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頗豐 西安一公共唐墓出土4000多件“鍋碗瓢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2023年11月至2024年12月對位於陝西西安蓮湖區土門街道辦的唐代墓地項目進行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獲。

此次發掘共出土各類文物4千餘件(套)

其中陶器約占69%,大體可分為器皿、陶俑兩類;

瓷器包括罐、碗、盒、蓋、唾盂等;

金器有釵、耳墜;

銅器有鏡、盆、缽、扣飾;

還有鉛俑、鉛飾、玉握、石墓誌、石尺、骨梳、貝殼等。

考古人員依據此次發掘中,小型唐墓中的10座紀年墓,初步確定了該批墓葬屬性為唐長安城西郊中低級官吏及平民的公共墓地

考古人員介紹,西安西郊發現的這批唐墓以小型墓葬為主。

根據有明確紀年的墓誌顯示:

其作為公共墓地的使用時間至少長達231年

墓主人來源為唐長安城西北角(大唐西市以北及兩側裏坊)附近的中低級官吏及平民,身份有武將、刺史、和尚、宦官家屬、庶人等。

他們生前居住在西市附近的修德坊、頒政裏、休祥裏、義寧裏、金城坊、布政裏、延壽裏、群賢第等裏坊。

此外,本次考古發現的100餘座未成年人豎穴土坑墓,均為瓦棺葬,為進一步研究唐代未成年人墓地的分布提供了實物資料。

考古發掘還出土了2件紙質印繪結合本《陀羅尼經咒》,對研究唐代佛教的傳播、雕版印刷術年代的推定有重要意義。

紙質經咒畫麵右半部繪有一金剛,身披帛帶,頸下掛項圈,戴手鐲、臂釧、腳鐲。

畫麵的左下方畫一豐腴女子,麵部表情從容,頭梳倭墮髻,身著披帛襦裙,雙膝跪地,雙手合掌,祈禱狀。女子裝束與盛唐女子發式、著裝特征非常吻合。

經咒中心畫麵與1967年出土的唐印本梵文《陀羅尼經咒》風格十分接近,結合該墓出土的陶俑、塔式罐等器物,考古人員初步推斷該本年代為玄宗時期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