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全網驚呆:北京父親賣5套房,供兩娃出國學踢球

全網驚呆:北京父親賣5套房,供兩娃出國學踢球

文章來源: 桌子的生活觀 於 2025-05-25 14:26: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

都說中產到破產之間隻差一個精英教育。

這句話放在今天的這個故事上再合適不過。

最近,一位父親賣五套房送兩兒子留洋學球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全網驚呆:北京父親賣5套房,供兩娃出國學踢球

這位父親姓白。

小時候,他是足球隊的球員,心裏一直有一個足球夢。

但出於現實因素,他並沒有堅持下去。

而是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成為了一名法律係的高材生。

一畢業,他就進到了清華紫光工作。

隨後,他又開始自己創業,做起了遠程教育的生意。

這幾年,也攢下了不少家底,生活得安定富足。

可在他的心裏,始終放不下對足球的熱愛,以及未竟的夢想。

他思索再三,決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學球。

為此,他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一開始,因為找不到他滿意的兒童足球培訓機構,他就自己創立了一個足球俱樂部。

後來,他覺得國內水平有限。

國外的孩子,經常能有和頂尖球隊比賽的機會,但這種情況在國內一年都輪不上一次。

於是,他做了一個孤注一擲的決定:

舉家搬到西班牙,讓孩子去接受歐洲頂級足球青訓體係的教育。

他和妻子不惜放棄了打拚多年的事業,隻希望能將兩個孩子培養進國家隊,做“中國梅西”。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在西班牙的花費,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首先,就是孩子的學費。

最初,他覺得在西班牙學球並不貴。

一個人每個月隻要5、60歐,但他忽視了教育上的支出。

西班牙的公立學校很便宜,但教育水平不高,孩子想要接受那種精英式的教育,就必須讀國際學校。

他不想因為學球而落下兩個孩子的功課,就把他們送進了國際學校,一年的學費就是三十多萬。



其次,是生活成本的問題。

來西班牙之前,他也算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小老板,有著自己的產業。

雖不說大富大貴,但基本衣食無憂。

可到了西班牙,不會當地語言的他,曾經在事業上的成功經驗沒有一點用武之地。

再加上快60歲的年紀,在西班牙很難找工作,隻能靠著存款度日。

沒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支出又是國內的好多倍,一家人的生活質量驟然下降。

為了維持生活,他賣掉了在北京、大連等地的5套房產。

粗略計算到西班牙這幾年,一家人大約花了1000多萬。

前半生的所有努力,基本全砸了進去。



在北京的時候,他們住著150多平的豪華新房。

可現如今,一家人隻能租住在老舊的房子裏,每個月的房租還要1500歐。

曾經,他們是人人羨慕的中產家庭。

但現在,卻是夫妻雙雙失業在家,住老破小,坐吃山空的基層人群。

這前後境遇的對比,實在讓人唏噓。

這個父親的經曆,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能放手讓孩子去追夢,是好事。



但更多人覺得,這樣傾家蕩產式的培養孩子,甚至因此而返貧,實在是不值。



更何況,他們培養的還是足球。

評論區有專業人士分析了老白兩個孩子現在的水平,從現階段看,想要進國內聯賽,還很艱難。

也就是說,這麽多的投入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個父親,到底是真正為了孩子好,還是執念太深呢?

如果他身價上億,這麽砸錢培養孩子肯定沒問題,但是1000萬的身家就敢花光存款讓孩子去踢球,實在有些狂熱了。

不管是足球還是其他體育項目,都不是隻要投入就能得到回報的事情。

像這種頂尖的競技體育,他吃努力的部分,但更吃天賦。

家長動輒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投入進去,但十幾年成千上萬托舉的家庭裏麵,才能出一個鄭欽文和穀愛淩這樣的天才。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如果隻是一味地往裏麵砸錢,甚至是拿出全部的資產去雞娃,你的家庭正走在返貧的路上。

2

很多中國父母一直都有一種執念,那就是再窮不能窮教育。

在培養孩子上,沒有人不舍得花錢,生怕自己耽誤了孩子。

有條件的利用條件,沒有條件的也要創造條件。

而很多家庭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銷過大,已經不堪重負。

還記得那個靠募捐也要送女兒出國留學的媽媽嗎?

她原本是一個富太太,生活條件非常好。

名牌包包隨便買,從不穿1000塊以下的衣服。



但她始終有一個執念,就是要供女兒去美國上高中。

為此,她不惜和丈夫離婚,也要讓孩子去留這個學。

孩子如願到了美國念完了三年的高中,但代價卻是媽媽賣掉了前夫給的兩套房子和一輛車。

三年時間,花費110萬。



她不僅花光了之前的所有資產,甚至還背上了債務。

後來,她們從原本的豪宅,搬到了隻有一間臥室的出租屋。

這個母親,從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豪門太太,落魄到打工度日。

把孩子供到高中畢業後,家裏已經拿不出一分錢了。

但孩子還要留在美國上大學,一年20萬的學費根本不是這個母親現在能負擔得起的。

她竟然想到了在網上募捐,即使是上網乞討,她也要讓孩子在美國上學。



真是瘋魔了一樣。

女兒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陰影。

這個母親的教育方式,非常畸形,整個家也在她的折騰之下,走向了家離人散。

其實像她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曾經在一個老師的直播間,有一個家長求助。

他家在小縣城,自己一年能賺10萬塊錢,在當地算是很不錯的收入,妻子雖然收入不高,但是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

孩子馬上就要上中學了,他和妻子都覺得縣裏的中學不行,想要去城裏上。

但城裏要上學,就得有房子,他就猶豫了,來谘詢老師該不該到城裏買房全家陪讀。

於是,這個老師給他算了一筆賬:

如果全家人都要到城裏買房,存款肯定是不夠的,要麽賣掉縣城的房子,要麽背上負債。

但更要命的問題是,全家人都到城裏住,在縣城的那份年薪十萬的工作也沒了。

妻子還想要在家照顧孩子全程陪讀,那麽全家就剩下父親一個人掙錢。

一個本來活得非常滋潤的小家庭,就因為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變成了巨額負債的家庭,這樣一算,真的是太恐怖了。

而像他這樣有這種想法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月薪3、4000的工薪階層,也舍得給孩子報2、300一個小時的輔導班,因為怕孩子被同齡人落在後麵。

還有每個月工資隻有幾千,就敢借錢送孩子去上貴族學校的。

很多父母說,不能讓孩子落在起跑線上,要幫助孩子開闊眼界。

但說實話,一個家庭如果拿出資產的一半以上在教育上,就是很病態的,這往往就是父母自己的一廂情願。

有天賦的孩子,投入很少的錢就會看到很好的效果,而天賦不行的孩子,投入再多的錢也沒有用。

父母如果不管現實情況舉家投入進去,最後的結局注定隻會是悲劇。

3

有個網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案例。

父母為了讓她接受好的教育,曾經不惜賣房送她去國外留學。

然而等到她回來之後,發現海歸在就業市場上已經不吃香了。

家裏砸了大幾百萬,但是她最後在上海隻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的工作,勉強能夠支付得起自己的房租。

父母砸進去的錢,可能她一輩子都未必能夠賺得到。

北京有一個家長一門心思想要把孩子送進藤校,他算過一筆賬。

想要讓孩子進藤校,就要走國際教育的路線。

算下來總花費要600多萬。

這筆錢如果換成4%的年化理財或者靠譜的投資,等孩子進入社會,她的賬戶裏的錢將近千萬。

可要是全砸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等到孩子畢了業工作再攢下這筆錢,卻相當困難。

有人花幾十萬,培養出了一個大專生。

有人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等到畢了業還是要父母出十幾萬打點關係給自己找一份工作。

對教育無底洞式的投入,不一定會培養出精英,但一定會加速家庭資產的流失。

兩代人all in的教育豪賭,最終換來一張通往“普通人生”的門票。

所以,咱們普通家庭,真的沒有必要學著有錢人去卷。

有多大的本事,就給孩子提供多大的空間。

沒有錢送她去上名校,能夠保證他吃穿不愁也很好。

報不起天價補習班,能夠讓他無憂無慮地念完書也很好。

每一個階層,每一種家庭都有自己培養孩子的方式。

盲目地追隨有錢人的腳步,崇拜所謂的精英教育,隻會讓家庭越陷越深。

其實,有天賦、肯努力的孩子,不用上什麽天價補習班,也能名列前茅。

花了很多錢的孩子,也有可能最終是爛泥扶不上牆。

所以,比起無止盡地逼迫孩子,不如父母自己先放下我們的執念,尊重並接受孩子自己的命運。

如果孩子足夠優秀,那就上交給國家;

如果孩子資質平庸,在自己身邊平安健康,快快樂樂長大也並沒有什麽不好。

孩子的人生劇本,不該由父母的執念書寫。

教育的本質從不是階層躍遷的賭注,而是幫每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空。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人類用了二十七年,吃光了這些六噸重的巨獸
給犧牲37年的爺爺招魂後,他竟半夜出現在家門口
地鐵漲價,公共服務也要過緊日子了
攻擊一所學校事小,抹黑祖國傳統醫學事大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突暫停留學簽證預約 全麵審查社媒 影響麵在擴大
美媒:特朗普家族利用總統職權變現,規模令人震驚
特斯拉員工上書建議“開除馬斯克” 結果…
川普下重手整治哈佛 都是為了以色列……
川普:普京“在玩火” 俄:最壞情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老公為微軟工作25年 被算法隨機選中解雇”
信用崩塌?中國50年超長期國債拍賣大翻車
網瘋傳:哈佛因拒收川普小兒子遭報複?
中國3千5百萬剩男找不到老婆 買外國新娘問題猖獗
川普點頭答應 美股開盤直接反彈大漲400點
特朗普政府要求:聯邦機構終止與哈佛所有合約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羞辱?川普要撤回哈佛30億補助金 給全美技職學校
滑行時引擎起火 北京飛舊金山客機緊急中斷起飛
突發!川普擴大留學生社媒審查 領館暫停簽證麵試
高中生和教授父親共發3篇SCI論文,沒問題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網驚呆:北京父親賣5套房,供兩娃出國學踢球

桌子的生活觀 2025-05-25 14:26:57

1

都說中產到破產之間隻差一個精英教育。

這句話放在今天的這個故事上再合適不過。

最近,一位父親賣五套房送兩兒子留洋學球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全網驚呆:北京父親賣5套房,供兩娃出國學踢球

這位父親姓白。

小時候,他是足球隊的球員,心裏一直有一個足球夢。

但出於現實因素,他並沒有堅持下去。

而是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學,成為了一名法律係的高材生。

一畢業,他就進到了清華紫光工作。

隨後,他又開始自己創業,做起了遠程教育的生意。

這幾年,也攢下了不少家底,生活得安定富足。

可在他的心裏,始終放不下對足球的熱愛,以及未竟的夢想。

他思索再三,決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學球。

為此,他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一開始,因為找不到他滿意的兒童足球培訓機構,他就自己創立了一個足球俱樂部。

後來,他覺得國內水平有限。

國外的孩子,經常能有和頂尖球隊比賽的機會,但這種情況在國內一年都輪不上一次。

於是,他做了一個孤注一擲的決定:

舉家搬到西班牙,讓孩子去接受歐洲頂級足球青訓體係的教育。

他和妻子不惜放棄了打拚多年的事業,隻希望能將兩個孩子培養進國家隊,做“中國梅西”。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在西班牙的花費,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首先,就是孩子的學費。

最初,他覺得在西班牙學球並不貴。

一個人每個月隻要5、60歐,但他忽視了教育上的支出。

西班牙的公立學校很便宜,但教育水平不高,孩子想要接受那種精英式的教育,就必須讀國際學校。

他不想因為學球而落下兩個孩子的功課,就把他們送進了國際學校,一年的學費就是三十多萬。



其次,是生活成本的問題。

來西班牙之前,他也算是一個事業成功的小老板,有著自己的產業。

雖不說大富大貴,但基本衣食無憂。

可到了西班牙,不會當地語言的他,曾經在事業上的成功經驗沒有一點用武之地。

再加上快60歲的年紀,在西班牙很難找工作,隻能靠著存款度日。

沒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支出又是國內的好多倍,一家人的生活質量驟然下降。

為了維持生活,他賣掉了在北京、大連等地的5套房產。

粗略計算到西班牙這幾年,一家人大約花了1000多萬。

前半生的所有努力,基本全砸了進去。



在北京的時候,他們住著150多平的豪華新房。

可現如今,一家人隻能租住在老舊的房子裏,每個月的房租還要1500歐。

曾經,他們是人人羨慕的中產家庭。

但現在,卻是夫妻雙雙失業在家,住老破小,坐吃山空的基層人群。

這前後境遇的對比,實在讓人唏噓。

這個父親的經曆,引發了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能放手讓孩子去追夢,是好事。



但更多人覺得,這樣傾家蕩產式的培養孩子,甚至因此而返貧,實在是不值。



更何況,他們培養的還是足球。

評論區有專業人士分析了老白兩個孩子現在的水平,從現階段看,想要進國內聯賽,還很艱難。

也就是說,這麽多的投入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個父親,到底是真正為了孩子好,還是執念太深呢?

如果他身價上億,這麽砸錢培養孩子肯定沒問題,但是1000萬的身家就敢花光存款讓孩子去踢球,實在有些狂熱了。

不管是足球還是其他體育項目,都不是隻要投入就能得到回報的事情。

像這種頂尖的競技體育,他吃努力的部分,但更吃天賦。

家長動輒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投入進去,但十幾年成千上萬托舉的家庭裏麵,才能出一個鄭欽文和穀愛淩這樣的天才。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如果隻是一味地往裏麵砸錢,甚至是拿出全部的資產去雞娃,你的家庭正走在返貧的路上。

2

很多中國父母一直都有一種執念,那就是再窮不能窮教育。

在培養孩子上,沒有人不舍得花錢,生怕自己耽誤了孩子。

有條件的利用條件,沒有條件的也要創造條件。

而很多家庭就是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銷過大,已經不堪重負。

還記得那個靠募捐也要送女兒出國留學的媽媽嗎?

她原本是一個富太太,生活條件非常好。

名牌包包隨便買,從不穿1000塊以下的衣服。



但她始終有一個執念,就是要供女兒去美國上高中。

為此,她不惜和丈夫離婚,也要讓孩子去留這個學。

孩子如願到了美國念完了三年的高中,但代價卻是媽媽賣掉了前夫給的兩套房子和一輛車。

三年時間,花費110萬。



她不僅花光了之前的所有資產,甚至還背上了債務。

後來,她們從原本的豪宅,搬到了隻有一間臥室的出租屋。

這個母親,從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豪門太太,落魄到打工度日。

把孩子供到高中畢業後,家裏已經拿不出一分錢了。

但孩子還要留在美國上大學,一年20萬的學費根本不是這個母親現在能負擔得起的。

她竟然想到了在網上募捐,即使是上網乞討,她也要讓孩子在美國上學。



真是瘋魔了一樣。

女兒也因此留下了心理陰影。

這個母親的教育方式,非常畸形,整個家也在她的折騰之下,走向了家離人散。

其實像她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

曾經在一個老師的直播間,有一個家長求助。

他家在小縣城,自己一年能賺10萬塊錢,在當地算是很不錯的收入,妻子雖然收入不高,但是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

孩子馬上就要上中學了,他和妻子都覺得縣裏的中學不行,想要去城裏上。

但城裏要上學,就得有房子,他就猶豫了,來谘詢老師該不該到城裏買房全家陪讀。

於是,這個老師給他算了一筆賬:

如果全家人都要到城裏買房,存款肯定是不夠的,要麽賣掉縣城的房子,要麽背上負債。

但更要命的問題是,全家人都到城裏住,在縣城的那份年薪十萬的工作也沒了。

妻子還想要在家照顧孩子全程陪讀,那麽全家就剩下父親一個人掙錢。

一個本來活得非常滋潤的小家庭,就因為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變成了巨額負債的家庭,這樣一算,真的是太恐怖了。

而像他這樣有這種想法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月薪3、4000的工薪階層,也舍得給孩子報2、300一個小時的輔導班,因為怕孩子被同齡人落在後麵。

還有每個月工資隻有幾千,就敢借錢送孩子去上貴族學校的。

很多父母說,不能讓孩子落在起跑線上,要幫助孩子開闊眼界。

但說實話,一個家庭如果拿出資產的一半以上在教育上,就是很病態的,這往往就是父母自己的一廂情願。

有天賦的孩子,投入很少的錢就會看到很好的效果,而天賦不行的孩子,投入再多的錢也沒有用。

父母如果不管現實情況舉家投入進去,最後的結局注定隻會是悲劇。

3

有個網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案例。

父母為了讓她接受好的教育,曾經不惜賣房送她去國外留學。

然而等到她回來之後,發現海歸在就業市場上已經不吃香了。

家裏砸了大幾百萬,但是她最後在上海隻找到了一份月薪6000的工作,勉強能夠支付得起自己的房租。

父母砸進去的錢,可能她一輩子都未必能夠賺得到。

北京有一個家長一門心思想要把孩子送進藤校,他算過一筆賬。

想要讓孩子進藤校,就要走國際教育的路線。

算下來總花費要600多萬。

這筆錢如果換成4%的年化理財或者靠譜的投資,等孩子進入社會,她的賬戶裏的錢將近千萬。

可要是全砸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等到孩子畢了業工作再攢下這筆錢,卻相當困難。

有人花幾十萬,培養出了一個大專生。

有人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等到畢了業還是要父母出十幾萬打點關係給自己找一份工作。

對教育無底洞式的投入,不一定會培養出精英,但一定會加速家庭資產的流失。

兩代人all in的教育豪賭,最終換來一張通往“普通人生”的門票。

所以,咱們普通家庭,真的沒有必要學著有錢人去卷。

有多大的本事,就給孩子提供多大的空間。

沒有錢送她去上名校,能夠保證他吃穿不愁也很好。

報不起天價補習班,能夠讓他無憂無慮地念完書也很好。

每一個階層,每一種家庭都有自己培養孩子的方式。

盲目地追隨有錢人的腳步,崇拜所謂的精英教育,隻會讓家庭越陷越深。

其實,有天賦、肯努力的孩子,不用上什麽天價補習班,也能名列前茅。

花了很多錢的孩子,也有可能最終是爛泥扶不上牆。

所以,比起無止盡地逼迫孩子,不如父母自己先放下我們的執念,尊重並接受孩子自己的命運。

如果孩子足夠優秀,那就上交給國家;

如果孩子資質平庸,在自己身邊平安健康,快快樂樂長大也並沒有什麽不好。

孩子的人生劇本,不該由父母的執念書寫。

教育的本質從不是階層躍遷的賭注,而是幫每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