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廣州日報獨家原創報道的《7樓8樓鬧矛盾9樓住戶躺槍被震樓3年》引發全國熱議,一度登頂微博全國熱搜第一。4月22日記者跟蹤報道,獨家采訪了支先生和受影響的6樓和10樓住戶。4月23日,此前拒絕記者采訪的8樓住戶連先生聯係記者,講述與7樓矛盾的前因後果。連先生說,8樓是買的房子,他和家人已搬到租的房子,目前不打算再搬回去住了。連先生表示,他想與7樓和解,近期街道和派出所組織的一次調解他也參與了,但7樓未露麵。連先生希望疑似震樓器的聲音不要影響到其他鄰居。
廣州日報4月21日相關報道截圖
連先生表示,報道刊發後,有部分網友指責他做了過激的行為激怒了7樓住戶,才導致7樓搬家空置房屋也要製造疑似震樓器的聲音。連先生回應,2021年10月,7樓男業主突然敲門找到他,要求21時30分不要發出噪音。“我和妻子並未發出噪音,就是正常走路和洗漱,並未在家中跳繩或跑步。”連先生說,當時對7樓住戶解釋並未發出噪音,7樓住戶並未與他發生爭執,就轉身走了。次日,7樓住戶就在業主群控訴連先生發出噪音,並警告報警處理,雙方在業主群有了口角之爭。連先生說,家中的桌椅拖動會發出聲音,為了避免影響樓下,他買了布條纏住腳蹬,避免影響7樓。
連先生說,從2022年1月開始,7樓住戶開啟疑似“咚咚咚”震樓器的聲音,他在業主群警告報警。連先生表示,妻子第一次懷孕流產,心情本就不佳,震樓器的聲音讓他和妻子都煩躁不安。當時火氣也大,直接就報警了。連先生表示,晚上7樓住戶還開著電視,聲音從晚上九點持續到十一二點。“家用電視四五十的音量,我躺在主臥都能清晰聽到7樓住戶電視節目的聲音。”
連先生表示,有段時間曾和7樓的關係有所好轉。當時7樓的陽台頂出現滲水,是他的責任,他當時找防水公司花了一萬多元修理。不過,後來7樓又出現廚房滲水,又找到連先生,要求連先生處理。不過連先生說,當時妻子生了孩子,請了家裏老人來照顧,在4樓租了房子,平時吃飯都在4樓,8樓的廚房都沒使用,不太可能是他的責任。他要求7樓請專業機構檢測,確定是他的責任,他負責到底,檢測的費用也由他出。連先生說,7樓住戶聽到他不願意直接修理,一聲不吭地就走了。“接著樓下疑似震樓器就升級為年久失修的老式風扇的噪音。每逢晚上,聲音是慢慢地由低到高,有規律的震動。”連先生說,他今年3月底再次請了檢測機構檢測,確定不是他家廚房漏水。
記者跟隨支先生將問題反映到所在街道綜治中心和司法所。
連先生表示,2024年以來,他一直都配合社區居委會、街道、派出所的調解工作。今年3月底,街道和派出所組織的調解他也參加了,但7樓一直未露麵。因為長期的噪音,今年4月,連先生在和家人商量後,計劃徹底告別與7樓的糾纏,在外麵租了房子。“我老婆和我都被這個事情搞得很煩,不想再跟他耗了。”連先生說,此前拒絕采訪,也是因為搬家了,不想再過問這個事情。
連先生表示,這麽多年,街道、派出所等部門調解,他都積極配合,但沒有任何作用。“7樓不參與調解,調解就沒法進行下去。”連先生還谘詢了律師是否通過訴訟解決,但律師說沒有直接證據勝訴不大。連先生說,7樓震樓並不隻影響到他,還影響到其他無辜的鄰居,他希望7樓參加街道和派出所組織的調解。“搞這種事情惡心我們沒問題,但不要影響到其他無辜鄰居。”
連先生表示,7樓住戶較難溝通,他們有矛盾後,在電梯間碰到,7樓住戶會直接走開。連先生表示,他不考慮再搬回8樓居住,但希望7樓參與調解,不要讓疑似震樓器的聲音影響到還在居住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