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微軟血腥裁員的新聞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從5月13日開始,微軟開始啟動了約6000人的裁員計劃,裁員規模約占其員工總數的3%,是該公司兩年多來最大規模的減員行動。
當前微軟正大力投入人工智能領域。此次裁員重創了這家科技巨頭的總部所在地華盛頓州——微軟已通知州政府官員將裁減雷德蒙德總部關聯崗位1985個,其中多為軟件工程和產品管理職位。
這波裁員,也切切實實影響到了無數普通的美國家庭。在裁員開啟後不久,reddit上一篇與裁員有關的熱帖就引起了熱議。
“為微軟工作了25年,我的丈夫卻在生日當天收到解雇通知——而做出這一決定的,並非管理層,而是一套冰冷的算法。”
這位女士的丈夫是微軟的前員工,沒有撐過這一輪的裁員。
在帖子裏她表示,她的丈夫為微軟效力了25年。如今因為被電腦算法隨機選中,他慘被裁員。上周五是他在微軟工作的最後一天,正好是他48歲生日。
她的丈夫是一位自閉症患者,還患有多發性硬化症。


“他是我見過最沉默忠誠、才華橫溢的人。25年來從未缺勤,極少請病假(即便生病也會在家工作),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為了讓有孩子的同事能回家團聚,他主動在聖誕節和感恩節值班。從不要求加薪升職——隻是默默出現,解決那些看似無解的難題。”
“他因修複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漏洞獲得過獎項,指導過數百名同事,其中不少人已成為團隊和部門領導。連曆任CEO都記得他的名字。可如今,他被裁了——僅僅因為一張電子表格。”
“幾個月前,他剛拿到25周年水晶紀念獎。現在,他正被大樓警衛護送著離開。”
“如果知道我在寫這些,他一定會難為情。他向來以堅忍克製為榮,不願引人注目。但我不能讓他就這樣離開,卻無人知曉這個故事。”
“我不需要同情。我隻想讓世人知道:這個世界如何對待那些傾盡所有卻沉默不語的人——他們始終如一地付出,從不奢求更多。”
她的分享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鳴和同情:
可悲的是,企業永遠不明白自己因此失去了什麽。像他這樣的人,早已將公司的技術脈絡、人員架構都刻進了骨髓。當這些行走的"知識庫"被迫離開,取而代之的不過是廉價的應屆生,或是遠隔重洋的外包團隊——而企業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最可悲的是,這樣的故事如今已屢見不鮮,它暴露出整個係統根深蒂固的腐朽。現代科技產業正是由您丈夫這樣的人支撐起來的——他們能力超群、忠誠可靠,是默默解決問題的幕後英雄。他們不搞辦公室政治,不會自我推銷,不屑經營人脈,隻是埋頭工作。可當財務部門開始"優化成本"時,最先被犧牲的恰恰是這些人,因為電子表格永遠無法量化忠誠的價值與經驗的沉澱。

這就是為什麽永遠不該對任何公司效忠
人們總想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這其實是個誤區。你真正需要做到的,是讓自己貴到難以被替代。比如:成為那些令人頭疼的政府法規領域的專家;精通那些早已過時的編程語言,或者能在關鍵時刻拋出晦澀但關鍵的行業冷知識。
而現實是,除非你在微軟這樣的巨頭工作,大多數公司都會留下那些掌握著難以培訓的行業深度認知和無法速成的專業技術能力的人,畢竟重新培養這樣的人才,成本可比裁員補償金高多了。

他把自己的生命、靈魂和全部個人時間都奉獻給了公司,結果卻被一台電腦解雇——甚至連最後一點尊嚴都被剝奪,連個真人來告知解雇理由都不配得到。真是讓人搖頭歎息。

人們很容易以為他如此付出是出於對公司的忠誠,但我想,他隻是忠於自我罷了。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全身心投入其中——不為認可、讚美或回報,隻因他就是這樣的人:那種默默耕耘的人,"始終如一地付出,從不奢求更多"。
這世上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但你很難在領導崗位或聚光燈下找到他們。他們或許和其他人拿著同樣的薪酬,但內心真正的滿足,來自於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到了極致。對他們而言,這便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