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道稱,黃金創紀錄的漲勢在中國掀起了更大的波瀾,刺激了零售需求,激發了前所未有的交易量。
隨著價格的波動,有跡象表明日內交易急劇飆升,人民幣計價的期貨波動也創下曆史新高,交易員們在貿易爭端的波折中遊刃有餘。與此同時,流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激增,零售活動膨脹,本地溢價出現缺口。
作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因為它是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同時也是主要的黃金生產國。
香港商品探索基金(Commodity Discovery Fund)分析師Samson Li說:“黃金牛市將持續很長時間,因為中國人希望對衝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李指出,一些預測認為黃金將漲至每盎司5000美元,包括中國曆史最悠久的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
黃金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因為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舉措震撼了市場,在各國央行已經成為大買家之際,刺激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金瑞期貨有限公司分析師Wu Zijie說:“當地媒體對黃金的報道放大了人們的恐懼和貪婪情緒。”
他說,盡管周中出現了短暫的拋售,但大多數散戶投資者隻是放鬆了腳步,並沒有真正退出。
在一個曆來將黃金視為傳統家庭投資品的國家,有明顯的跡象表明正在興起一股零售狂潮,這與去年時常出現的模式不謀而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過去的三個交易日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量每天都遠遠超過100萬份合約,使通常的交易量相形見絀。
生產商資助的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首席市場策略師約翰-裏德(John Reade)說:“盡管我們看到交易量大幅增加,但我們並沒有看到未平倉合約有多少增加——所以這告訴我,這是日間交易者的行為。”
“我們還聽到很多關於銀行出售投資金條之類的報道,”裏德說。“因此,零售投資需求無疑十分強勁。”
除了期貨投機活動,投資者還在囤積其他類型的黃金。本月流入本地黃金ETF的資金已經超過了去年的增持總額。在這股熱潮中,滬金相對於全球的溢價已擴大到創紀錄的水平。
在中國市場交易火爆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即使黃金已經大漲,但其漲勢可能還會繼續。高盛
預測,金價有可能在2026年年中觸及每盎司4000美元。
在中國,投資者的情緒一直很亢奮。包括微信在內的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大量帖子,鼓勵幾乎沒有投資經驗的散戶投資者躍躍欲試。一些用戶發帖稱要將畢生積蓄投入黃金,或貸款追逐更高的價格。
在市場動蕩時期,當局往往會采取降溫措施。周一,上海黃金交易所就市場波動發出新的警告,敦促投資者保持謹慎。第二天,黃金價格達到頂峰,然後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