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李佳琦身邊,從露出一隻手臂到走上台前”

“我在李佳琦身邊,從露出一隻手臂到走上台前”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朱旺旺2024年看了四場演唱會,這是她過去不敢想象的事。

自從2020年成為李佳琦的助播,在他身邊露出一隻手臂開始,朱旺旺形容自己像個陀螺,不敢停下來。

而那個抽陀螺的人,正是她自己。

但2024年,她有了些新變化。

一是她逐漸能獨當一麵,辦了幾個她挑大梁的直播專場。

二是她允許自己停下來,逛公園,看演唱會,少了點緊繃,多了點鬆弛。

過去一年,她也上了不少熱搜,#朱旺旺說工資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麽高#話題閱讀量1.2億。網友甚至為她創造了一個詞:相由薪生。但朱旺旺對此並不認同。

以下是朱旺旺的自述:

我的“頭等大事”

2024年,是我在李佳琦直播間擔任助播的第五年,我定了一個目標,要成為一個獨當一麵的人。

現在來看,完成得還可以,至少在兩件事上獨當一麵。

其中一件,是我做的一些直播專場的提案被通過了,比如對我來說很重要的“頭等大事”洗護專場,2024年就落地了兩場。

以往全品類的直播,我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表演者,別人已經做了很多的編排,我隻要好好分享產品就可以了。

但做一個像“頭等大事”這樣的垂類專場,我是一個操盤手,要去判斷推薦哪些產品、一場60個品該如何排布、現場怎樣演示能直觀展現產品優勢,以及前期拍攝預告短視頻和後期數據複盤,一整個鏈路統統跑下來。

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過去我更多播全品類,但2024年我希望自己在一些垂類上做精做深,比如在洗護領域紮根和成長。

選品中

兩場“頭等大事”專場的GMV(總成交額)都還不錯,包括押寶的兩個海外小眾品牌新品還成了爆款,那一刻我真的感覺蠻爽的,就是哇哦,消費者認可這個專場的選品,我們之間的信任關係建立起來了。

專場的GMV帶來很大的正反饋,但也是一個事件自然發展的結果。在做這個專場之前——2020年我剛被選為李佳琦的助播;2021到2022年,我作為一個新手,不停地在吸收;2023到2024年,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後,我開始挖掘個人特色和我喜歡的東西,挖掘到了後,就有了“頭等大事”專場的提案和落地。

我挖掘到的,就是我這個人喜歡搗鼓頭發,很想把頭發養好。此前,我一直在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麽,以及“所有女生”喜歡我是需要有理由的,這個理由是什麽呢?

就比如當初李佳琦很吸引我的一個點,就是他塗口紅真的很好看,比女生都好看,然後他推薦口紅時又很客觀。李佳琦因為口紅被很多人記住,那麽朱旺旺能不能也有這麽一個記憶點呢?

我找到的就是“護發”。

以前每次上播,要接很多假發片,不僅發質變差,發量也變少。後來我去了解了很多護發的原理,依靠公司資源去頭皮SPA館學習洗頭,慢慢地發質有了改善。“所有女生”看到我的這個變化後,開始相信我在護發上是可以給她們一些幫助的。

很多同行也在深耕護發這個領域,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小蕙姐(章小蕙)。我曾經在一個護發品牌的活動上碰到她,她在台上朗誦了一首英文詩。我在台下看著她優雅的姿態、瀑布一般的烏發、非常好聽的英文發音,我就覺得哇哦,她整個人在發光,真的非常有女性的魅力。

但我之前看過一段話,不要因為別人在閃閃發光,就覺得自己暗淡無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擅長點,會吸引到和自己同頻的人。

嘿嘿,我也是看書的。小紅書。

群像和五月天都好棒

另一件獨當一麵的事,是參加了芒果TV的綜藝《我家那閨女》。

之前我更多是以“李佳琦直播間助播”的身份出現在鏡頭前,但這個綜藝是第一次以我個人的視角講述我的成長故事。

雖然挑戰不小,但大家除在直播豎屏外,還能在電視橫屏看到更立體的我,以及直播背後的很多故事,還是挺好的。

就如綜藝裏所呈現的,這些年李佳琦直播間招了更多的助播、模特。一開始,會有一點點擔心被替代,但早就不這麽想了。

每個人擅長的事不一樣,比如我擅長播全品類,慶子姐(主播慶子)擅長播母嬰;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現在我們播12小時,假如未來要播16小時,能都是你嗎?

直播間就是需要形形色色的人。每次雙十一結束,李佳琦都會召集所有助播、模特站在一起,感謝“所有女生”,那一刻我真的是非常感動,就覺得群像好棒,大家互相攙扶著完成一件事,你播不動了我來播。

當李佳琦直播間的底色是群像的力量,我就不用逼著自己什麽都要會,什麽都要做好,變成六邊形戰士反而是沒有辨識度的,我隻需要把我的長板變得更長。

整體來看,我的2024年還是挺順利的。要說比較大的挑戰,那就是幾件事全都拱在一起讓我有點焦慮——一周要直播六場左右,還要錄綜藝,日常還要拍社媒上的內容。年初李佳琦給我定了個目標,一年社媒粉絲達到100萬,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平均兩天半拍一條短視頻。

事情一多,我就怕做不好,辜負大家的期待。但對我這種人來說,沒有焦慮反而是最大的焦慮。後來在和李佳琦的一次談話中,我被治愈了。就是綜藝裏展現的我大哭的那次。

我今年幾次崩潰大哭,都是在拍綜藝的時候。一次是聊到原生家庭,爸媽很早就分開,想到過去一些不好的回憶,我沒繃住。

另一次是我有點過於焦慮了,擔心一些事情沒能達到老板的滿意值,也糾結做“頭等大事”專場到底對不對,就去找李佳琦聊天了。

有時候我特別想說,李佳琦,你能不能告訴我,我應該怎麽做。但他隻會說,你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我們公司就是這麽一個氛圍,包括其他領導,不會強迫我們做什麽,都是定一個框架,讓我們在裏麵野蠻生長。比如直播時,他們不會規定李佳琦播完品後我就必須報價格,而是讓我順其自然地臨場發揮。

那次聊天,李佳琦和我說:“我對你們沒有任何期待,期望越高失望越高。你們也一樣,當你對一件事沒有那麽多期望,你又百分百投入進去,那個回報一定比你期望的高很多。”

我聽完大哭。那句話對當時的我,真的是很舒服的存在。我可能對自己的要求過高了,還預先焦慮了。事情壓不垮人,反而是情緒會影響很多事情的走向。

聊完後,我整個人放鬆多了。不再像陀螺一樣連軸轉,而是敢停下來了。

我去體驗了公園20分鍾,什麽也不做,就是感受人的經過、風的吹、小朋友的玩鬧,真的很鬆弛。我還去逛了線下超市,以前我所有的東西都在網上買,電商主播嘛,所以當我去線下逛盒馬時,發現了很多好吃的,就不停地“哇哦哇哦”。雙十一結束後,我還去看了四場演唱會,其中一場是五月天的。

請一定要寫出來,我真的很喜歡五月天。他們的歌就像一個烏托邦一樣,給人造夢,像《人生海海》《笑忘歌》,傳達一種“有些事這輩子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感覺,我都當成了人生的座右銘。

出去玩了,休息好了,我再回到直播間,發現大家並沒有把我忘了,還是挺喜歡我的。

“暴富”和“變美”

去年,我有幾個話題上了熱搜,其中一個是傳聞“月薪80萬”。

普通女孩的財富積累,是大家樂於討論的事。但你上Boss直聘查,美腕的主播崗位就是一個基礎薪資加績效,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高。它是一個合理的數字,畢竟主播這一行工作時間較長,壓力也較大。

但我真的很感謝公司看到了我的付出,願意給我機會讓我成長。我剛來那陣,幾乎都是最早來最晚走,試用期提前轉正。

當時美腕的員工不像現在這麽多,用人傾向於“我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裏搬”。我原本隻是一名生活類的招商,突然說需要一個助播,多給我5000塊錢,我就去幹了。

又剛好趕上了“時代的紅利”——前幾年是直播電商行業增速最快的時候,那時的李佳琦,真的是“全球火炸”。

火到什麽程度呢?我剛開始做生活類招商時,招一些紙巾等很常規的產品,但李佳琦一播,每天至少有兩個品牌“哢”一下就賣空。

這給我太多正反饋了,多到快要滿出來了,就非常開心。這種正反饋,讓我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

熱愛是基礎,再加上我還是挺擅長這份工作的,不覺得吃力。

像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綜藝節目做後期。我本身很喜歡看綜藝,但後期需要一直坐在那裏盯著電腦,我這屁股真粘不住凳子,說白了還是不擅長。

但我喜歡表達,現在的工作每天要說好幾個小時的話,我沒覺得有多累。主播這個行業需要高能量的人,我就是“媽生的”高能量,天生愛說話。

我也比較利落,說話多是OK、可以、沒問題。反應也比較快,別人要和我battle選品,我“掄起袖子”就開始了。

我上學時因為偏科成績一般,但在現在這份工作裏,我的一些閃光點被發現,我被認可了。是上了班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做這麽多事情,我有這麽多的可能性。

認可是相互的,我當然也認可這個“班”,願意為它付出時間。

但我們這個“班”也在發生一些變化。

現在的消費者變得非常理性,也很懂產品,不太會因為主播很有渲染力的推銷就去購買。我們要做的改變就是讓自己的專業度更高,以及在形式上有一些創新,給大家差異化的服務和陪伴。我去做“頭等大事”垂類專場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去年還有一個大家對我的討論,就是“變美”。網友把我當助播幾年的照片拚在一起,評價我“簡直判若兩人”,還說這是“相由薪生”,哈哈。

我當然是不認同的。

變美有一點,是我去做牙齒正畸了,花光了當時我所有的錢。我這人其實挺摳搜的,很怕某些東西的流失,攢錢會讓我更有安全感。

但當我突然成了李佳琦的助播後,一是收到了一些關於外貌的負麵評價,二是這個工作性質決定了你必須要收拾一下,你不能很邋遢地和大家播美妝吧。

加上後來公司發展了,有了化妝師;我也有閱曆了,變自信了,審美也變好了,自然現在的形象和狀態就比幾年前好很多。

但你要看我卸妝後,其實和之前差得不是特別多。

2025年,我的頭等大事,還是“頭等大事”護發專場,希望能做得更深更鞏固些。我在公司直播間裝修了一麵“旺旺美發屋”SPA區,馬上就要營業啦。

我真的很希望李佳琦直播間能做成一個百年直播間,我在這裏幹到退休。

我會努力的,從腳踏實地地完成每一場直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