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獵聲中,給“麥琳式家庭主婦”一些溫暖建議
文章來源: 時尚COSMO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麥琳們的苦難,不應該泯滅在討伐聲中。
《再見愛人》第二期播出,輿論熱潮持續至今,大家審判的對象從楊子轉向了李行亮的妻子麥琳。畢竟楊子般極致的“爹味奇葩”人設屬實少見,但許多東亞家庭長大的孩子,都能在記憶中對標到一個麥琳式“令人窒息的母親”。
犧牲式控製、過度節約、沒苦硬吃,看到無力的李行亮我們共情小時候的自己,對“麥琳到底想要什麽”展開了激烈的探討。剛開始,答案還圍繞著肯定、愛、自我價值,但隨著更多細節被扒出和咀嚼,麥琳受到的“判詞”愈發狠厲。
從“她就是在意物質,她要李行亮當著所有好友的麵跪著送愛馬仕。”到“她就是一個想吃絕戶的大專抽煙女。”
隻一期,麥琳從陽光但敏感的主婦,到扮豬吃老虎且貪心不足的精明人,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是真麵目被掀開,還是一場妖魔化狂歡?探索家庭主婦的生活全貌,或許我們可以多一些寬容。
網上論證麥琳“拜金”的論據主要有二:
1、麥琳說自己年輕時有很多富人追求,如果選擇他們,她早就過上了富太太的生活,但為了愛情,她選擇了李行亮。大家覺得麥琳在通過打壓、對比、情感要挾來pua李行亮。
2、網友疑似扒出二人一線城市有兩套房,家中有保姆,二人公司麥琳控股90%,再加上李行亮父母已去,網友評他為當代林黛玉,而麥琳是想吃絕戶的賈府。
乍看覺得麥琳是個圖錢的精明女人?但了解他們生活的全貌就會發現,這觀點似乎有點偏激。
2009年二人相識相愛與銷售公司新人培訓,那時李行亮根本沒錢。反而在麥琳的陪伴下,他才走上歌手之路。2010年李行亮參加《快樂男聲》,麥琳做他的造型師、化妝師,幫他拉票、應援。
《快樂男生》結束後李行亮的事業仍然荒蕪,麥琳就來北京全力支持他。生活上,學著做飯,照顧他;經濟上,到批發市場進耳環開網店補貼家用,天冷的時候也舍不得給自己買雙棉鞋。
直到2012年,李行亮上了《中國好聲音》,同年發表了大爆單曲《願得一人心》,算是在娛樂圈初步紮穩腳跟。籍籍無名這些年,她一直是他最溫暖強大的後盾。
有人羨慕麥琳命好,男友火了也不拋棄她,可憑什麽拋棄呢?在李行亮的成功敘事中,他的努力和成績在聚光燈下,是顯性的;麥琳作為後援的支持是隱性的,隱性價值就活該被拋棄?家庭主婦的隱性付出總被輕視無輕視。
並且,圖錢的人會想盡辦法把錢花自己身上,但麥琳對自己極度節儉。她隻是怕沒錢而珍惜錢。李行亮也說,他家能買房,麥琳的節儉很重要,可她節儉出來的“大平層”,卻成為了大家攻擊她“不知足”的論據。
節儉也有正負兩麵,她節儉出了房子,也節儉出了伴侶的痛苦,但往往好處被理所當然的接受和輕飄帶過,剩下痛苦遭人討伐。
麥琳不在意錢,為什麽要對李行亮說那番話?我們要聽話的落點在哪,麥琳原意為:為了錢,我就選他們了,但選擇你,是為了愛,所以你要更愛我,不要讓我委屈和後悔。
麥琳年輕時照片
麥琳在向李行亮討要愛與關心,潛台詞是她現在感受不到他的愛與關心。她哪是貪錢啊,她是貪愛!
綜上,客觀上麥琳的部分行為確實令人痛苦,但這並不是她主觀意圖,對她動機上的種種猜測,確實惡意太大了。那回到最初的問題:麥琳想要的愛,到底什麽樣?
由衣櫃展開的“鬼打牆”對話,是麥琳被吐槽令人窒息和引出大家討論“她到底想要什麽”的原因。
其實這和Melody的“爛桃子”的故事一樣,她們想解決的不是具體的桃子和衣服的問題,而是全職主婦的“自我”在家庭中“被邊緣化”的困境。
全職主婦的生活圍繞家庭展開,對老公和孩子付出就是她們的“日常職責”,家人也自然接受了這種付出,但當大量付出卻得不到同等回報成為常態,委屈埋怨自然滋長。
當然,麥琳委屈,李行亮更覺得委屈,因為他已經做得很多了。坐飛機買青團、扮成玩偶為她慶生、平時親親抱抱舉高高,但麥琳就是不滿意,李行亮要怎樣麥琳才滿意?
網友:麥琳需要黃子韜。用極強的能量反複向全世界和她宣告:我愛你。羊絨大衣別問要不要,就直接買,你退你的,我買我的,就把店員當play的一環,反正你就明白一件事:你很重要,我愛你。
這就是問題所在,麥琳對自我價值的認同,都來自於家庭。丈夫的發展、認可、關心,才能證明她“有價值”。這對伴侶的能量要求太大了,在反複拒絕和打壓中仍樂此不疲地提供情緒價值,太難。
想告訴麥琳,繼續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身上,就會變成缺愛的無底洞,誰都無法填滿。缺愛你是否知道,你最缺的,是自己的愛。
我們明確了麥琳主觀沒有惡意隻有愛意,可愛意中的李行亮為何如此痛苦?因為在十幾年的家庭主婦生活中,麥琳培養了一套糟糕的潛意識,她不會愛了。
在麥琳身上,我們看見了許多媽媽“擰巴”的一麵。一邊標榜自己不求回報,一邊念叨自己的辛勞;訴求不能好好說,“想要咖啡”要變成“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才能說出口;用“為你好”進行犧牲式的愛和絕對掌控欲……
為什麽這麽別扭?因為她們被困在了“無私”的讚美陷阱裏。
女性的愛在社會規訓下總和“自我犧牲”有關,“偉大”、“無私”是常用的讚美詞,讚美成了另一種束縛,仿佛不無私的女人,就不是好妻子,好媽媽。
付出=偉大,反過來“得到”就是渺小,是虧欠。她們渴望回報,又因“無私”光環而不允許自己處於道德低位,所以無論是提要求還是被奉獻總是無法坦然。
其實麥琳大可不必如此扭捏,因為她老公是個正常人,這也是大家總覺得麥琳“貪”的原因。李行亮給了她普通家庭主婦最根本的訴求:尊重。再加上有財政權,麥琳想要追求更高層次的“關心與愛”。訴求完全沒錯,隻是方式和觀念落後。
無法否認,囿於落後的規訓和認知,麥琳們的行為滯後於生活條件的變化,這令人痛苦。但與其用指責讓痛苦繼續蔓延,我們不妨想想如何改善。
首先,明確造成她們別扭姿態的,更多因為結構性社會因素,她們也是受害者,請多點耐心~
其次,麥琳們不能既要又要,我們也不行。李行亮現在覺得麥琳令人窒息,當初冬天不穿棉鞋在批發市場進貨養家的時候,為什麽不覺得窒息?
有時候她們沒變,變的是我們的狀態和需求,我們不能隻依據自己的需求來評判她們的對錯。想讓她們停止抱怨,要一起承擔工作釋放壓力,而不是剝奪她們說話的權力。
當然,在社會觀念徹底扭轉之前,最最最重要的仍然是各位家庭主婦們的心態!希望各位家庭主婦們都可以讓自己解綁,無論是繼續照顧家庭,還是探索更多可能性,都努力學習如何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