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純血國貨讓老外輪番“見世麵”。
先是深圳無人機,在中東大秀特技,讓中東土豪們徹底看嗨。
後是中國三蹦子、魔性短劇、海外版拚多多等等,輪番火到國外。
如今,又出現一個讓外國人集體上頭的純血國貨,它就是VIVAIA。
國內大部分人都沒聽過,甚至連內地門店都沒有的一個女鞋品牌,卻讓無數外國貴婦上頭,從新加坡到日本,從英國到美國,無一幸免。
不光是拿下普通人,連很多名人都成了它的自來水,賽琳娜·戈麥斯、斯嘉麗·約翰遜、凱蒂·霍姆斯等等大咖,都曾穿著Vivaia出席活動。
賺的當然也是盆滿缽滿。母公司斯達領科,2018年還是營收過億,2020年年入20億,賣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人稱它為“香港最新代購頂流”、“新加坡人手一雙的女鞋”。
最荒誕的是,這雙被老外瘋搶的鞋,竟然還是塑料做的。
6個塑料瓶做一雙鞋,竟然狂賣外國貴婦20個億?
沒人要的小垃圾,
被他幹成“潮牌”
這個國人大多沒聽過的VIVAIA,戰績到底有多強?
新加坡的線下門店排隊是常態,每開一家店都是人氣爆棚。
紐約快閃店開業的時候,隊伍排了幾百米。
在日本伊勢丹百貨的快閃店,排隊時間超過3個小時,刷新了其日本線下店最久的排隊記錄,銷售額打破該百貨店快閃店的曆史最高記錄。
不知道的,看著場麵還以為是哪家潮牌聯名限量發售。
實際上,這隻不過是一個剛成立不過4年的VIVAIA,在國外見慣不驚的待遇而已。
要知道,VIVAIA在國外,麵對的不僅是外國普通女鞋的競爭,更有各種奢侈品牌的降維打擊,更不用說口味一向苛刻的美國貴婦名媛們。
和很多小有名氣的鞋一樣,首先離不開的是舒適,但能看到VIVAIA會做的更極致。
鞋底防滑、防震、舒壓還是一般操作,它看到女生會磨後腳跟,還會在腳後跟墊上加厚層。
甚至還有一個係列叫Aria 5°,專門強調鞋尖比普通女鞋的弧度再多5°,就是為了避免在穿尖頭鞋的時候產生擠腳感。
不僅一雙鞋隻有6個空瓶重,它還有一個讓很多老外欲罷不能的大招:可以完全機洗。
你以為有舒適度就夠了,能火成網紅頂流,還離不開它學到jellycat的精髓:給每個鞋起名字。
原來一雙鞋還可以有不同名字,Margot、Claire、Tamia、Tiana.....頓時也像有了生命一樣。
在這個思路下,VIVAIA自己也在努力擴充產品線,平底鞋之外,這牌子又陸續推出了運動鞋、高跟鞋、靴子,個個都走顏值路線。
上新速度也很jellycat,就是不斷刺激用戶新鮮感和收集癖,生怕這款買不到就下架了。
瘋狂推新背後,一雙鞋生產能有多快?
從紗線到鞋麵35分鍾,從鞋麵到鞋120分鍾,一雙成品鞋,隻要7小時完成整個生產,徹底吊打傳統做鞋效率。
又舒服,款式又多,種種戰績,讓它徹底在網上火成了流量密碼。
在小紅書,隨便關於VIVAIA就有上百上千的點讚,從老家深圳賣到香港,立馬被評為香港最實惠的土特產,“比愛馬仕好穿”。
誰也想不到,這樣一雙看起來巨懂老外心理的鞋,竟然還是用塑料瓶“垃圾”做出來的。
走美國同行的路,
卻能3年打趴對手
實際上,最早的VIVAIA,還跟女鞋毫無關係。
母公司是明星出海企業深圳斯達領科(STARLINK),一聽這個名字很科技,再加上深圳的title,不像做鞋,更像是做充電寶或機器人的。
其實在早期階段,創始人劉新也不知道做什麽,就搞“大雜燴”,什麽產品都賣,包括玩具、電子、潛水器等。劉新透露,賣過300多萬種產品。
但這麽做,很容易樣樣通樣樣鬆,銷量不穩定,也很難打出品牌。於是,劉新最終決定專注一個品類,當時後台的銷售數據,他發現服裝和鞋子比較好賣,開始果斷做鞋。
這也有了VIVAIA,也是在那時,劉新遇到產品合夥人Jeff
Chan,Jeff當時發現妻子每次穿高跟鞋都會受傷,不得已貼上創可貼。一直以來,顏值和舒適怎麽同時兼顧,都是女鞋的大痛點。
“用中國的供應鏈,去造一款既時尚,又舒適、環保的鞋,重新顛覆這個行業,有機會勝出。”現實證明的確如此,VIVAIA在2020年才創立,當年就打入了美國跨境電商平台女鞋類銷售排行榜前十,2024年,它更是以654.6%的增長率,成為美國增速最快的服裝品牌。
它能這麽快打入美國,表麵上靠的就是一張牌:環保。
VIVAIA有個讓人一聽就難忘的口號:回收6個塑料瓶,做成一雙環保鞋。
這話不是隨便說說,根據官網的信息披露,截至2024年10月,VIVAIA已累計回收了超2000萬個PET塑料瓶。
它也確實全力all in環保。不僅鞋麵,就連鞋底也是用甘蔗EVA,外底是用稻殼,鞋墊還加上了天然艾草等輕量型環保材料。
產品外包裝,都采用了90%可再生紙板和100%可回收紙板。
畢竟,在美國,人們很吃環保這一套。有同樣用塑料瓶做鞋的美國品牌Rothy's,用羊毛和案樹纖維做鞋的Allbirds,都是以環保出圈。
然而從一些品牌發展來看,環保不是保命牌,更像是一把雙刃劍。
環保鬥士Allbirds,這些年市值蒸發了300多億,因為自然材料沒少被用戶詬病“難穿、容易壞”,還因為虛假環保宣傳等遭起訴。
而打出環保牌的VIVAIA,思路卻沒有完全局限於環保。
將材質的優勢保留,塑料可以輕易地折疊、彎曲或拉伸,同樣VIVAIA也是可以自由彎折,隨便折騰都不怕。
但後期更要在鞋麵舒適、顏值上下功夫。塑料瓶清洗和剪切做成顆粒,再通過高溫加熱拉成絲線,VIVAIA在中國工廠采用“集成3D針織”技術,一切隻求好穿,設計上也是怎麽時髦怎麽來。
這讓它也有個稱號:時髦版的足力健。
與其說VIVAIA是靠環保出圈,倒不如說是舒適、環保、顏值多頭通吃。
無論是對環保有一定偏好的歐美人,還是對環保、極簡風並沒那麽熱衷的亞洲人,都在VIVAIA裏淪陷了。
能拿捏老外的中國製造,
都藏著兩大致命武器
在過去,“外國+大佬背書+xx鳥”可謂是流量利器,但這些年越來越不好使了。
與此同時,風水輪流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反過來大殺海外,把自己幹成被老外追逐的大牌。
可以說,在反向輸出這件事上,VIVAIA不是第一個。Shein就是典型,以銷定產的創新模式,顛覆傳統服裝以產定銷的“期貨”模式,算法日產上千新款,成為2024年9月以及第三季度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服裝與時尚品牌,幹掉了很多美國知名服裝巨頭。
成立於2009年的美邁科技也是專注賣鞋,各類男鞋、女鞋、戶外鞋銷往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營收達30億,悶聲發大財。
其實最初,VIVAIA也是個小透明,每天營業額隻有1、2萬美金。為何中國品牌短短幾年就開竅了,甚至打趴很多美國老字號?
VIVAIA能用幾年逆襲,背後也是很多老外同行難以複製的第一招——中國互聯網思維。
首先,VIVAIA在美國網上刷遍存在感,和名人、明星、KOL博主合作,自己也會做視頻,將“6個塑料瓶回收成一雙鞋子”理念洗腦每一個老外用戶。
更多的全民活動也不放過,2024巴黎奧運會,VIVAIA在開幕式當天立馬推新品,融合法國國旗顏色,設計“運動涼鞋”、“平板鞋”、“Mary-Jane”等,吸引了不少眼球。
畢竟,相比所謂的環保、碳足跡,最能讓用戶感知的,還是實實在在的功能和款式。
其次,不同社交平台、不同渠道接觸到的人不同,Vivaia也有自己的小心機。
每一個廣告都精心設計,據說在公司內部,從文案到產品拍攝角度、頁麵布局,都得提前跑好幾輪測試,就為了讓消費者能下單。
比如有人刷到展示舒適度的廣告沒點,下次的廣告可能就會變成展示環保理念;有人點到詳情頁但猶豫沒買,下次再點,係統就會推薦首次下單折扣券。
這些玩法,其實在國內的互聯網早已運用得爐火純青,但就是能硬控老外。
同行很難學的第二招,就是中國供應鏈。
因為原料是塑料,中國是塑料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在這方麵擁有完整的供應鏈體係,成本本身就有優勢,在造鞋上更有一套完善的供應鏈上下遊。
利用中國的互聯網思維+技術優勢,再加上專攻海外市場的需求和偏好,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也是招招打在耐克們的軟肋。
但歸根結底,刀哥覺得,拋開供應鏈、營銷不說,人們對鞋最大的痛點,還是舒適、好穿。
這也是這些年一個明顯的趨勢。無論是Crocs、UGG還是勃肯鞋,外觀再被嘲醜,但永遠不愁賣,本質上就是抓住了人們最痛的一級痛點。
VIVAIA的舒適也是被公認,還被媒體《ELLE》評為“舒適度最高的平底鞋”的榜首。
但從曆史來看,品牌永遠不能靠一招一勞永逸,VIVAIA如果不想曇花一現,也要記住一點:
人設固然討巧,但用戶沒有爽感,總會有露餡的一天。
過去是代工發大財,現在是體驗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