情。她帶著12個人的小團隊,在供應鏈全斷、運費飛漲、品牌接連倒閉的大環境中,一步步走出困局,
“我的每一份事業都是隻有一次的機會,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讓我去犯錯了。”
在“玫瑰是玫瑰”的合夥人與同事口中,章小蕙對待工作極為較真,不怕吃苦。普通話並不流利的她,為了十幾個小時的直播,硬生生背下100多頁手卡。而在生活中,她保持著樸素、惜物的習慣,還在使用十幾歲時用的東西,還在穿幾十年前買的衣服,在她身上“可以看到最新的,也可以看到很舊的。”
在大眾目所不及之處,在頂流光環背後,章小蕙經曆著自己的困惑和痛苦,也保持著自己的執著和勇氣。

以下是章小蕙的自述:
“三十幾歲,我才有了第一份工作”
1999年,我恢複單身後,在香港開了一家時裝買手店。那一年我36歲,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此之前我幾乎沒有上過一天班。創業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是你不創業,誰來養你?
和其他人相比,我的人生順序是倒過來的。畢業之後我就結婚生子,二十幾歲的時候,別人都在拚命工作,我在照顧家庭。到了三十幾歲,大家開始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可是我家庭和小孩都有了,唯獨沒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買手店是我的第一份事業,也是我一個人撐起來的,沒問家裏要任何幫助。從一張紙一支筆開始,我預支了一整年的稿費作為啟動資金。開店一周就回本了,整個店賣空,記者們天天來報道。
不久之後,在SOGO崇光百貨又開了一家分店,你知道SOGO有多難進?對我來說,那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SOGO還把我們店的招牌黏在整座扶手電梯上。原來做自己的事業是這麽有成就感,而這份成就感是來自我的一雙手,沒人可以給到我的。
在千禧年代,大家認為你愛穿花裙子、長頭發、愛打扮,你可能沒有工作能⼒。當所有人看扁你的時候,我就一手爬起來,賺錢供養自己和家人。對我來說,工作不單隻是一份安全感,還恢複了我整個人的尊嚴。

55歲,重啟人生
在洛杉磯的第十年,好朋友吳君如問我,你玩夠了沒?為什麽還在那邊?我說在這裏很舒服,我工作,上課,約會,讀莎士比亞戲劇,融資電影,非常完美的生活。隻是我工作的狀態沒有給人看到,所以大家以為我躲起來去玩。
過了一年,我的爸爸在多倫多病逝,這對我的改變很大。原本我過得開心愜意,可能每天都在不同城市,就像飄在雲端一樣輕鬆自在。可是這種狀態是浮於表麵的,沒有紮根的感覺。
爸爸去世後,我把自己關起來,整個人好像被從雲端拉回地麵,開始進行深入思考,整個人也變得穩重。後來經曆了一場山火,我住在山頂,消防員來敲門,說你們必須撤離,我就覺得是時候要改變一下了。
2018年夏天,我提著幾個行李箱回國。回來之後開始寫公眾號,早在80-90年代我就在寫專欄了,寫字對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在外麵走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寫字的開始。
2020年,我創立了“玫瑰是玫瑰”,一家全球小眾精品生活方式集合店。我兩次開店都是遇上百年難見的疫情,“玫瑰是玫瑰”就在這麽困難的時候開始了。
我們的團隊隻有12個人,完全未知成敗。當時所有供應鏈全部斷了,運費漲了三倍,一些小品牌直接倒閉了。幸好這次我有很好的夥伴去負責商業和貿易,我隻需要選品。
在選品上我非常慎重,全部我都要試過,要是選品裏麵沒有讓我試過的,我是會翻臉的。我隻有一次機會,不容許任何錯誤,也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讓我去犯錯了。我的每一份事業都是這樣,每一次都是隻有一次的機會。
我是不怕累的人,選品會常常一開就是8個小時。有時候坐飛機出差,從坐在候機室,到坐上飛機,再到下了飛機坐進車裏,我都一直在開會。
你要問我為什麽這麽拚?這個可能是來自我爸爸的遺傳。他原本是世家子弟,十幾歲就穿著西裝三件套了。戰爭後一切從零開始,他就給報紙畫插畫,由此建立了名聲,開了香港第一代廣告公司。
我記憶裏很深刻的一個情景,就是童年的夜晚我陪著爸爸,他在書桌上做明天的工作,我在一旁畫畫。這種認真對待工作的態度,已經深入在我血液裏,我沒有想過有更舒服的方式。
每一天我都在學習,怎麽進入一個新的時代。直播是我要學習的新時代的事物。可是我沒有想過要創造一個什麽樣的直播,我隻是做自己的分享,我在90年代寫專欄的時候已經是這樣,寫寫這一季我喜歡什麽口紅,喜歡穿哪一個時裝品牌,都是一種分享。大家來看我直播,我也喜歡跟你聊天,跟你分享。
我不是刻意選擇挑戰或⾟苦,我隻是覺得做事業很開心,而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應該因為歲數而決定現在來創業是不是太晚了。

懂得取悅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我走了很多個年代,從70年代走到千禧年代,又一直走到現在。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外星人,在這個社會裏有點格格不入。
你可以在我身上看到最新的時裝、彩妝、美容方式,同時可以在我身上看到很舊的東西。
我家裏很多東西都是舊舊的,有不少是從十幾歲用到現在。大家覺得奇怪,為什麽我老是像從古著店裏走出來一樣,我隻是從我的衣櫥走出來,那些是我幾十年前買的衣服。我沒有覺得新一季的衣服來了,就必須要放棄舊的衣服。
你可能會問,為什麽幾十年的東西還在用?可是對我來說,這不是很自然嗎?
我身上這種惜物的情感,其實是來自家裏的,我爸爸就是這樣一個惜物的人。他有一件白色皮衣,穿了幾十年還是一樣白,他每一次穿完都會把它保管起來。
爸爸用完每一件東西都會套回盒子裏。我說這個盒子很殘舊了,為什麽還要保留?他說盒子可以好好把物品保護著。我從小耳濡目染,一直如我爸爸一樣對待我自己的所有物品。
玫瑰盒子的來由,就是我爸爸惜物的精神,這個盒子就裝載了我跟爸爸的感情。一直以來我的理念是,盒子不單隻是裝載著產品,也裝載著你的那段時光。玫瑰盒子的誕生,其實是來自我自己的需求。我往往買一個東西,要研讀三個小時不同的產品,花大量的時間做功課,結果什麽都買不到。玫瑰盒子就是用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來打造一個方案,處理我身上的一個狀況。
到了品牌第三年,我們長大了,有足夠的條件讓品牌答應可以跟別的品牌共存在一個盒子裏,終於我的盒子成功了。對消費者來說,拿到一個玫瑰盒子根本不用愁,按照步驟一個個產品用下去就可以打造綢緞發,多輕鬆。
我一直相信,無論你要去感動別人,影響別人,還是要改變整個世界,都是始於你自己,所以要把自己愛好,把自己養好,我很懂得取悅我自己。我去愛美,這些通通都是我自己的事情,至於別人的看法,為什麽要管?
我常常會在街上碰到讀者,有一次在健身房裏,一個女生衝進來說,我是天天看著你的公眾號來度過最難過的時期。她一邊講一邊哭,我就陪她哭起來。我可以影響讀者,撫平她們的心情,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影響⼒和存在感。
從1999年開買手店到現在已經是26年,跟我開始的時代已經過了很遠。
現在這個時代,什麽都要計算好才進行,已經殺掉了所有讓這個世界自然發生的機會,但我到今天還是像一個小孩的心態,充滿了好奇心。我等待著每一天會發生什麽好玩的事情,這個才是最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