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和川普的外交政策大相逕庭。(法新社)
RFA指出,儘管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影響美國人在投票箱中的選擇,反而是經濟和最高法院的組成等國內問題更重要,但他們的選擇將有能力重塑全球地緣政治。正如一位專欄作家所說,世界的未來“可能取決於數千名賓夕法尼亞州選民對於生活用品消費的看法”。
在亞洲問題上,拜登政府過去4年一直試圖透過與北京的外交聯繫,同時建立緊密的“抗中”聯盟,來管理美中之間的競爭,這包括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澳、日、印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排,以及美日韓的三邊協議。
取代拜登出馬參選的賀錦麗此前表示,她將採取類似的做法,並在選前一週重申,“我將與我們的朋友站在一起,因為我知道我們的聯盟可以保障美國人民的安全,讓美國變得更強大、更安全”。
她也補充道,“世界領袖認為川普是容易對付的人,容易透過奉承和恩惠來操縱”,並聲稱俄國總統普京和朝鮮領袖金正恩等“獨裁者”都支持川普獲勝。
相較之下,川普沒有花太多時間詳述有序的外交政策,而是聲稱世界領袖敬重他勝過拜登或賀錦麗。例如,當被《華爾街日報》問及如何說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勿入侵台灣時,川普表示,習近平會因為害怕他而不敢進行任何入侵,“因為他尊重我,他知道我瘋狂得要命”。
在台灣問題上,賀錦麗多次重申對美國與台灣“現況”的態度,“讓我重申我已經說過很多次的觀點,我相信『一個中國』政策,我也相信…台灣有權保衛自己”。
川普就台灣問題提出截然不同的暗示,儘管他表示會阻止習近平入侵台灣的計劃,但他也對台灣不吝批評。川普在訪問中表示,在他任內,不管是烏克蘭或台灣,都沒有被入侵,但他也攻擊台灣所謂的“矽盾”,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芯片生意”,主張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芯片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