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揭秘野豬獵捕隊:“職業獵人”月薪過萬

揭秘野豬獵捕隊:“職業獵人”月薪過萬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4-12-18 09:40: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雖然已過去四個月,但劉旺仍無法忘記那個驚險的上午:他們在山崖間追捕野豬時,四隻勇敢的獵犬不慎踏空,緊接著是讓人心碎的墜落……隊員們蹲在原地,眼神呆滯,臉上布滿憂傷,他們又失去了四名“隊友”。

作為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隊長,劉旺近一年來都在丹巴縣,他和團隊拿下丹巴縣野豬防控試點項目,任務是計劃獵捕300頭野豬,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

▲12月6日,劉旺和喬偉、周強、鄧小紅成功獵捕到野豬

12月初,紅星新聞記者曆時一周,跟隨丹巴縣公益護農隊走進高山密林記錄下野豬獵捕全過程,也見證了這支“野豬獵捕隊”的真實工作。在頂峰時期,這支護農隊共有40人、160多條獵犬。目前,該護農隊共有5名固定聘用人員,他們作為“職業獵人”,月薪均超1萬元。

近年來,在一些野豬泛濫致害的地區,像這樣的護農隊已成為一門新興職業,形成一套成熟運作模式。天眼查顯示,全國各地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然而,護農隊也麵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退出;有團隊轉戰多地,也有團隊人數驟減……

建隊:

成立一年已投入幾十萬元

16隻獵犬在獵捕過程中失去生命

12月6日下午,在連續三天撲空後,丹巴縣公益護農隊終於在木蘭村捕獲兩頭野豬,但他們的工作遠沒有結束。

捕獲的野豬將在官方指導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分散在山上的獵犬還需收回,有時要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忙到月亮升起,他們才能踏上返程。

當晚8點過,隊員們回到洛爾村住處後,將獵犬安置在狗圈,開始煮狗食犒勞它們一天的辛勤工作。獵犬們飽餐一頓後,蜷縮在牆角睡去,隊員們才圍坐在篝火旁總結一天的工作。

晚上10點,隊長劉旺在布置好第二天的捕獵地點等工作後才去休息,他每天都是隊裏睡得最晚的人。劉旺,四川涼山冕寧縣人,今年37歲,曾練過8年拳擊,後來當了5年兵。退伍後,他開過農家樂,如今在經營砂石廠和廢鐵廠。2024年,他組建丹巴縣公益護農隊,拿下丹巴縣獵捕300頭野豬防控項目,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

▲劉旺和他的獵犬

第一天到丹巴,護農隊就獵捕到三頭野豬,他一度認為很容易,“想著買點獵犬,幾下完成300頭野豬任務,把60萬元補貼掙到手。”然而,現實並沒有這麽輕鬆。初期,因經驗缺乏,加上丹巴地形複雜,他投入20萬元僅獵捕到5頭野豬。那時,他們依靠獵犬在野外盲目搜尋,捕獲野豬的幾率很低。後來,他添購了無人機等裝備,獵捕工作才真正上手。

在劉旺看來,這是一個高投入項目?。他算了一筆賬,一組獵犬要6到10隻,一隻稍貴的獵犬價格要兩三萬元,便宜的兩三千元一隻。因此,購買一組獵犬的成本在6萬元~10萬元。其次,要購買無人機、追蹤儀及二手車等裝備。最後,是人工成本,每月要支付隊員工資。“護農隊才成立一年,已投入幾十萬元。”

▲獵犬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非常勇猛凶悍,一般需要4隻~6隻獵犬才能對付一隻野豬,圍獵過程非常艱險。劉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護農隊已有16隻獵犬在獵捕過程中喪生。獵捕一頭野豬有2000元補貼,但一隻獵犬死亡可能損失一兩萬元。獵犬受傷更為常見,而且治療費也不菲。

自從組建獵捕隊後,劉旺的生活也發生改變,“淩晨5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最近一個月,他有28天都在獵捕野豬。野豬喜歡晝伏夜出,他也得緊跟它們的作息:淩晨翻山越嶺,追到太陽落山,迎著月亮而歸。

成員:

“野豬獵人”成為新職業

飛手、機油手……“五虎將”月薪過萬

為盡快完成任務,劉旺招募了一些外地隊員,護農隊在鼎盛時有40多名隊員和160多條獵犬。隊員來自全國各地,隊長負責整體指揮調度,“飛手”負責用熱成像無人機搜索野豬位置,獵人“師傅”和獵犬在地麵追蹤,“機油手”則持長矛追擊獵捕野豬。但不少隊員覺得在丹巴獵捕野豬很辛苦,沒堅持下來。目前,該護農隊共有5名固定聘用人員,堪稱“五虎將”,月薪均超過1萬元。

“飛手”王誌華,今年34歲,來自四川達州,他被大家調侃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男人。12月6日,他在淩晨3點就開車上山,用無人機發現兩頭野豬。“夏天,晚上12點出門;冬天,淩晨兩三點出門。”王誌華說,“幹了這份工作後才真正體會到其中樂趣,獵捕野豬很刺激。”

今年,王誌華的足跡遍布陝西、寧夏等多地,專門為護農隊做無人機“飛手”。兩個月前,在劉旺招聘下,他轉戰丹巴縣獵捕野豬,月工資是5000元底薪+提成。丹巴地形陡峭,懸崖較多,晚上抓捕很危險,所以他每天淩晨用無人機跟蹤野豬位置,天亮後隊友們再根據位置獵捕野豬。他說:“相比其他地方,在丹巴打野豬難度最大。”

▲隊員將獵捕到的野豬背過溪流

護農隊還有3名“機油手”,23歲的喬偉就是其中之一。在獵人眼中,野豬好比機器,心髒是發動機,鮮血是機油。因此,最後直接捕殺野豬的隊員被稱為“機油手”。

12月6日,根據“飛手”提供的位置,在獵犬拖住野豬的間隙,喬偉持長矛刺向野豬,最終完成這次捕獵。他是樂山市金口河區人,大學讀的是體育專業,曾當過消防員和輔警。作為“機油手”,他的優勢就是跑得快。三個月前,他加入丹巴縣公益護農隊,已獵殺幾十頭野豬。他總結自己的獵捕心得:“簡單說,就是快準狠,力求一擊必殺。”

“機油手”周強也參與了獵捕。30歲的他和劉旺是同鄉,兩人已相識多年。在這次驚險的追捕中,他的手臂不幸遭野豬咬傷。

34歲的田蕭,重慶人,也是“機油手”。他曾打過工開過鹵菜店。幾個月前,出於對打獵的熱愛,他加入丹巴縣公益護農隊。他說:“在實現興趣愛好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掙一萬多元。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很自由。”

41歲的鄧小紅是最年長的隊員,也來自涼山冕寧,被隊員們尊稱為“師傅”。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獵人,性格細心、安全意識強,能通過觀察野豬腳印準確判斷其體型和行蹤。

作為護農隊的固定聘用人員,他們各有特長,已然成為“職業獵人”。

群體:

全國護農狩獵隊超200支

有團隊轉戰多地,也有團隊人數驟減

實際上,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隻是全國眾多防控野豬護農隊的一個縮影。

防範野豬危害,對野豬種群進行調控,降低種群密度是一種更直接的辦法。早在2017年,原國家林業局就印發《關於切實做好調控野豬種群和防控野豬危害工作的緊急通知》。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等14個省(區)啟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2023年6月起,野豬從《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正式調出,不需再辦理狩獵證進行獵捕,為致害防控工作掃清障礙。

在這一係列背景下,劉旺認為,獵捕野豬有望成為一個新行業。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護農隊都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沒有經濟支撐,很難堅持下去。

劉旺總結,“野豬獵人”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企業家,有經濟實力,因興趣愛好組建狩獵隊;第二種是職業養狗人,養了很多獵犬,轉型做獵人;第三種是“職業獵人”,有狩獵經驗,為了掙補貼或工資;第四種,當地農民,可以協助捕獵。

12月17日,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截至目前,全國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遍布多個省份,其中很多隊伍是在2021年後成立的。

今年9月,寧夏西吉縣林草局發布公告招募野豬捕獵隊伍,計劃在縣域內獵捕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來自各地的6支野豬捕獵隊伍入選,“城市獵人”護農隊就是其中之一。隊長張騰飛表示,護農隊建隊兩年已投資近100萬元。11月28日,他們已在西吉縣完成50頭野豬的獵捕任務,目前已轉戰陝西安康。

“我們沒想通過打野豬賺錢。”11月30日,該護農隊的“飛手”李尚學告訴記者,西吉之行對他們的短視頻賬號流量拉動很大,最高一條播放量達1800萬。如今,賬號粉絲漲到23萬,已通過流量變現。但在他看來,這個行業前景不明,一旦野豬調控完了,獵捕隊的工作也就結束了。

“今年已經沒有打野豬了。”陝西漢中護農狩獵隊的賈先生介紹,他在2019年成立了護農隊,最多時有100多條獵犬,當地經過幾年的野豬種群調控,今年發現的野豬很少,“以前野豬很多,一天接幾十個村民的電話。”2023年,漢中市林業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市組建專業狩獵隊40支,共獵捕野豬1727頭,獵捕量較2022年同期大幅上升,有效降低野豬致害事件發生率。

湖南嶽陽護農狩獵隊負責人楊誌軍告訴記者,當地野豬種群經過幾年的調控越來越少,現在狩獵隊隻剩幾十名隊員,而在頂峰時曾多達幾百上千人。目前,他們主要在江西、安徽等地獵捕野豬。“我不在乎補貼,純粹是為了體驗打獵的樂趣。”他說,每年護農隊要投入超100萬元,但他的公司年銷售額達幾千萬元,有能力支撐做這件事。

▲楊誌軍和隊友獵捕野豬 受訪者供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三個月裁員11000+人!CEO給全球70+萬員工下最後通牒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跟投老板賺下大錢的紐約律所秘書,將巨額遺產捐作獎學金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中國留學生回國探親期間被捕 疑涉“危害國家安全”
教堂槍案疑犯:入伍4年獎章拿手軟 兒重病難負擔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揭秘野豬獵捕隊:“職業獵人”月薪過萬

紅星新聞 2024-12-18 09:40:12

雖然已過去四個月,但劉旺仍無法忘記那個驚險的上午:他們在山崖間追捕野豬時,四隻勇敢的獵犬不慎踏空,緊接著是讓人心碎的墜落……隊員們蹲在原地,眼神呆滯,臉上布滿憂傷,他們又失去了四名“隊友”。

作為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隊長,劉旺近一年來都在丹巴縣,他和團隊拿下丹巴縣野豬防控試點項目,任務是計劃獵捕300頭野豬,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

▲12月6日,劉旺和喬偉、周強、鄧小紅成功獵捕到野豬

12月初,紅星新聞記者曆時一周,跟隨丹巴縣公益護農隊走進高山密林記錄下野豬獵捕全過程,也見證了這支“野豬獵捕隊”的真實工作。在頂峰時期,這支護農隊共有40人、160多條獵犬。目前,該護農隊共有5名固定聘用人員,他們作為“職業獵人”,月薪均超1萬元。

近年來,在一些野豬泛濫致害的地區,像這樣的護農隊已成為一門新興職業,形成一套成熟運作模式。天眼查顯示,全國各地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然而,護農隊也麵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退出;有團隊轉戰多地,也有團隊人數驟減……

建隊:

成立一年已投入幾十萬元

16隻獵犬在獵捕過程中失去生命

12月6日下午,在連續三天撲空後,丹巴縣公益護農隊終於在木蘭村捕獲兩頭野豬,但他們的工作遠沒有結束。

捕獲的野豬將在官方指導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分散在山上的獵犬還需收回,有時要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忙到月亮升起,他們才能踏上返程。

當晚8點過,隊員們回到洛爾村住處後,將獵犬安置在狗圈,開始煮狗食犒勞它們一天的辛勤工作。獵犬們飽餐一頓後,蜷縮在牆角睡去,隊員們才圍坐在篝火旁總結一天的工作。

晚上10點,隊長劉旺在布置好第二天的捕獵地點等工作後才去休息,他每天都是隊裏睡得最晚的人。劉旺,四川涼山冕寧縣人,今年37歲,曾練過8年拳擊,後來當了5年兵。退伍後,他開過農家樂,如今在經營砂石廠和廢鐵廠。2024年,他組建丹巴縣公益護農隊,拿下丹巴縣獵捕300頭野豬防控項目,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

▲劉旺和他的獵犬

第一天到丹巴,護農隊就獵捕到三頭野豬,他一度認為很容易,“想著買點獵犬,幾下完成300頭野豬任務,把60萬元補貼掙到手。”然而,現實並沒有這麽輕鬆。初期,因經驗缺乏,加上丹巴地形複雜,他投入20萬元僅獵捕到5頭野豬。那時,他們依靠獵犬在野外盲目搜尋,捕獲野豬的幾率很低。後來,他添購了無人機等裝備,獵捕工作才真正上手。

在劉旺看來,這是一個高投入項目?。他算了一筆賬,一組獵犬要6到10隻,一隻稍貴的獵犬價格要兩三萬元,便宜的兩三千元一隻。因此,購買一組獵犬的成本在6萬元~10萬元。其次,要購買無人機、追蹤儀及二手車等裝備。最後,是人工成本,每月要支付隊員工資。“護農隊才成立一年,已投入幾十萬元。”

▲獵犬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非常勇猛凶悍,一般需要4隻~6隻獵犬才能對付一隻野豬,圍獵過程非常艱險。劉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護農隊已有16隻獵犬在獵捕過程中喪生。獵捕一頭野豬有2000元補貼,但一隻獵犬死亡可能損失一兩萬元。獵犬受傷更為常見,而且治療費也不菲。

自從組建獵捕隊後,劉旺的生活也發生改變,“淩晨5點起床,晚上10點睡覺。”最近一個月,他有28天都在獵捕野豬。野豬喜歡晝伏夜出,他也得緊跟它們的作息:淩晨翻山越嶺,追到太陽落山,迎著月亮而歸。

成員:

“野豬獵人”成為新職業

飛手、機油手……“五虎將”月薪過萬

為盡快完成任務,劉旺招募了一些外地隊員,護農隊在鼎盛時有40多名隊員和160多條獵犬。隊員來自全國各地,隊長負責整體指揮調度,“飛手”負責用熱成像無人機搜索野豬位置,獵人“師傅”和獵犬在地麵追蹤,“機油手”則持長矛追擊獵捕野豬。但不少隊員覺得在丹巴獵捕野豬很辛苦,沒堅持下來。目前,該護農隊共有5名固定聘用人員,堪稱“五虎將”,月薪均超過1萬元。

“飛手”王誌華,今年34歲,來自四川達州,他被大家調侃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的男人。12月6日,他在淩晨3點就開車上山,用無人機發現兩頭野豬。“夏天,晚上12點出門;冬天,淩晨兩三點出門。”王誌華說,“幹了這份工作後才真正體會到其中樂趣,獵捕野豬很刺激。”

今年,王誌華的足跡遍布陝西、寧夏等多地,專門為護農隊做無人機“飛手”。兩個月前,在劉旺招聘下,他轉戰丹巴縣獵捕野豬,月工資是5000元底薪+提成。丹巴地形陡峭,懸崖較多,晚上抓捕很危險,所以他每天淩晨用無人機跟蹤野豬位置,天亮後隊友們再根據位置獵捕野豬。他說:“相比其他地方,在丹巴打野豬難度最大。”

▲隊員將獵捕到的野豬背過溪流

護農隊還有3名“機油手”,23歲的喬偉就是其中之一。在獵人眼中,野豬好比機器,心髒是發動機,鮮血是機油。因此,最後直接捕殺野豬的隊員被稱為“機油手”。

12月6日,根據“飛手”提供的位置,在獵犬拖住野豬的間隙,喬偉持長矛刺向野豬,最終完成這次捕獵。他是樂山市金口河區人,大學讀的是體育專業,曾當過消防員和輔警。作為“機油手”,他的優勢就是跑得快。三個月前,他加入丹巴縣公益護農隊,已獵殺幾十頭野豬。他總結自己的獵捕心得:“簡單說,就是快準狠,力求一擊必殺。”

“機油手”周強也參與了獵捕。30歲的他和劉旺是同鄉,兩人已相識多年。在這次驚險的追捕中,他的手臂不幸遭野豬咬傷。

34歲的田蕭,重慶人,也是“機油手”。他曾打過工開過鹵菜店。幾個月前,出於對打獵的熱愛,他加入丹巴縣公益護農隊。他說:“在實現興趣愛好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掙一萬多元。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很自由。”

41歲的鄧小紅是最年長的隊員,也來自涼山冕寧,被隊員們尊稱為“師傅”。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獵人,性格細心、安全意識強,能通過觀察野豬腳印準確判斷其體型和行蹤。

作為護農隊的固定聘用人員,他們各有特長,已然成為“職業獵人”。

群體:

全國護農狩獵隊超200支

有團隊轉戰多地,也有團隊人數驟減

實際上,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隻是全國眾多防控野豬護農隊的一個縮影。

防範野豬危害,對野豬種群進行調控,降低種群密度是一種更直接的辦法。早在2017年,原國家林業局就印發《關於切實做好調控野豬種群和防控野豬危害工作的緊急通知》。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等14個省(區)啟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2023年6月起,野豬從《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正式調出,不需再辦理狩獵證進行獵捕,為致害防控工作掃清障礙。

在這一係列背景下,劉旺認為,獵捕野豬有望成為一個新行業。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護農隊都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沒有經濟支撐,很難堅持下去。

劉旺總結,“野豬獵人”有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企業家,有經濟實力,因興趣愛好組建狩獵隊;第二種是職業養狗人,養了很多獵犬,轉型做獵人;第三種是“職業獵人”,有狩獵經驗,為了掙補貼或工資;第四種,當地農民,可以協助捕獵。

12月17日,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截至目前,全國護農狩獵隊已超過200支,遍布多個省份,其中很多隊伍是在2021年後成立的。

今年9月,寧夏西吉縣林草局發布公告招募野豬捕獵隊伍,計劃在縣域內獵捕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來自各地的6支野豬捕獵隊伍入選,“城市獵人”護農隊就是其中之一。隊長張騰飛表示,護農隊建隊兩年已投資近100萬元。11月28日,他們已在西吉縣完成50頭野豬的獵捕任務,目前已轉戰陝西安康。

“我們沒想通過打野豬賺錢。”11月30日,該護農隊的“飛手”李尚學告訴記者,西吉之行對他們的短視頻賬號流量拉動很大,最高一條播放量達1800萬。如今,賬號粉絲漲到23萬,已通過流量變現。但在他看來,這個行業前景不明,一旦野豬調控完了,獵捕隊的工作也就結束了。

“今年已經沒有打野豬了。”陝西漢中護農狩獵隊的賈先生介紹,他在2019年成立了護農隊,最多時有100多條獵犬,當地經過幾年的野豬種群調控,今年發現的野豬很少,“以前野豬很多,一天接幾十個村民的電話。”2023年,漢中市林業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市組建專業狩獵隊40支,共獵捕野豬1727頭,獵捕量較2022年同期大幅上升,有效降低野豬致害事件發生率。

湖南嶽陽護農狩獵隊負責人楊誌軍告訴記者,當地野豬種群經過幾年的調控越來越少,現在狩獵隊隻剩幾十名隊員,而在頂峰時曾多達幾百上千人。目前,他們主要在江西、安徽等地獵捕野豬。“我不在乎補貼,純粹是為了體驗打獵的樂趣。”他說,每年護農隊要投入超100萬元,但他的公司年銷售額達幾千萬元,有能力支撐做這件事。

▲楊誌軍和隊友獵捕野豬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