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文章來源: 劍客寫字的地方 於 2025-05-26 22:50: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小偷至少還知道偷之前先踩點,而有些“征收”,連這點流程都懶得裝了。有些交易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權說“不”的問題。

“300多萬元商鋪征收補償僅189萬”,隻看報道的標題,有些讀者可能都不懂是什麽意思。實際上很簡單:300多萬買的商鋪,現在要拆你的,隻能給你補償189萬。

有些網民的邏輯也很奇葩,意思是:你以前買的時候,客流量大,商鋪價格自然是高。現在房價也沒那麽高了,客流量也沒那麽大了,那商鋪每平米的單價自然也會降低,隻補償189萬很正常。

看似“很有道理”,實則“完全扯犢子”。

現在不值錢,可不值錢我就一定要賣掉它嗎?我留著自己出租、自己做生意,甚至自己住不行嗎?說穿了這種思維就是一句話:強買強賣。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更關鍵的是,這還根本不是房價降不降的問題,因為這位台州男子馬先生的商鋪是2005年買的,即便是按照現在下降了的單價,依舊遠遠超過300萬。

報道裏直接言明:馬先生申請了重新評估,評估公司綜合考慮各因素後,給出的評估價接近500多萬。

而另一家北京的資產評估公司評估出來的商鋪價值,還要更高,達到800多萬。

但這些,都沒用!

說白了,就是要189萬買你這套商鋪,而且你必須賣。

馬先生不服,向當地法院提出訴訟。可惜,訴訟被駁回。理由是這塊地涉及改建以及公共利益需要,而馬先生沒有在規定限期內與征收地的一方簽協議,根據補償條例規定,對方有權作出涉案房屋征收補償決定。

這很諷刺,公共是誰的,利益歸哪方,老百姓這張牌桌連椅子都沒有,還得在旁邊鼓掌說“打得好”?

我就很好奇,真的隻能給這麽低的價格嗎?還是說差價被誰拿走了?畢竟這也太過於理不合了,要買別人的東西,不說讓別人賺一點,至少不能這般明目張膽的讓別人虧吧,而且還是血虧,褲衩子都虧出去的那種程度。

那這跟搶有什麽區別?

孟子講過這樣一句話,有力者遂定其田疇,弱者不得措鋤耒。意思是,有權有勢者劃分了田地,弱者連拿鋤頭種地的權利都沒有。



又想要你這塊好位置,但是又不想給足賠償。難道,誰弱勢,誰就隻配提前做好吃虧的準備?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的另一條新聞,綿陽一村民在外打工時,通過監控發現,家裏的老宅被挖掘機開進去強行推掉了。楊先生和妻子連夜趕回老家,索要一個說法。

答案是:誤推。施工方以為賠償已經談妥了。

多麽可笑的理由,可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楊某又能怎麽樣?法律在這類事件裏成了蠟像館的展品,隻適合參觀,不適合伸張。

事已至此,隻能認栽,對方說賠償多少,那便賠償多少,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談判的籌碼。

雖然上了新聞,也上了熱搜,雖然有律師明言這是嚴重的程序違法,可又有什麽用呢。地方領導們頂多登一次報,而楊某一家,則是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損失。

古人講“買賣不成仁義在”,如今卻成了“買賣不成,先拆為敬”。



並不是每一次披上“公共利益”的外衣,動輒拿條例說事,人們就願意買單,就不會有微詞。一紙公文,就能讓百萬元的財產瞬間蒸發,普通人誰能承受的住。

程序合法,結果合法,唯獨良心失蹤。

除此之外,真正該被問的,從來不是老百姓“簽沒簽字”,而是這筆差價究竟“進了誰的口袋”。

可惜,法不能向不義低頭,但常常向權力彎腰。在一場“程序合法”與“實質公平”拉扯的遊戲裏,輸的往往不是理屈的一方,而是弱勢的一邊。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昔日學生認出:我很好!
可怕!UC女生晚上在校園散步 被拖到路邊強奸
悲劇!爸爸教女兒學車 車輛從二樓衝出 當場身亡
馬克龍被72歲夫人打臉 女老師管一輩子自己的學生?
中國驚傳學生殺老師 一刀刺中頸動脈 行凶原因竟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永遠會退縮”成流行語 川普:那是談判技巧
萬斯大罵:人工智能是“共產主義技術”
中國拚命“挖運河” 背後是真正的國運之戰
胡錫進:性蕭條導致消費低迷 反對“萬惡淫為首”觀念
川普:哈佛外國學生數限製在15% 並提供學生名單
上億豪宅“英之園”一夜間夷平 官方曾提充公遭拒
白宮遭設局“伏擊” 南非總統:我當時完全懵了......
哈佛之後是加州大學?特朗普政府準備大規模指控
川普赦免詐騙+漏稅真人秀夫婦:他們該有第2次機會
川普讓美國不再是投資天堂 7.5萬億亞洲資金出逃潮
美股急升,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對等關稅生效
清華博士後之殤:以死明誌背後的驚人真相
讓學生拉不出屎,是社會的失敗,是新的民族恥辱
通脹、勝利與犧牲:我的莫斯科見聞
“大美麗法案”的隱藏條款 或將終結美國現行民主製度
坑人!華人$700萬豪宅僅僅1.7萬被拍賣 原因竟是…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劍客寫字的地方 2025-05-26 22:50:29

小偷至少還知道偷之前先踩點,而有些“征收”,連這點流程都懶得裝了。有些交易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權說“不”的問題。

“300多萬元商鋪征收補償僅189萬”,隻看報道的標題,有些讀者可能都不懂是什麽意思。實際上很簡單:300多萬買的商鋪,現在要拆你的,隻能給你補償189萬。

有些網民的邏輯也很奇葩,意思是:你以前買的時候,客流量大,商鋪價格自然是高。現在房價也沒那麽高了,客流量也沒那麽大了,那商鋪每平米的單價自然也會降低,隻補償189萬很正常。

看似“很有道理”,實則“完全扯犢子”。

現在不值錢,可不值錢我就一定要賣掉它嗎?我留著自己出租、自己做生意,甚至自己住不行嗎?說穿了這種思維就是一句話:強買強賣。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更關鍵的是,這還根本不是房價降不降的問題,因為這位台州男子馬先生的商鋪是2005年買的,即便是按照現在下降了的單價,依舊遠遠超過300萬。

報道裏直接言明:馬先生申請了重新評估,評估公司綜合考慮各因素後,給出的評估價接近500多萬。

而另一家北京的資產評估公司評估出來的商鋪價值,還要更高,達到800多萬。

但這些,都沒用!

說白了,就是要189萬買你這套商鋪,而且你必須賣。

馬先生不服,向當地法院提出訴訟。可惜,訴訟被駁回。理由是這塊地涉及改建以及公共利益需要,而馬先生沒有在規定限期內與征收地的一方簽協議,根據補償條例規定,對方有權作出涉案房屋征收補償決定。

這很諷刺,公共是誰的,利益歸哪方,老百姓這張牌桌連椅子都沒有,還得在旁邊鼓掌說“打得好”?

我就很好奇,真的隻能給這麽低的價格嗎?還是說差價被誰拿走了?畢竟這也太過於理不合了,要買別人的東西,不說讓別人賺一點,至少不能這般明目張膽的讓別人虧吧,而且還是血虧,褲衩子都虧出去的那種程度。

那這跟搶有什麽區別?

孟子講過這樣一句話,有力者遂定其田疇,弱者不得措鋤耒。意思是,有權有勢者劃分了田地,弱者連拿鋤頭種地的權利都沒有。



又想要你這塊好位置,但是又不想給足賠償。難道,誰弱勢,誰就隻配提前做好吃虧的準備?

這讓我想到前幾天的另一條新聞,綿陽一村民在外打工時,通過監控發現,家裏的老宅被挖掘機開進去強行推掉了。楊先生和妻子連夜趕回老家,索要一個說法。

答案是:誤推。施工方以為賠償已經談妥了。

多麽可笑的理由,可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楊某又能怎麽樣?法律在這類事件裏成了蠟像館的展品,隻適合參觀,不適合伸張。

事已至此,隻能認栽,對方說賠償多少,那便賠償多少,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談判的籌碼。

雖然上了新聞,也上了熱搜,雖然有律師明言這是嚴重的程序違法,可又有什麽用呢。地方領導們頂多登一次報,而楊某一家,則是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損失。

古人講“買賣不成仁義在”,如今卻成了“買賣不成,先拆為敬”。



並不是每一次披上“公共利益”的外衣,動輒拿條例說事,人們就願意買單,就不會有微詞。一紙公文,就能讓百萬元的財產瞬間蒸發,普通人誰能承受的住。

程序合法,結果合法,唯獨良心失蹤。

除此之外,真正該被問的,從來不是老百姓“簽沒簽字”,而是這筆差價究竟“進了誰的口袋”。

可惜,法不能向不義低頭,但常常向權力彎腰。在一場“程序合法”與“實質公平”拉扯的遊戲裏,輸的往往不是理屈的一方,而是弱勢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