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台網,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裏。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消息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0日午間,本次強烈地震已在全國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傷,另有約300人失蹤。
地震後,葉琦在朋友圈寫道:一場地震,震碎了昔日的美好景象,有些東西,當它改變了,就會令人格外懷念。文字下麵,他配了三張地震之前,角灣市場的照片。他的店鋪門前,行人來來往往。
鄧偉聽朋友說,這次地震後,市場旁邊的酒店倒了不少家。酒店多是為中國人而準備,“因為多是中國人過去那邊采購玉石,本地人住不起酒店,住一晚的費用快是他們半個月的工資。”很多酒店都有加蓋樓層,“是違建的,但緬甸這邊好像管得不嚴”。
近期緬甸處於熱季,中部天氣晴熱,日間溫度可達40度。濕度大概在30%左右。“目前氣溫43度,餘震頻發,救援隊員體力透支。”公羊救援隊一名隊員說,滅完火,他們要爭分奪秒,“隻為三條鮮活的生命”。

前往緬甸曼德勒機場的路,突然晃了起來。
那個瞬間,是43歲的玉石商人葉琦雙手將方向盤握得最緊的一次。將近三十秒的時間裏,他看著整條高速“扭”了起來。等他坐穩,柏油路碎成了此起彼伏的塊兒,而緬甸已是另一個世界,留下廢墟、傷亡和難以忘卻的痛苦。
據中國地震台網,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7.9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裏。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消息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0日午間,本次強烈地震已在全國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傷,另有約300人失蹤。
當葉琦繞著小道一路顛簸回到角灣市場——當地最大的翡翠市場,他看到,多棟高樓坍塌,其中不少是他熟悉的酒店,“這裏的酒店常年爆滿”;當地多名華籍玉石商人向澎湃新聞表示,酒店住客主要是中國國內過來采購玉石的商人,有的人在酒店一住就是好幾年。
而這些此前需要搶訂的酒店,往往是他們從曼德勒機場出來後的第一站。

倒塌前傾斜的曼德勒WIN STAR酒店樓房。本文均為 受訪者 供圖
01
酒店倒塌成廢墟
地震來的時候,毫無預警。第一次地震時,身在緬甸曼德勒的林光感受到一陣劇烈搖晃。那時他在外麵吃飯,突然看到房子晃來晃去,將要倒塌,於是趕緊帶著工人離開。
他往自己住的WIN STAR酒店趕。他知道那是一家較老舊的酒店,他害怕它塌掉。等他到了酒店樓下,卻看到酒店已經傾斜。他錄製的多段視頻顯示,WIN STAR酒店一共有三棟樓,最右側的樓房已經向右傾斜約15度角。
緊接著,發生了第二次地震,該酒店的一棟樓在他眼前轟然倒塌。他錄下了WIN STAR酒店最右側的樓坍塌前的瞬間,塵土揚起,人們慌張地往外逃。他看到酒店周圍,很多四層以上的樓房裂開,有的也倒了。

倒塌後的WIN STAR酒店樓房廢墟。
酒店的樓塌了之後,林光了解到大概有20個人被壓在廢墟之下。3月29日晚上淩晨,有救援隊抵達現場,探測後說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他和酒店裏的服務員都很熟悉,聽到他們中有人被壓在裏麵,他心情沉重。不過,林光的說法尚未有權威信息證實。
地震時,葉琦正在開車送朋友去曼德勒機場的路上。一開始他單手握著汽車方向盤,結果突然晃起來,他以為是車壞了,迅速用兩隻手抱著方向盤。他一看整條路都在晃動,像扭起來一樣,他才反應過來是地震,立馬把車停到路邊。

曼德勒郊區裂開的路麵。
晃動大概持續了30秒。隨後機場封閉。橋斷了,高速公路已經不能通行。他看到柏油路麵斷裂,破碎成大小不一的塊狀,高低不平。他隻能走小路返回。
葉琦看朋友圈才知道,城裏很多大樓倒塌。包括他很熟悉的一些賓館酒店也發生垮塌,有很多人說不少緬甸人和中國人被壓在裏麵。他心裏一陣恐懼,慶幸自己當時是在比較空曠的地方。
葉琦擔心仍在自己店裏的弟弟和20多名員工。他急著返回城裏看看,想知道他們的情況,也想知道家裏和店裏有沒有被地震影響。原本從城外到城裏隻需要一個小時,但由於地震後堵車,他開了三四個小時才回到市裏。到了城裏,家人和員工都很安全,葉琦才放下心來。接著,他又給在國內的親人朋友報了平安。
葉琦在緬甸曼德勒的角灣市場開了兩家玉石店,他在緬甸做了十多年的玉石翡翠生意。曼德勒又被稱為瓦城、華城,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畔,是曼德勒省省會,緬甸第二大城市,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
葉琦的一家翡翠店鋪距離當地的WIN STAR酒店三百米左右。他說,這裏的酒店常年爆滿。WIN STAR酒店一棟樓在此次地震中整體垮塌,掩埋了多位住客。
林光長年在曼德勒做翡翠物流生意。他習慣住在角灣市場旁邊的WIN STAR酒店。據他了解,這家酒店的住客90%都是中國人。酒店每天客滿,他在緬甸的三年都是住這家酒店。
和林光一樣,鄧偉也是WIN STAR酒店的常客。酒店在市區,離主營翡翠的角灣市場比較近。角灣市場是曼德勒最大的翡翠市場,所以大家都住那裏。市場附近聚集著WIN STAR等30多家二星級酒店。
這裏坐落的酒店通常使用汽油發電機,有電的地方才有網絡。即便是租房,一天也隻有五六個小時有電,其他時間都是斷電狀態。
之前,鄧偉住過82號酒店,這裏距離角灣市場遠一些。後來他覺得住得離市場近一點相對安全,於是換到了WIN STAR酒店,走路10分鍾左右就能到市場。根據地圖顯示,WIN STAR酒店是離角灣市場最近的酒店之一,相距一公裏左右,駕車僅需四分鍾。
鄧偉說,這家酒店比較老舊,類似國內的小賓館,100多元人民幣一天。衛生條件一般,有六七層,每一層大概有10個房間左右。酒店頂樓是加蓋的,用鋼架支撐起來;像工地臨時蓋的鐵皮房子,牆壁是塑料板,隔音較差,能聽到隔壁房間的說話聲。酒店的幾十名員工全部住在頂樓。
鄧偉印象最深的是在12月和1月,晚上特別冷,白天特別熱。醒來時,太陽光照到酒店房間的牆上,“能把人直接曬醒”。加蓋的鐵皮房樓下是中餐廳,餐廳樓下是磚房。鐵皮房子價格和樓下磚房是一樣的價格,價格按照房型來算。
鄧偉每次會在這家酒店住兩個月左右。“中國人隻能住酒店,不允許租房。”他是商務簽,最多隻能待兩個月。簽證到期後,再出境補一次簽證。他每年會在曼德勒待半年。
在鄧偉印象中,曼德勒的酒店平時都是爆滿。他每次都要提前打電話預訂,一般情況下,當地酒店入住的多是中國人,還有一些從外地過去賣玉石的緬甸人。
鄧偉聽朋友說,這次地震後,市場旁邊的酒店倒了不少家。酒店多是為中國人而準備,“因為多是中國人過去那邊采購玉石,本地人住不起酒店,住一晚的費用快是他們半個月的工資。”很多酒店都有加蓋樓層,“是違建的,但緬甸這邊好像管得不嚴”。
住酒店時,鄧偉習慣提高警惕。有的酒店樓下就是賭場,大半夜可能會有人鬧事。閑餘時,他會在酒店休息,或者去戶外打高爾夫球。中午的時候,天氣太熱,他會待在酒店。
鄧偉上次去緬甸是今年一月。待了一個月後,他又回國過春節。他記得那時自己住在WIN STAR酒店的頂樓。每天夜裏12點以後,他能聽到外麵狗群哀嚎的聲音,以前他從未遇見過這種情況。當時他沒有想太多,但是那陣“恐怖的”嚎叫聲一直留在他記憶中。

緬甸曼德勒,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02
角灣市場裏的華商
地震後,葉琦在朋友圈寫道:一場地震,震碎了昔日的美好景象,有些東西,當它改變了,就會令人格外懷念。文字下麵,他配了三張地震之前,角灣市場的照片。他的店鋪門前,行人來來往往。
震前,角灣市場是緬甸曼德勒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場,平時,很多中國商人都入住這附近的酒店。市場內部由一個個高約兩米的小棚子搭成,玉石生意圍繞密集的小棚子展開。這裏常年人頭攢動,從玉石切割到玉石交易的整個流程都能在這裏完成。
如今,葉琦在角灣市場裏開了兩家翡翠店。地震之前,他的店裏總是客人不斷,很多中國人在他店裏拿貨。鄧偉也做了10年翡翠生意。據他了解,曼德勒大概有幾萬中國人從事翡翠生意。這些商人主要來自雲南、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等地。
每天早上八九點,角灣市場開門營業,到下午1點左右,大多數人已離開市場,回到酒店休息。每隔15天,就有一個“拜佛節”,市場放假不開門。其他時間裏,市場都人聲鼎沸。
地震這天正好是緬甸的“拜佛節”。當天天氣炎熱,很多人中午選擇不出門。中國商人都在酒店裏睡覺,也有人在外麵吃飯。鄧偉對角灣市場的記憶停留在“特別曬、特別熱,空氣非常不好”。他也不習慣那裏的飲食,“緬餐非常便宜,三四塊錢就可以吃一頓”。
市場裏分為幾個區。有專門賣石頭、手鐲的、珠串的、翡翠的。鄧偉主要做翡翠生意,他經常坐在固定的區域裏。貨主會把開采出來的石頭切成小料子,磨成半成品,通過馬仔(在貨主和賣主之間協調的“中間人”)打貨給到中國商人看貨,交易。
鄧偉說,翡翠行業需要豐富的經驗,很多人家裏都是世世代代從事這門生意。“其他的技術都不太會,就靠這個養家糊口。”
作為在曼德勒“淘金”的翡翠商,多年來,葉琦和鄧偉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在這裏做生意經常會遇到搶劫和打架。”鄧偉說,有次在角灣市場,一個印度人給了價格,後來他不買,結果一個馬仔拿刀把人捅死了,“你不能亂給價,給了價記得一定要買”。
多年前,葉琦聽說世界上一半的翡翠都在緬甸,於是他在30歲的時候,便提著行李袋,和小兩歲的弟弟一起前往曼德勒,從小商販一路做到如今在曼德勒開了三家翡翠店鋪。
鄧偉說,從緬北礦區開采出來的大石頭,再拿到加工廠去切割,加工成玉石。他一般在曼德勒市場做生意,這裏是一個中轉站,“相對安全一點”。
03
震後救援麵臨諸多挑戰
強震過後,劫後逃生的葉琦自發加入救援。3月29日淩晨四點,他前往一棟熟悉的酒店,那棟四層高的小樓完全坍塌,僅剩一片廢墟。現場發電機轟鳴,有一台挖掘機正在進行救援。廢墟外,站著不少等待安置的當地居民。隔天一早,他開始聯絡大巴車,運送急著回國的中國同胞到仰光。
與此同時,彬烏倫佛經學校的高中生燕子已經買了水和營養品,和叔叔開車往震區趕。她所在的彬烏倫在曼德勒東北,車程一個半小時。到了曼德拉的paragon酒店(帕拉根酒店),她看到一支緬甸救援隊伍,約三十人,他們還在等起重機抵達。

傾倒的paragon酒店(帕拉根酒店)。
送完東西經過雲南會館時,她看到了中國救援隊的身影。最後她趕到曼德勒皇城護城河附近分發物資,那兒算是個聚集點,飯店老板會給災民提供食物。
這趟行程,讓燕子感受到了死亡的陰影。“現在最緊缺的是口罩和裹屍袋”,她說,氣溫逼近40度,如果消殺用品、醫護人員繼續緊缺,極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染。
據公益組織卓明信息災害信息服務中心分析,流行病為緬甸震後不容忽視的危機之一。2025年初以來,美國政府的國際援助資金凍結,已致多處初級醫療服務和糧食項目停止運轉。震區尤其是緬甸實皆省,日常供水和衛生情況本就嚴峻、熱帶流行病高發。
從事多年應急救援的平樂,這幾天忙著線上整理、核實曼德勒當地的救援信息。她表示,目前急缺物資主要為藥品和礦泉水,當地水汙染較為嚴重,還有些地方因瘧疾、瘟疫流行,水難以飲用。
鄧偉表示,目前曼德勒機場運轉已經癱瘓,有的候機樓都塌了。他一些本來打算坐飛機的朋友已轉移到附近KTV休息。“KTV裏相對來說安全點,房間比較牢固。”目前他們暫時不用擔心吃飯問題,很多餐廳老板會自發組織免費送餐,或者發朋友圈告知地址讓人過來領取。
震後,鄧偉幾乎挨個給所有在緬甸的朋友發消息,信號時斷時續,他的心總懸著。得知越來越多中國救援隊趕來馳援,他多少放鬆了些。
卓明中心分析稱,此次地震救援麵臨安全狀況、交通中斷、燃油短缺等諸多挑戰。
據新華社報道,早前3月28日晚,緬甸領導人敏昂萊在媒體發表講話,罕見地對國際社會發出了邀請。“我鄭重邀請所有國家、組織、民眾,隻要願意幫助緬甸受災群眾,我們都真摯歡迎。”
國內多支救援隊奔赴震中區域開展救援。央視新聞從應急管理部獲悉,緬甸當地時間3月30日17時,中國救援隊抵達受災嚴重的曼德勒市。由應急管理部統籌組織的3支社會力量救援隊已先期抵達緬甸,包括浙江公羊救援隊。
澎湃新聞從公羊救援隊獲悉,該救援隊於3月29日23點抵達曼德勒震區,他們在一幢倒塌建築現場開展搜救工作時,經過搜索,於早上3月30日8點成功定位3名幸存者,經敲擊喊話後確認為3名被困人員,目前狀態良好。因被困人員處於深度埋壓,截至30日下午13點,公羊救援隊艱難打通物資輸送通道,並與被埋壓人員進行了直接對話。由於現場發生次生餘火,濃煙很重,救援工作不得不暫停等待消防人員完成滅火。
近期緬甸處於熱季,中部天氣晴熱,日間溫度可達40度。濕度大概在30%左右。“目前氣溫43度,餘震頻發,救援隊員體力透支。”公羊救援隊一名隊員說,滅完火,他們要爭分奪秒,“隻為三條鮮活的生命”。
另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31日0點40分,經過5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中國救援隊在緬甸曼德勒市的長城飯店救援點搜救出一名被埋壓人員,該女性被困近60小時,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這是中國救援隊抵達受災最重的曼德勒地區後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當地時間3月31日5點37分,中國救援隊在緬甸曼德勒市的天空公寓救援點搜救出一名在廢墟中被埋壓超60小時的幼童,孩子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目前,天空公寓還發現有多名被困人員,中國救援隊正在現場持續展開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