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於大阪G20高峰會見麵。
美國智庫研究員認為,已有初期跡象表明,中國正在關稅問題方麵,「屈服」美國及川普的戰略。在川普宣稱與中國多次討論貿易緊張局勢,以及北京最近對部分美國商品豁免125%報複性關稅之後,「對川普而言是一場勝利」。
25日,川普被記者問及,他與習近平最後一次對話內容時回應,「我不想要評論這件事,但我跟他談過很多次……我會在適當時機讓你們知道的,看看我們是否能夠達成協議。」
盡管華府對一些電子產品提供關稅豁免,北京卻采取更強硬立場,堅稱願意戰鬥到最後,除非美國解除關稅措施。24日,中國更公開宣布,並沒有跟美國談判貿易事宜。
不過,《路透社》一篇報導卻指出,中國商務部工作小組正在搜集可能豁免關稅的商品清單,並且要求企業自行提出要求。

▲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尤其與中國的經貿關係。
極右翼智庫「蓋特斯通研究所」(Gatestone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章家敦(Gordon Chang)認為,北京正在屈服於川普關稅戰略,「中國正在這麽做,但沒有公開宣布出來,隻是不針對航太產品、工業化學品和半導體征稅,這就是中國人的作風。基本上,他們正在屈服,但又不想要承認。」
章家敦預測,中美之間的關稅交鋒「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習近平已經把自己逼到牆角,而我認為,如果他跟美國達成協議,就必須跟中國人民解釋這一點,對他來說將會非常困難。他不能說,『好吧,我現在要跟美國打交道了』,因為這將削弱他多年來跟自己人民所說的一切。」
談及中國是否確實「真的變得脆弱」,章家敦指出,中國目前的消費者與生產者物價指數皆呈現負值,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第一季稅收也在下降。
此外,印度前幾天對鋼鐵實施12%關稅,其實是針對中國,「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市場,充斥著本來應該流向美國的中國鋼鐵。」
章家敦認為,其他國家也將仿效印度的做法,這意味著「中國將麵臨出口問題,因為這是他們一直尋求成長的領域」,但麵臨目前的經貿環境,不僅無法尋求產業成長,如果再考慮「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趨勢,「這對北京來說真的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