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貿易戰迫使這家科技巨頭從中國轉向印度,蘋果計劃最快於明年將所有在美國銷售的iPhone手機的組裝工作轉移到印度。蘋果擬最快明年在印度組裝所有美國銷售的iPhone https://t.co/puHyuoMwxm pic.twitter.com/5uQ6xBlgV8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pril 25, 2025
這一舉措建立在蘋果供應鏈多元化戰略的基礎上,但比投資者預期的更快更遠,其目標是到2026年底,每年在美國銷售的6000多萬部iPhone手機將全部來源於印度。這一目標意味著印度的iPhone產量將翻一番,而在此之前的近二十年裏,蘋果在中國投入巨資打造了一條世界領先的生產線,為其崛起為價值3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提供了動力。
蘋果通過富士康等第三方在中國生產大部分iPhone手機,中國一直是特朗普政府最優先的征稅對象,盡管他近日表示願意與中方談判。特朗普宣布征收關稅後,蘋果公司市值銳減7000億美元,該公司急忙向美國出口印度製造的iPhone,以規避華盛頓對中國征收的更高關稅。近年來,蘋果一直在印度與合同製造商塔塔電子(Tata Electronics)和富士康合作,穩步提高當地產能,但其大部分智能手機仍在中國組裝。
iPhone組裝是生產流程的最後一步,匯集了數百個零部件,蘋果仍嚴重依賴中國供應商。特朗普最初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超過100%的“對等”關稅,但隨後又對智能手機給予了暫時豁免。
智能手機仍需繳納適用於所有從中國進口產品的20%的單獨關稅。印度則被征收26%的“對等”關稅,不過在新德裏推動與華盛頓達成雙邊貿易協定期間,這一關稅暫緩執行。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本周訪印時表示,兩國正取得“非常好的進展”。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在蘋果2024年2.321億部iPhone的全球出貨量中,美國約占28%。蘋果需要進一步提高在印度的產能,以滿足美國在印度的所有訂單。
去年,隨著蘋果尋求增加在印度的產量,富士康和塔塔集團開始從中國進口預組裝組件。研究公司“未來集團”(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紐曼(Daniel Newman)說:“我們認為,這將是蘋果保持增長和發展勢頭的重要舉措。我們實時看到了一家擁有這些資源的公司是如何以相對光速的方式應對關稅風險的”。
蘋果下周將公布季度財報,投資者正試圖了解其受特朗普關稅計劃的影響。該公司不提供準確的盈利指導,也不討論關稅問題。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自今年1月出席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以來,一直與特朗普及其政府保持定期接觸。蘋果拒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