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文章來源: 時事述評 於 2025-05-27 12:53: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任誌強 (圖片來源: 免費圖片 趙蘭健拍攝提供)

看中國報道,2025年5月的一個午後,黑暗壓抑的北京的政治空氣中飄來一縷異樣的氣息。

據可靠消息透露,北京市紀委書記親自前往監獄探視一名服刑中的政治“囚犯“,並特意帶去兩斤新采的春茶、端午節的粽子,還有滋補身體的燕窩。這場看似尋常的探監,卻因探視對象的特殊身份而瞬間升溫成為政壇焦點。那位被探視的人,正是曾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教父”、更因敢言被稱為“任大炮”的任誌強。

這是普通的人道慰問,還是一次無聲的政治試探?是個人關懷,還是代表高層內部權力格局的變化信號?在消息迅速傳開後,引發了輿論與政界的高度關注。

  “任大炮”:從紅二代到政治異議者

任誌強,1951年生於山西,出身紅色家庭,其父曾任中共高級幹部。他在房地產領域打拚數十年,坐上華遠地產董事長寶座,成為中國地產界最具代表性的風雲人物之一。然而讓他真正聲名大噪的,卻並非他的商業成就,而是他那不假辭色、直言不諱的性格。

在微博時代最火爆的那些年,任誌強敢於挑戰政治底線,公開批評中共政策,譏諷黨媒為“黨的喉舌”,甚至質疑領導人的合法性與執政方式。他那毫無掩飾的言辭,為他贏得“任大炮”的綽號,也讓他成為體製內“敢言紅二代”的代表人物。

紅二代,並非是鐵板一塊。他們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沉醉於紅色特權,深耕利益地盤,對政治冷漠;一類對習近平的極權統治不滿,但希望江山仍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而第三類,則對父輩革命曆史進行深刻反思,對當今中國的專製體製感到痛心疾首,渴望政治體製改革的。

觀察人士認為,任誌強多年來思想的變化與發言內容,已將他明確地劃入第三類紅二代陣營。他的悲憤,不再隻是個人意見,而是對整個國家走向的深切憂慮。

  一篇文章,引發牢獄之災

2020年3月,一篇匿名網文在海內外廣泛流傳。文章犀利批評中共在疫情期間的極端政策,直指當局掩蓋真相、誤導輿論,更將矛頭對準最高領導人:“那不是一位皇帝在展示新衣,而是一位剝光了衣服也要堅持當皇帝的小醜。”

這番譏諷直指習近平,震撼政壇。三天後,任誌強神秘失蹤。時間是2020年3月12日,突然消失的他,無人知曉下落,亦無法得知是誰將他帶走。

直到2020年9月22日,半年後的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突然宣布對任誌強宣判:以貪汙、受賄、挪用公款等罪名判處其有期徒刑18年,並處罰金420萬元。整個庭審過程全程不公開,家屬無法探視、律師不能辯護、媒體不得采訪,這是一場毫無司法透明可言的政治審判。罪名毫無疑問都是栽贓陷害,預加其罪,何患無辭?

  病痛折磨中的沉默抗爭

在沉重的鐵窗裏,任誌強不僅失去了言論的自由,也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保障。據傳言,他患有嚴重的前列腺疾病與哮喘,但申請保外就醫一再遭到拒絕。家屬與律師均被禁止探視,使得他的身體狀況成為外界最關注卻最無法確認的謎。

2024年10月,任誌強的女兒任心意公開寫信給習近平,懇求對父親實施人道處置。她在信中寫道:

“父親在獄中病情惡化,急需手術,卻始終未獲批準。希望國家能展現對生命的基本尊重,讓他出國治療,在親人陪伴下安度餘生。”

這封信感人至深,但最終如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應。在中國,連血濃於水的呼喊,也被無聲掩埋。

  高規格探視:意味深長的政治動作?

2025年5月25日,資深媒體人蘇曉和在網上爆料,北京市紀委書記攜帶春茶、補品、粽子前往探望任誌強,並指出這可能是政治氣候正在變化的重要信號。

他質疑:紀委書記是副部級高官,為何要親自探望一個曾被判刑的正處級囚犯?他進一步分析,這次探監背後可能存在“平反預演”的意味,試圖以任誌強為突破口,展開一場象征性的政治清算與昭雪。

蘇曉和指出,這種做法極可能是中共仿效上世紀八十年代胡耀邦時期的“平反運動”,當年三百多萬人從冤案中獲釋,五十五萬右派被摘帽,就連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也在其中,是在那一波昭雪中得以恢複名譽。

如果任誌強真的獲得平反,這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許將是習近平時代走向尾聲的重要前兆。

  轉向,還是另一場博弈?

任誌強,隻是說了幾句真話,在中共“假、惡、鬥”黨文化的指導下,人民就如螻蟻,包括紅二代的任誌強,因言獲罪被判刑18年。他代表的,不隻是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言論空間的萎縮與權力傲慢的極致寫照。

今天,他被探望,或許是希望的火光,亦可能隻是權力集團自我調整的權謀手段。但無論真相為何,有一點無可否認:一個國家,若不能容納批評,那到底是誰在犯罪?

那些被封口的知識分子、企業家、公共醫學者:高智晟、許章潤、高瑜、孫大午……,他們都為說真話付出了沉重代價。

沉默,不代表遺忘。當政權對真相的恐懼大於對人民的尊重,那麽任何微小的風聲都可能預示著山雨欲來。

查看評論(2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昔日學生認出:我很好!
可怕!UC女生晚上在校園散步 被拖到路邊強奸
兩歲神童成門薩最年輕會員:七個月說話,智商超群
詳細調查:朝鮮驅逐艦翻船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悲劇!爸爸教女兒學車 車輛從二樓衝出 當場身亡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永遠會退縮”成流行語 川普:那是談判技巧
萬斯大罵:人工智能是“共產主義技術”
中國拚命“挖運河” 背後是真正的國運之戰
胡錫進:性蕭條導致消費低迷 反對“萬惡淫為首”觀念
川普:哈佛外國學生數限製在15% 並提供學生名單
上億豪宅“英之園”一夜間夷平 官方曾提充公遭拒
白宮遭設局“伏擊” 南非總統:我當時完全懵了......
哈佛之後是加州大學?特朗普政府準備大規模指控
川普赦免詐騙+漏稅真人秀夫婦:他們該有第2次機會
讓學生拉不出屎,是社會的失敗,是新的民族恥辱
川普讓美國不再是投資天堂 7.5萬億亞洲資金出逃潮
美股急升,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對等關稅生效
“大美麗法案”的隱藏條款 或將終結美國現行民主製度
通脹、勝利與犧牲:我的莫斯科見聞
巴倫申請哈佛被拒?梅拉尼婭打破沉默
哈裏王子低調現身上海談環保,使用公爵頭銜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時事述評 2025-05-27 12:53:42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任誌強 (圖片來源: 免費圖片 趙蘭健拍攝提供)

看中國報道,2025年5月的一個午後,黑暗壓抑的北京的政治空氣中飄來一縷異樣的氣息。

據可靠消息透露,北京市紀委書記親自前往監獄探視一名服刑中的政治“囚犯“,並特意帶去兩斤新采的春茶、端午節的粽子,還有滋補身體的燕窩。這場看似尋常的探監,卻因探視對象的特殊身份而瞬間升溫成為政壇焦點。那位被探視的人,正是曾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教父”、更因敢言被稱為“任大炮”的任誌強。

這是普通的人道慰問,還是一次無聲的政治試探?是個人關懷,還是代表高層內部權力格局的變化信號?在消息迅速傳開後,引發了輿論與政界的高度關注。

  “任大炮”:從紅二代到政治異議者

任誌強,1951年生於山西,出身紅色家庭,其父曾任中共高級幹部。他在房地產領域打拚數十年,坐上華遠地產董事長寶座,成為中國地產界最具代表性的風雲人物之一。然而讓他真正聲名大噪的,卻並非他的商業成就,而是他那不假辭色、直言不諱的性格。

在微博時代最火爆的那些年,任誌強敢於挑戰政治底線,公開批評中共政策,譏諷黨媒為“黨的喉舌”,甚至質疑領導人的合法性與執政方式。他那毫無掩飾的言辭,為他贏得“任大炮”的綽號,也讓他成為體製內“敢言紅二代”的代表人物。

紅二代,並非是鐵板一塊。他們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沉醉於紅色特權,深耕利益地盤,對政治冷漠;一類對習近平的極權統治不滿,但希望江山仍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而第三類,則對父輩革命曆史進行深刻反思,對當今中國的專製體製感到痛心疾首,渴望政治體製改革的。

觀察人士認為,任誌強多年來思想的變化與發言內容,已將他明確地劃入第三類紅二代陣營。他的悲憤,不再隻是個人意見,而是對整個國家走向的深切憂慮。

  一篇文章,引發牢獄之災

2020年3月,一篇匿名網文在海內外廣泛流傳。文章犀利批評中共在疫情期間的極端政策,直指當局掩蓋真相、誤導輿論,更將矛頭對準最高領導人:“那不是一位皇帝在展示新衣,而是一位剝光了衣服也要堅持當皇帝的小醜。”

這番譏諷直指習近平,震撼政壇。三天後,任誌強神秘失蹤。時間是2020年3月12日,突然消失的他,無人知曉下落,亦無法得知是誰將他帶走。

直到2020年9月22日,半年後的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突然宣布對任誌強宣判:以貪汙、受賄、挪用公款等罪名判處其有期徒刑18年,並處罰金420萬元。整個庭審過程全程不公開,家屬無法探視、律師不能辯護、媒體不得采訪,這是一場毫無司法透明可言的政治審判。罪名毫無疑問都是栽贓陷害,預加其罪,何患無辭?

  病痛折磨中的沉默抗爭

在沉重的鐵窗裏,任誌強不僅失去了言論的自由,也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保障。據傳言,他患有嚴重的前列腺疾病與哮喘,但申請保外就醫一再遭到拒絕。家屬與律師均被禁止探視,使得他的身體狀況成為外界最關注卻最無法確認的謎。

2024年10月,任誌強的女兒任心意公開寫信給習近平,懇求對父親實施人道處置。她在信中寫道:

“父親在獄中病情惡化,急需手術,卻始終未獲批準。希望國家能展現對生命的基本尊重,讓他出國治療,在親人陪伴下安度餘生。”

這封信感人至深,但最終如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應。在中國,連血濃於水的呼喊,也被無聲掩埋。

  高規格探視:意味深長的政治動作?

2025年5月25日,資深媒體人蘇曉和在網上爆料,北京市紀委書記攜帶春茶、補品、粽子前往探望任誌強,並指出這可能是政治氣候正在變化的重要信號。

他質疑:紀委書記是副部級高官,為何要親自探望一個曾被判刑的正處級囚犯?他進一步分析,這次探監背後可能存在“平反預演”的意味,試圖以任誌強為突破口,展開一場象征性的政治清算與昭雪。

蘇曉和指出,這種做法極可能是中共仿效上世紀八十年代胡耀邦時期的“平反運動”,當年三百多萬人從冤案中獲釋,五十五萬右派被摘帽,就連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也在其中,是在那一波昭雪中得以恢複名譽。

如果任誌強真的獲得平反,這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許將是習近平時代走向尾聲的重要前兆。

  轉向,還是另一場博弈?

任誌強,隻是說了幾句真話,在中共“假、惡、鬥”黨文化的指導下,人民就如螻蟻,包括紅二代的任誌強,因言獲罪被判刑18年。他代表的,不隻是個人命運的悲劇,更是言論空間的萎縮與權力傲慢的極致寫照。

今天,他被探望,或許是希望的火光,亦可能隻是權力集團自我調整的權謀手段。但無論真相為何,有一點無可否認:一個國家,若不能容納批評,那到底是誰在犯罪?

那些被封口的知識分子、企業家、公共醫學者:高智晟、許章潤、高瑜、孫大午……,他們都為說真話付出了沉重代價。

沉默,不代表遺忘。當政權對真相的恐懼大於對人民的尊重,那麽任何微小的風聲都可能預示著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