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央視記者獨家調查報道《起底“醫保取現”背後“回流藥”銷售網》播出後,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立即責成成都市、區兩級衛健部門聯動醫保、市場監管、藥監等相關部門深入調查此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堅決維護群眾利益。
湖北省武漢市醫保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涉事藥店展開了調查,目前已暫停馬應龍(彭劉楊路店)等3家藥店醫保結算。
國家醫保局強調,違規套現行為破壞醫保製度公平性。醫保基金的本質是“看病錢”,違規套現的參保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了額外利益,而這些利益是以犧牲其他參保人的利益為代價的,違規套現,破壞了醫保製度的公平性,也會降低公眾對醫保製度的信任度。
總台記者調查“高價收藥”小廣告
起底“醫保取現”背後的“回流藥”銷售網
日前,總台央視記者接到觀眾舉報,一些醫院門口張貼著“醫保取現”“高價收藥”的小廣告。記者調查發現,收藥人所說的“醫保取現”,就是參保人用醫保卡在藥店購買藥品後,收藥人以不同折扣的價格回收。比如6至7折提現,即參保人購買1萬元左右藥品,賣給收藥人後可以獲得6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現金。
而且這些“高價回收”的藥品中甚至還有購買和使用都有嚴格要求的處方藥。這些藥又是如何從藥店利用醫保卡購買出來的?記者發現,藥店銷售員通過一個手機App提交了一份所謂的“電子處方”,不到一分鍾便審核通過。有了這個所謂的“電子處方”後,藥店便可以利用參保人醫保卡刷卡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