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花》上映之前,趙麗穎一篇辟謠博文讓自己被嘲沒文化,片方和工作室紛紛下場才令風波平息;如今,《向陽花》正在熱映,趙麗穎卻再次憑借一條動態讓自己陷入文盲爭議。
趙麗穎這次發布的內容很簡潔,隻是引用了一句佛家用語“與群魔為法侶,視大地為蒲園”,並帶上了“電影向陽花”的話題。而這句話在海報上也有放,趙麗穎應該是搬來套用。可是照著搬運,她都打錯了字。她沒有用“與”的簡體字,而是想用“與”的繁體字“與”,沒想到鬧了個笑話,將“與”寫作了輿論的“輿”。
其實,趙麗穎完全可以整句話都用簡體字,而不是單獨用“與”的繁體字,現在弄得整句話既不簡也不繁,不倫不類,還因為把繁體字打錯了而被嘲想賣弄學識,結果翻車了。在許多人眼中,趙麗穎這繁體簡體混用的舉動就是越沒有什麽越想秀什麽。
一時之間,關於趙麗穎文化、學曆和知識水平的爭議紛紛湧來,趙麗穎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難以擺脫“文盲”的標簽。
據悉,趙麗穎陷入文盲爭議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之前的她也是錯別字連篇。在《與鳳行》宣傳期的時候,她曾多次出現發文有錯別字的情況,比如把“靈界”打成“靈屆”,寫感動兩個字,結果“感”字缺了一筆等等。
每一次趙麗穎因為錯別字而陷入爭議的時候,她的選擇都是把內容重新編輯,但是對爭議置若罔聞。這一次因為輿論把錯別字改了,下一次再犯,之後再改、再犯,循環往複。此前是這樣,如今也是如此,她在風波發酵後立刻將“輿”改成了“與”,但是損失的口碑和再次穩固的“文盲”人設卻是沒辦法重新編輯的。
大眾對“文盲”的批評和嘲諷不僅是因為公眾人物文化素養低造成觀感不好,還因為文化工作者如果沒有文化,她的工作能力和事業上限也會因此受限。趙麗穎現階段的事業困境就是因為學識決定演技,文化決定上限,她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就難以實現真正的飛升。
從趙麗穎接受采訪時提到的對不同角色的理解就能看出她知識比較淺,比如提到《有翡》中的周翡,她將其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和無畏視為“虎”、“像個肉盾”;
在塑造《幸福到萬家》中的何幸福時,她不去深層次地解讀和分析人物,而是跳脫出來審判人物,覺得這個角色不現實,質疑真的會有這樣的生活、遇到這樣的困難嗎?如果這時候說她何不食肉糜,估計粉絲又會跳出來說,趙麗穎也是農村出身。可是,如今長期處在優渥生活之下,她還記得普通人的困難,還能引發共情嗎?怕是存疑吧。
包括正在熱映的《向陽·花》中飾演的高月香,趙麗穎對這一角色的解讀也流於表麵,要麽就是講她有血性,要麽就是強調她對生存欲望的不放棄。
由此可見,趙麗穎對高月香這一角色隻有宏觀且直觀的理解,沒有更深層次的剖析,這也許就是專家評價趙麗穎在《向陽·花》中的表演非常地浮和假的原因之一吧。
從《虎狼之路》到《喬妍的心事》再到《向陽·花》,趙麗穎在其中的演技都遭到了觀眾的差評。目前看來,趙麗穎的表演是經不住大熒幕的推敲的,如果她真的想在電影領域大展身手,那麽真的需要提升一下自身的文化素養了。畢竟,無法深層次解讀角色,自然就無法更好地塑造角色,更無法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