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娛樂圈殘酷現狀:王一博半年收入超5億,有藝人6年0工資

娛樂圈殘酷現狀:王一博半年收入超5億,有藝人6年0工資

文章來源: 孤煙 於 2025-04-16 01:10: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為娛樂圈屈指可數的頂流藝人,王一博的收入再次進入公眾視線,引發熱議。

起因是高調的樂華娛樂老板杜華,在自製綜藝《年輕的戰場》中的一番言論。和多數娛樂公司老板低調身居幕後不同,杜華向來高調,頻繁參加各種綜藝節目,自製節目自然更加賣力,《年輕的戰場》一方麵可以給公司創收,同時又是公司藝人一個很好的宣傳、曝光平台,她就沒客氣,不論是喊話讓旗下藝人“不要蹭樂華熱度”,還是談及旗下藝人收入,都上了熱搜。

她在節目中回應了“王怡人出道6年0工資”一事。明星是高收入群體,是公眾的普遍認知,那麽竟然有藝人6年都0收入肯定讓人很難相信。杜華解釋,王怡人所屬女團EVERGLOW出道初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歌曲創作、MV拍攝及海外推廣,藝人需先償還公司成本後才能參與分成,並稱此為行業常規操作。同時杜華還強調,公司旗下其他團體(如NAME、BOYHOOD)也遵循相同規則。

杜華的話有兩個重點。

一個是“此為行業常規操作”,說明樂華娛樂的模式在內娛通用。

二是“0工資”,如果把公司前期投入先放在一邊,從藝人立場出發,意味著樂華娛樂旗下藝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給公司白幹,甚至還不如一般的上班族。普通人在公司打工,多多少少都會有收入,就算拿不到獎金、提成也會有一定的基礎工資,但樂華娛樂的新人則是“0工資”,要是不管食宿,可能就要挨餓、露宿街頭了。

當然,王一博不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先把王一博放一邊,晚點再說,畢竟像他這麽成功的藝人整個樂華娛樂隻此一人,先來說以王怡人為代表的新人。

他們彰顯了這個行業的殘酷和無情。

樂華娛樂是典型的“養成係”公司,擅長選拔素人、係統培養,然後通過各種綜藝或演出出道,樂華娛樂已經打通了這一整套流程。

但外界看到的成功案例隻是少數,更多的是不那麽成功、甚至籍籍無名的藝人。

站在樂華娛樂立場,培養新人很像賭桌上押注,輪盤轉動一圈,成功者寥寥無幾。但“每一張牌”都有很高的投入,就如杜華在節目裏所說,單獨藝人或團體,進了公司管吃管住,要培養、要包裝、要宣傳,推廣、拍MV都是成本,稍有名氣了就要配經紀人和助理,這些都是錢,開公司不是做慈善,藝人賺錢了就要回報公司,所以先償還公司成本後才能參與分成也很合理,而且成本核算清晰透明,每一筆支出都會記錄在案。

但公司有很多藝人,老板杜華的賭注不過是公司的盈虧;可是站在藝人的立場,賭的則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命運。卑微的個體,在這個冷冰冰的商業模式裏,顯得太殘酷且太凶險了。

此前,花開半夏公司旗下組合光合少年梓渝被曝遭隊員毆打,提出和公司解約,雙方的合約期限為12年。這基本也是行業通行標準,特別對於養成係的新人,隻有足夠長的合約,公司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自身利益,讓自己培養起來的藝人為公司長時間“打工”。

這意味著,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藝人相當於簽了長達十幾年的賣身契。如果一個新人20歲成功出道,那麽等到合約期滿,就已經30多歲,最好的年華都給了公司。從藝人角度來說,自然會努力打拚、認真營業,爭取早日償還公司成本,然後自己也能多多賺錢。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王一博啊!假設一個藝人一直發展不太好,每個月創造的收入剛好和公司投入的資源、人力成本持平,那就有可能一直到合約期滿他(她)都處於0工資的狀態。

同時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一個藝人公司給了一定資源之後還是發展不起來,之後公司就不再付出成本,那麽這個藝人就相當於被放棄、被雪藏,但合約還在那,藝人沒有辦法從事其他工作,不但沒有收入,還不像普通人那樣擁有自由,真是慘上加慘,娛樂圈實在太殘酷了。

最後再說說王一博。

他是樂華娛樂的頂梁柱,媒體報道王一博個人貢獻收入占比長期超過公司營收的60%。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4月30日,王一博為樂華帶來的收入高達10.83億元。這意味著王一博的吸金能力一直在飛躍。

而樂華娛樂上市之前,在招股書中曾透露過王一博的收入。當時記錄的是2019、2020、2021三個年度的收支,收錄了公司向部分供應商支付的大額付款,其實就是經紀公司給藝人的收入分成,當然都是公對公的形式。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藝人隱私,招股書將藝人和公司名字以供應商加英文字母的方式顯示,其中,采購金額的為“供應商B”,三年采購金額分別為3227.4萬元、1.33億元、3.02億元,累計金額高達4.67億。

原本很難將“供應商B”和王一博聯係到一起,但樂華娛樂主要從事藝人經紀,收入主要來自於藝人演戲、唱歌、代言等各項收入,支出則是給藝人分成。明星的熱度決定收入是不爭的事實,那麽按照常理,樂華娛樂收入和支出最多的明星肯定就是公司旗下最火的明星,那王一博幾乎是唯一人選了。

再結合此番媒體報道的財報數字,如果2020和2021年王一博帶來1.33億和3.02億的收入,那麽相當於2022年不到半年的時間,王一博就為公司帶來超過5億的收入。而且這個數字應該沒有什麽水分,截至發稿,除了影視綜藝等項目外,王一博的代言就超過30個,其中不乏合作六七年的品牌。

然而王一博收入越高,越凸顯資本的逐利本質。2023年樂華娛樂上市時,雖然王一博有份出席上市儀式,還被介紹為樂華娛樂股東,卻沒拿到多少公司股份。資料顯示,杜華、CMC華人文化和阿裏巴巴是排名前三的大股東,而排在第四位的股東孫一丁是樂華娛樂董事、總裁,算是頭部高管了,持股數隻有382.80萬股,這意味著王一博最多也不會超過382萬股,算不上大股東。

其實當下的王一博,不管在哪家公司,或者自己成立公司運營,對事業發展都不會有什麽不好的影響。當初樂華娛樂的招股書顯示,簽約王一博是2014年的事情,如果按照素人的標準簽12年的合約,那麽合約還有一年,到時再看王一博的去留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人女子回國旅遊失蹤,丈夫被判賠2360萬美元
川普要改H-1B製度!"高薪留美 低薪走人"時代將來臨….
盧特尼克:川普每晚1點給我打電話 聊八卦 還讓我背鍋
太冤!探親老人因這件“小事” 關押一周後遣返回國!
習權力下放三大親信 為晚年“隱形皇帝”統治術鋪路




24小時討論排行

為嚇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眾院無異議通過新法案
亨特·拜登:我爸辯論搞砸 是被安眠藥害的
金融時報:國民黨與民意脫節 即將麵臨大罷免
中國禁抗戰神劇:“我方超人化 敵方弱智化” 低級紅高級黑…
愛潑斯坦1993年參加特朗普婚禮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川普再退群!美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大理由”曝光
噩夢!美國新任移民局長上任 主張廢除OPT 嚴查H1B
川普不顧馬丁路德金家人反對 解密其遇刺FBI檔案
特朗普正深陷泥潭 使出一招“圍魏救趙”
中國正在搶占未來,美國卻陷入焦慮與退縮
ICE移民拘留所慘況曝光:女性在男性注視下如廁…
美企稱破解煉金術:以核聚變把水銀變成黃金…
五角大樓驚爆雲係統由中國工程師維運 防長勒令清查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涉宣傳欺詐 加州DMV禁止銷售30天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台灣26日投票“大罷免”,中國因素推波助瀾?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娛樂圈殘酷現狀:王一博半年收入超5億,有藝人6年0工資

孤煙 2025-04-16 01:10:02

作為娛樂圈屈指可數的頂流藝人,王一博的收入再次進入公眾視線,引發熱議。

起因是高調的樂華娛樂老板杜華,在自製綜藝《年輕的戰場》中的一番言論。和多數娛樂公司老板低調身居幕後不同,杜華向來高調,頻繁參加各種綜藝節目,自製節目自然更加賣力,《年輕的戰場》一方麵可以給公司創收,同時又是公司藝人一個很好的宣傳、曝光平台,她就沒客氣,不論是喊話讓旗下藝人“不要蹭樂華熱度”,還是談及旗下藝人收入,都上了熱搜。

她在節目中回應了“王怡人出道6年0工資”一事。明星是高收入群體,是公眾的普遍認知,那麽竟然有藝人6年都0收入肯定讓人很難相信。杜華解釋,王怡人所屬女團EVERGLOW出道初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歌曲創作、MV拍攝及海外推廣,藝人需先償還公司成本後才能參與分成,並稱此為行業常規操作。同時杜華還強調,公司旗下其他團體(如NAME、BOYHOOD)也遵循相同規則。

杜華的話有兩個重點。

一個是“此為行業常規操作”,說明樂華娛樂的模式在內娛通用。

二是“0工資”,如果把公司前期投入先放在一邊,從藝人立場出發,意味著樂華娛樂旗下藝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給公司白幹,甚至還不如一般的上班族。普通人在公司打工,多多少少都會有收入,就算拿不到獎金、提成也會有一定的基礎工資,但樂華娛樂的新人則是“0工資”,要是不管食宿,可能就要挨餓、露宿街頭了。

當然,王一博不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先把王一博放一邊,晚點再說,畢竟像他這麽成功的藝人整個樂華娛樂隻此一人,先來說以王怡人為代表的新人。

他們彰顯了這個行業的殘酷和無情。

樂華娛樂是典型的“養成係”公司,擅長選拔素人、係統培養,然後通過各種綜藝或演出出道,樂華娛樂已經打通了這一整套流程。

但外界看到的成功案例隻是少數,更多的是不那麽成功、甚至籍籍無名的藝人。

站在樂華娛樂立場,培養新人很像賭桌上押注,輪盤轉動一圈,成功者寥寥無幾。但“每一張牌”都有很高的投入,就如杜華在節目裏所說,單獨藝人或團體,進了公司管吃管住,要培養、要包裝、要宣傳,推廣、拍MV都是成本,稍有名氣了就要配經紀人和助理,這些都是錢,開公司不是做慈善,藝人賺錢了就要回報公司,所以先償還公司成本後才能參與分成也很合理,而且成本核算清晰透明,每一筆支出都會記錄在案。

但公司有很多藝人,老板杜華的賭注不過是公司的盈虧;可是站在藝人的立場,賭的則是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命運。卑微的個體,在這個冷冰冰的商業模式裏,顯得太殘酷且太凶險了。

此前,花開半夏公司旗下組合光合少年梓渝被曝遭隊員毆打,提出和公司解約,雙方的合約期限為12年。這基本也是行業通行標準,特別對於養成係的新人,隻有足夠長的合約,公司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自身利益,讓自己培養起來的藝人為公司長時間“打工”。

這意味著,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藝人相當於簽了長達十幾年的賣身契。如果一個新人20歲成功出道,那麽等到合約期滿,就已經30多歲,最好的年華都給了公司。從藝人角度來說,自然會努力打拚、認真營業,爭取早日償還公司成本,然後自己也能多多賺錢。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王一博啊!假設一個藝人一直發展不太好,每個月創造的收入剛好和公司投入的資源、人力成本持平,那就有可能一直到合約期滿他(她)都處於0工資的狀態。

同時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一個藝人公司給了一定資源之後還是發展不起來,之後公司就不再付出成本,那麽這個藝人就相當於被放棄、被雪藏,但合約還在那,藝人沒有辦法從事其他工作,不但沒有收入,還不像普通人那樣擁有自由,真是慘上加慘,娛樂圈實在太殘酷了。

最後再說說王一博。

他是樂華娛樂的頂梁柱,媒體報道王一博個人貢獻收入占比長期超過公司營收的60%。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4月30日,王一博為樂華帶來的收入高達10.83億元。這意味著王一博的吸金能力一直在飛躍。

而樂華娛樂上市之前,在招股書中曾透露過王一博的收入。當時記錄的是2019、2020、2021三個年度的收支,收錄了公司向部分供應商支付的大額付款,其實就是經紀公司給藝人的收入分成,當然都是公對公的形式。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藝人隱私,招股書將藝人和公司名字以供應商加英文字母的方式顯示,其中,采購金額的為“供應商B”,三年采購金額分別為3227.4萬元、1.33億元、3.02億元,累計金額高達4.67億。

原本很難將“供應商B”和王一博聯係到一起,但樂華娛樂主要從事藝人經紀,收入主要來自於藝人演戲、唱歌、代言等各項收入,支出則是給藝人分成。明星的熱度決定收入是不爭的事實,那麽按照常理,樂華娛樂收入和支出最多的明星肯定就是公司旗下最火的明星,那王一博幾乎是唯一人選了。

再結合此番媒體報道的財報數字,如果2020和2021年王一博帶來1.33億和3.02億的收入,那麽相當於2022年不到半年的時間,王一博就為公司帶來超過5億的收入。而且這個數字應該沒有什麽水分,截至發稿,除了影視綜藝等項目外,王一博的代言就超過30個,其中不乏合作六七年的品牌。

然而王一博收入越高,越凸顯資本的逐利本質。2023年樂華娛樂上市時,雖然王一博有份出席上市儀式,還被介紹為樂華娛樂股東,卻沒拿到多少公司股份。資料顯示,杜華、CMC華人文化和阿裏巴巴是排名前三的大股東,而排在第四位的股東孫一丁是樂華娛樂董事、總裁,算是頭部高管了,持股數隻有382.80萬股,這意味著王一博最多也不會超過382萬股,算不上大股東。

其實當下的王一博,不管在哪家公司,或者自己成立公司運營,對事業發展都不會有什麽不好的影響。當初樂華娛樂的招股書顯示,簽約王一博是2014年的事情,如果按照素人的標準簽12年的合約,那麽合約還有一年,到時再看王一博的去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