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美中關稅戰,中國始終采取強硬態度應對,分析指最近川普對中國的態度似乎出現軟化跡象,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這加強了他們的信心,認為“隻要繼續等待,川普最終就會屈服、讓步”。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經曆數周的衝突升溫後,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在“某些情況下”將關稅下調一半,以緩和與中國的緊張關係。這樣的措施雖然可以減輕外界的擔憂,但無法阻止美中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出現破裂,而且可能也不足以讓中國滿意。
報導說,過去數周以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一直向中國人民傳遞強烈訊息,“北京方麵已準備好在關稅問題上與華盛頓對抗,中國人民應為了與美國進行長期而痛苦的鬥爭做好準備”。
報導指出,這個立場的背後是中國與川普第一場貿易戰的記憶。當時中國試圖滿足美國的要求,但未能緩解貿易戰緊張局勢,中方指隨後數年間美國壓製中國的行動變本加厲。如今與川普首任相比,中國已為承受美國關稅做了更充分準備,中國經濟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性有所降低、貿易夥伴關係也更加多元化。
中國在談判上的審慎態度反映中國對川普以及他可能做出的任何承諾缺乏信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在社群平台微博發文稱,“川普政府老是變,隻聽一兩句話是不夠的。靜觀其變,看看美方有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報導進一步提到,即使川普正考慮將對於中國的關稅下調至約50%至65%的水準,仍可能導致許多中國產品被擋在美國市場之外。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形容,“這樣的關稅水準仍然高得令人卻步,在這樣的關稅水準上,大多數貿易流動可能還是會改變路線”。
對於中國來說,另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是雙方暫時取消最近上調的關稅,同時就更長期的解決方案進行談判。“如果川普要求中國先讓步,中國領導層將靜觀政治和經濟壓力是否會迫使川普讓步”。
習近平等待川普讓步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習近平在中國積累的巨大政治權力以及政府壓製任何異議的機製。相比之下,川普將在18個月後麵臨期中選舉。
但習近平也並非沒有受到來自中國國內的壓力。在川普加征關稅之前,中國經濟已經因為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債務上升和消費者信心低迷而走弱,多達2000萬人在產品出口美國的中國工廠工作,貿易中斷將使這些工作麵臨風險。
報導指出,即便雙方同意降低關稅,分析師仍對達成全麵協議以結束貿易對抗的前景持悲觀看法。美國政府發出的信號是,“希望對中國經濟進行根本性改革,而不是重複先前購買更多美國商品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