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我們就這麽下賤嗎?”億萬富翁養子拉黑生父事件 背後真相讓人窒息

“我們就這麽下賤嗎?”億萬富翁養子拉黑生父事件 背後真相讓人窒息

文章來源: 國館 於 2025-04-16 10:21: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者:桌子先生

兒子3歲時被拐賣,艱難尋子22年後發現兒子竟然是億萬富豪的養子,他們經過相認後隻有短短10個月,親生兒子卻把他拉黑了?

這是怎樣曲折離奇的故事?難道又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最近,尋子圈的名人“雷公”,在網上發布自己的道歉視頻,說自己被親生兒子拉黑了,一句“爸爸錯了!”在網上炸開了鍋。

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雷公”原名雷武澤,1998年,兒子川川出生。

2001年,時年3歲的川川在湖南嶽陽外婆家走親戚時被拐,此後雷公開啟了漫長艱辛的尋子之路。

懸賞25萬、跑遍全國,不管多難他從未放棄尋找兒子。

終於在2023年6月,找到了兒子川川。

22年的艱難找尋,終於在這一刻有了回響。

那時,全網都在為這個偉大的父親而歡呼喝彩。

但現實的荒誕之處就在於,你永遠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誰也沒料到,這場美好的重逢,竟是另一場風暴的開始。

在“雷公”跟兒子川川相認10個月後,川川竟然直接讓生父“雷公”去注銷戶口,說要徹底斷絕關係,還將父親給拉黑了!

這樣的做法,顯然不符合網友想象的“大團圓”結局。

於是,網上開始有人攻擊川川,罵他是在億萬富豪養父母家生活過得太好了,忘本了,對親生父母變得冷漠和自私了。

但,真相果真如此嗎?

這其中,是不是暗含了什麽隱情?

當我們扒開這對父子相處的細節時,卻發現,有些事,或許一開始就注定了結局。

起初,川川在認親後,對雷公的態度還是很友好的。

他會主動接父親吃早餐,會關心家人,父子之間的溫情在時隔20多年後,終於照見了曙光。

但,或許是多年的尋找,讓雷公急於想要跟兒子確認親情關係,他的補償心理逐漸失控。

他開始頻繁地向兒子“索要”親情。

認親之後,他明裏暗裏地要求兒子來看他或者他們去深圳找他。

但此時,孩子已經25歲了,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需要忙碌的工作,而雷公的到來,可能會給他帶來困擾。

說真的,已經成年的孩子,即使是一手帶大的,都不希望和父母在生活上過多地捆綁。

更何況川川從小就跟他們分開,除了血緣關係的存在,真實相處起來多多少少會有點尷尬。

但雷公沒有想到這一點,兒子婉拒之後,他還不斷地施壓。

他希望能促進跟兒子的溝通交流,於是,他要求兒子看指定的書籍,要求他隨時報備自己的行蹤。

說實話,別說是剛找回來的孩子,就算是養在身邊的孩子,這樣做都讓人覺得很窒息。

但雷公充耳不聞。

類似這樣的事情發生好多次後,兒子開始逃避跟雷公的深度溝通和交流。

但沒想到,這種態度引發了雷公的嚴重不滿。

他瘋狂發信息給川川,指責他對親生家人不夠關心。

語氣裏充滿責備,讓人窒息。

“找到你之後,我們的關係一直這樣,正常嗎?別人家高高興興歡聚一堂。你總覺得你是對的,我是錯的,對嗎?我錯在哪?”

“22年來您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祖宗日子,你認可嗎?”

“您就那麽忙,那麽冷漠嗎?”

所有的對話都以反問結束,換誰誰受得了?

川川的養父母家庭條件很好,而幸運的是,他們也把川川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精心嗬護。

連雷公自己都說,20幾年來,川川在養父母家一滴眼淚都沒有掉過。

可能是兩個家庭經濟懸殊太大,欣慰,嫉恨,羨慕等各種複雜的情緒充斥在雷公的心裏,讓他的行為逐漸偏激。

川川的親妹妹患流感,他沒有出言問候;

雷公自己動手術,川川沒有做到及時的關心和陪伴。

這讓他怒不可遏。

他出言指責川川:我們就那麽下賤,是不是?有錢人,就那麽尊貴,香火就那麽香,是嗎?

從這些隻言片語裏,不難看出,雷公想拉近跟川川的關係是真的,但這些話裏充滿了索取和控製的窒息感,也是真的。

而更毛骨悚然的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雷公在跟兒子溝通的時候,一直用的是“您”。

一個父親,在孩子麵前卻刻意把自己的姿態放得極低極低,看似是尊重孩子,實際上卻讓人覺得很扭曲。

一個孩子幾十年沒見,他的記憶和成長回憶裏都沒有你,對你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兩個人的三觀不同,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慢慢適應和磨合。

但雷公覺得孩子就應該一開始放開懷抱擁抱他們,不然就是不孝,不然就是“想當有錢人家”的香火,這多少有點道德綁架了。

而且養父母對他也有養育之恩,這麽多年的親情和恩情,也不是他想要斷就能一下子斷掉的。

不止如此,其實父子兩人在後續的相處中,也因為三觀產生了極大的衝突。

當時川川被找到之後,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轟動。

“雷公”也看到了商機,注冊了自媒體賬號搞流量,注冊了公司直播帶貨,他甚至想要把自己這段尋子經曆拍成電影,打響知名度。

這些運作,都少不了需要川川的配合。

於是,他要求川川加一些同經曆的尋子家庭成員的微信,促進交流。

但川川此時已經25歲,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對此十分反感,他不希望父親隨便把自己的微信給外人,不希望這些事擾亂他平靜的生活。

他義正言辭地跟雷公交涉,不希望他這麽做,但雷公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邏輯,怎麽說也說不進。

川川終於忍受不了父親的控製欲,跟他說要斷絕關係之後,果斷拉黑他。

然而,雷公此時還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如今的結果,他依然在抱怨買家:

天打雷劈,明天開始,打擊買家!把我的崽養成這樣!

自始至終,他都沒有認為自己有絲毫的錯處。

看得出來,雷公對孩子並沒有惡意,22年尋子確實也很辛苦。

但恰恰就是他的索求、他的掌控、他的爹味太重,讓孩子太壓抑,太窒息,才不得不斬斷這段關係。

他是否想過自己做的這一切,自己規劃的這一切,是不是對方想要的?

22年尋子的辛苦,孩子就一定得把你供奉著?

看完整個事件,很多網友的點評也是一針見血:

父母和孩子之間,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更何況,這種分離了幾十年,隻剩下血緣關係的父子。

很多父母就是這樣,麵對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看似“低姿態”的樣子來脅迫孩子,控製孩子,可這裏麵隻有窒息和壓力。

《為何家會傷人》裏,有一句話令人震撼:

最深的情緒綁架,往往來自於家庭。

他們會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製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但這樣隻會把彼此越推越遠。

你的犧牲隻是你的事情,你的安排和控製也隻是你的事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一定要強行介入和掌控另外一個人的生活,最後得到的結果隻會是悲慘的。

同樣是尋子,孫海洋和郭剛堂跟雷公就是一種鮮明的對比。

孫海洋找回孫卓後,一開始孫卓是不願意回深圳的,但孫海洋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他在前期做的那些鋪墊,那些聲勢浩大的尋子新聞,相信孫卓去網上一搜就知道,他不是被父母拋棄的,父母這麽多年為了他,一直沒有放棄。

但他不會在孩子麵前說自己的辛苦,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一下,孫卓的好感度就瞬間增加了。

在認親之後,孫海洋並沒有逼著他和自己回深圳,而是問他願不願意去湖北老家。

回湖北認親,這是孫海洋的第二步,鄉鄰們盛大的歡迎場麵,給足了那個時間段裏的孫卓,需要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最後,他送孫卓回山東養父母那裏,在送孫卓回山東的車上,孫海洋也並沒有給孫卓施壓。

他在等,等待孫卓向他表達回家的願望。

果然,孫卓小心翼翼地問他如果回深圳,有沒有學校可以讀書。

而孫海洋給了他肯定的回答。

孫海洋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給足了孫卓安全感。

他沒有不斷地向孩子灌輸我多麽不易,我為了你犧牲了多少。

他一直在做的,就是用行動證明向孫卓證明:

你本來就是我們這個家的一份子,我們這個家有這麽多優秀的成員,我是一個很有責任的父親,我會好好保護你,給你好的成長環境。

還有尋子的郭剛堂大哥。

他騎著摩托車尋子24年,找到的時候孩子已經成家立業,在另一個城市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沒有逼迫孩子一定要“回家團圓”,而是用心地維護著和孩子間的關係,等待孩子慢慢適應,一步一步重啟親情。

如今,兒子仍然定居河南,偶爾回家,父子倆關係很好,沒事就會閑話家常。

這幾年,他很少接受媒體的訪談,呼籲大家不要打擾兒子的生活,斷絕了外界對兒子的好奇心。

這個偉大的父親,笨拙地守護著遲到的親情,真的讓人感動。

與其說他們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毋寧說他們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尊重和成全。

尊重孩子作為人的意誌,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尊重這麽多年的分離帶來的境遇。

他們未曾用“血緣”綁架孩子的選擇,而是用細小的溫柔,將二十四年破碎的時光揉碎成細沙,一點點鋪就兒子通往新生活的路,成全他們新的人生。

重建親密關係就像手中攥沙子,是一個柔軟而漫長的過程,一下子攥緊,手裏留存的沙子就會很少,但要是慢慢地嗬護著往裏收,就會找到最佳位置。

這或許就是親情最曼妙之處:

真正的愛,從不在執念的牢籠裏,而在放手與成全的微光中。

查看評論(7)

24小時熱點排行

這國以F-15戰機 駱駝隊 特斯拉卡車 大陣仗迎川普
真正的AI醫生已上線!中國科技公司在海外全球首發AI診所
巴基斯坦這個舉動,印度更是五味雜陳
巴菲特曝辭波克夏CEO主因:不讓阿貝爾接任不公平
抓律師、抓記者的,基本沒什麽好下場

24小時討論排行

習近平為什麽贏?因為特朗普進錯了賽道
中國暫停管製禁令,恢複向美國28家實體出口稀土
《剛買的飛機被打了》走紅 南開教授:惡搞不能越界
中國官方通報醫生出軌事件:肖飛和董襲瑩均被處分
DeepSinking!DeepSeek使用率暴跌 低過腰斬
紐約時報:特朗普為何想要一架新的“空軍一號”
湖南重病老人被要求到場取錢,結果死在了銀行
加州變天了!非法移民不再享有免費醫療
假婚姻換綠卡 華女人財兩失 還被逼發生性關係
拿錯劇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講:美國不再說教了
伊朗:準備用永不製造核武 換美國解除經濟製裁
最新研究成果,馬克思不但是中國人,還是回族!
小羅勃肯尼迪承認自己不懂公衛 “不必聽我的醫療建議”
卡塔爾首相:飛機不是給川普的禮物 若不合法會撤回
伊斯坦布爾:俄公布名單 普京本人不在列
川普宣布"全麵解除"敘利亞製裁,美官員:看記者會才知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我們就這麽下賤嗎?”億萬富翁養子拉黑生父事件 背後真相讓人窒息

國館 2025-04-16 10:21:58


作者:桌子先生

兒子3歲時被拐賣,艱難尋子22年後發現兒子竟然是億萬富豪的養子,他們經過相認後隻有短短10個月,親生兒子卻把他拉黑了?

這是怎樣曲折離奇的故事?難道又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最近,尋子圈的名人“雷公”,在網上發布自己的道歉視頻,說自己被親生兒子拉黑了,一句“爸爸錯了!”在網上炸開了鍋。

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雷公”原名雷武澤,1998年,兒子川川出生。

2001年,時年3歲的川川在湖南嶽陽外婆家走親戚時被拐,此後雷公開啟了漫長艱辛的尋子之路。

懸賞25萬、跑遍全國,不管多難他從未放棄尋找兒子。

終於在2023年6月,找到了兒子川川。

22年的艱難找尋,終於在這一刻有了回響。

那時,全網都在為這個偉大的父親而歡呼喝彩。

但現實的荒誕之處就在於,你永遠想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誰也沒料到,這場美好的重逢,竟是另一場風暴的開始。

在“雷公”跟兒子川川相認10個月後,川川竟然直接讓生父“雷公”去注銷戶口,說要徹底斷絕關係,還將父親給拉黑了!

這樣的做法,顯然不符合網友想象的“大團圓”結局。

於是,網上開始有人攻擊川川,罵他是在億萬富豪養父母家生活過得太好了,忘本了,對親生父母變得冷漠和自私了。

但,真相果真如此嗎?

這其中,是不是暗含了什麽隱情?

當我們扒開這對父子相處的細節時,卻發現,有些事,或許一開始就注定了結局。

起初,川川在認親後,對雷公的態度還是很友好的。

他會主動接父親吃早餐,會關心家人,父子之間的溫情在時隔20多年後,終於照見了曙光。

但,或許是多年的尋找,讓雷公急於想要跟兒子確認親情關係,他的補償心理逐漸失控。

他開始頻繁地向兒子“索要”親情。

認親之後,他明裏暗裏地要求兒子來看他或者他們去深圳找他。

但此時,孩子已經25歲了,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需要忙碌的工作,而雷公的到來,可能會給他帶來困擾。

說真的,已經成年的孩子,即使是一手帶大的,都不希望和父母在生活上過多地捆綁。

更何況川川從小就跟他們分開,除了血緣關係的存在,真實相處起來多多少少會有點尷尬。

但雷公沒有想到這一點,兒子婉拒之後,他還不斷地施壓。

他希望能促進跟兒子的溝通交流,於是,他要求兒子看指定的書籍,要求他隨時報備自己的行蹤。

說實話,別說是剛找回來的孩子,就算是養在身邊的孩子,這樣做都讓人覺得很窒息。

但雷公充耳不聞。

類似這樣的事情發生好多次後,兒子開始逃避跟雷公的深度溝通和交流。

但沒想到,這種態度引發了雷公的嚴重不滿。

他瘋狂發信息給川川,指責他對親生家人不夠關心。

語氣裏充滿責備,讓人窒息。

“找到你之後,我們的關係一直這樣,正常嗎?別人家高高興興歡聚一堂。你總覺得你是對的,我是錯的,對嗎?我錯在哪?”

“22年來您過的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祖宗日子,你認可嗎?”

“您就那麽忙,那麽冷漠嗎?”

所有的對話都以反問結束,換誰誰受得了?

川川的養父母家庭條件很好,而幸運的是,他們也把川川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精心嗬護。

連雷公自己都說,20幾年來,川川在養父母家一滴眼淚都沒有掉過。

可能是兩個家庭經濟懸殊太大,欣慰,嫉恨,羨慕等各種複雜的情緒充斥在雷公的心裏,讓他的行為逐漸偏激。

川川的親妹妹患流感,他沒有出言問候;

雷公自己動手術,川川沒有做到及時的關心和陪伴。

這讓他怒不可遏。

他出言指責川川:我們就那麽下賤,是不是?有錢人,就那麽尊貴,香火就那麽香,是嗎?

從這些隻言片語裏,不難看出,雷公想拉近跟川川的關係是真的,但這些話裏充滿了索取和控製的窒息感,也是真的。

而更毛骨悚然的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雷公在跟兒子溝通的時候,一直用的是“您”。

一個父親,在孩子麵前卻刻意把自己的姿態放得極低極低,看似是尊重孩子,實際上卻讓人覺得很扭曲。

一個孩子幾十年沒見,他的記憶和成長回憶裏都沒有你,對你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兩個人的三觀不同,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慢慢適應和磨合。

但雷公覺得孩子就應該一開始放開懷抱擁抱他們,不然就是不孝,不然就是“想當有錢人家”的香火,這多少有點道德綁架了。

而且養父母對他也有養育之恩,這麽多年的親情和恩情,也不是他想要斷就能一下子斷掉的。

不止如此,其實父子兩人在後續的相處中,也因為三觀產生了極大的衝突。

當時川川被找到之後,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轟動。

“雷公”也看到了商機,注冊了自媒體賬號搞流量,注冊了公司直播帶貨,他甚至想要把自己這段尋子經曆拍成電影,打響知名度。

這些運作,都少不了需要川川的配合。

於是,他要求川川加一些同經曆的尋子家庭成員的微信,促進交流。

但川川此時已經25歲,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對此十分反感,他不希望父親隨便把自己的微信給外人,不希望這些事擾亂他平靜的生活。

他義正言辭地跟雷公交涉,不希望他這麽做,但雷公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邏輯,怎麽說也說不進。

川川終於忍受不了父親的控製欲,跟他說要斷絕關係之後,果斷拉黑他。

然而,雷公此時還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如今的結果,他依然在抱怨買家:

天打雷劈,明天開始,打擊買家!把我的崽養成這樣!

自始至終,他都沒有認為自己有絲毫的錯處。

看得出來,雷公對孩子並沒有惡意,22年尋子確實也很辛苦。

但恰恰就是他的索求、他的掌控、他的爹味太重,讓孩子太壓抑,太窒息,才不得不斬斷這段關係。

他是否想過自己做的這一切,自己規劃的這一切,是不是對方想要的?

22年尋子的辛苦,孩子就一定得把你供奉著?

看完整個事件,很多網友的點評也是一針見血:

父母和孩子之間,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更何況,這種分離了幾十年,隻剩下血緣關係的父子。

很多父母就是這樣,麵對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看似“低姿態”的樣子來脅迫孩子,控製孩子,可這裏麵隻有窒息和壓力。

《為何家會傷人》裏,有一句話令人震撼:

最深的情緒綁架,往往來自於家庭。

他們會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製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但這樣隻會把彼此越推越遠。

你的犧牲隻是你的事情,你的安排和控製也隻是你的事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如果一定要強行介入和掌控另外一個人的生活,最後得到的結果隻會是悲慘的。

同樣是尋子,孫海洋和郭剛堂跟雷公就是一種鮮明的對比。

孫海洋找回孫卓後,一開始孫卓是不願意回深圳的,但孫海洋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他在前期做的那些鋪墊,那些聲勢浩大的尋子新聞,相信孫卓去網上一搜就知道,他不是被父母拋棄的,父母這麽多年為了他,一直沒有放棄。

但他不會在孩子麵前說自己的辛苦,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一下,孫卓的好感度就瞬間增加了。

在認親之後,孫海洋並沒有逼著他和自己回深圳,而是問他願不願意去湖北老家。

回湖北認親,這是孫海洋的第二步,鄉鄰們盛大的歡迎場麵,給足了那個時間段裏的孫卓,需要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最後,他送孫卓回山東養父母那裏,在送孫卓回山東的車上,孫海洋也並沒有給孫卓施壓。

他在等,等待孫卓向他表達回家的願望。

果然,孫卓小心翼翼地問他如果回深圳,有沒有學校可以讀書。

而孫海洋給了他肯定的回答。

孫海洋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給足了孫卓安全感。

他沒有不斷地向孩子灌輸我多麽不易,我為了你犧牲了多少。

他一直在做的,就是用行動證明向孫卓證明:

你本來就是我們這個家的一份子,我們這個家有這麽多優秀的成員,我是一個很有責任的父親,我會好好保護你,給你好的成長環境。

還有尋子的郭剛堂大哥。

他騎著摩托車尋子24年,找到的時候孩子已經成家立業,在另一個城市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沒有逼迫孩子一定要“回家團圓”,而是用心地維護著和孩子間的關係,等待孩子慢慢適應,一步一步重啟親情。

如今,兒子仍然定居河南,偶爾回家,父子倆關係很好,沒事就會閑話家常。

這幾年,他很少接受媒體的訪談,呼籲大家不要打擾兒子的生活,斷絕了外界對兒子的好奇心。

這個偉大的父親,笨拙地守護著遲到的親情,真的讓人感動。

與其說他們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毋寧說他們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尊重和成全。

尊重孩子作為人的意誌,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尊重這麽多年的分離帶來的境遇。

他們未曾用“血緣”綁架孩子的選擇,而是用細小的溫柔,將二十四年破碎的時光揉碎成細沙,一點點鋪就兒子通往新生活的路,成全他們新的人生。

重建親密關係就像手中攥沙子,是一個柔軟而漫長的過程,一下子攥緊,手裏留存的沙子就會很少,但要是慢慢地嗬護著往裏收,就會找到最佳位置。

這或許就是親情最曼妙之處:

真正的愛,從不在執念的牢籠裏,而在放手與成全的微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