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子旅居歐洲意外減重9公斤 原因竟是...
ZAKER
2025-04-18 17:52:20
39歲的裏夏·普拉薩德在移居葡萄牙數月後,意外發現自己體重下降了約9公斤。這位來自美國的內容創作者並未刻意節食或運動,卻因融入當地的三個生活習慣實現了身體狀態的轉變。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歐美生活方式差異對健康的影響。
從紐約到裏斯本的地理遷移,首先帶來了飲食節奏的改變。裏夏注意到,歐洲人幾乎不會邊走邊進食,這與她過去在美國“邊趕路邊啃三明治”的習慣形成鮮明對比。當地工作日午餐通常持續1.5至3小時,人們更注重用餐時的交流而非單純填飽肚子。這種慢食文化得到2018年研究的佐證:細嚼慢咽者肥胖風險比快速進食者低42%。
健身觀念的改變是第二個轉折點。裏夏放棄了美國流行的“突擊式減肥法”和密集健身課程,轉而采用歐洲人持續穩定的健康管理方式。她不再進行“暴飲暴食後的贖罪式鍛煉”,而是每日散步替代健身房訓練,保持適量而規律的身體活動。這種轉變使她擺脫了“節食-放縱”的惡性循環。
定時飲食取代零食習慣成為第三個關鍵因素。裏夏調整為每天四頓固定餐:7點早餐、10點早午餐、16點午餐和18點晚餐,每餐間隔3-4小時。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研究顯示,這種飲食模式有助於控製血糖波動,實驗中小鼠每日單次進食組的健康狀況最優。葡萄牙人普遍遵循的“微型間歇性禁食”理念,減少了頻繁進食帶來的代謝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人對食物的態度也影響著健康結果。裏夏觀察到當地人享用黃油、全脂奶酪時毫無負罪感,這與美國流行的“罪惡飲食”心理形成對比。心理學研究顯示,進食時的焦慮情緒可能引發過量攝入,而坦然享受食物有助於增強滿足感。
這種生活方式轉變的效果並非個例。數據顯示,美國成年人肥胖率超過40%,而歐洲平均值為16%,葡萄牙更低於該水平。專家認為差異源於多重因素:加工食品較少、健康宣傳側重不同,以及日常體力活動量更高等。裏夏的經曆恰成為這些統計數據的生動注腳。
當裏夏結束一年歐洲生活重返體重秤時,9公斤的脂肪消減令她驚訝。這個無心插柳的轉變案例,揭示了環境對健康習慣潛移默化的重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