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自我pua的中國小孩,不想再當“好學生”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你從小就是父母老師口中的好小孩。你努力刻苦,從來不被允許,也不允許自己考試掉下90分。早早戴上了眼鏡,你當時很高興,覺得這就是“好學生”的榮譽勳章。

你的目標一個接著一個,中考,高考,學生活動,績點,保研,實習,考公,找工作.....即使你終於在接連不斷的比較中勝出,跨過獨木橋,找到一份工作,卻仍然感到痛苦。

就像豆瓣“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小組簡介寫的那樣:

“我們加速內卷。我們費盡心思,得到父母老師老板的認可,最終變成了自我pua大師。

我們積極反思。為人處事中,積極迎合他人,相處不來一定是我的問題,我要表現得更好一點。

我們不善拒絕。請假,老師會生氣吧?拒絕,對方會生氣吧?開會上課,不應該上廁所吧?”

你約束了自己那麽多年,這次真的不想再當好學生了。

01

為什麽好學生心態會感到受害?

做個爸媽眼裏的“乖小孩”,老師口中的“好學生”,領導認可的“優秀員工”,為什麽會感到受害?因為恐懼與壓力一直存在。

你習慣性地服從外界,討好他人,不擅長拒絕,做什麽事情都害怕出錯,一旦看到一點問題就開始過度地反思自己。

你習慣純粹用分數排名學曆證明自己的價值,總是希望在非常客觀的評價標準裏得到正向的評價,堅信努力就會有回報,考試要考到90分以上,寫論文得到的評價是優秀而不是良好。

你害怕停下來,總覺得不做點什麽就渾身難受。看著朋友圈裏別人曬出的旅遊美景,釣魚攀岩,你也想像他們一樣有愛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但對快樂的羞恥和不配得感總是橫亙在想法和實踐之間。

我們對豆瓣“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小組的100813條帖子及評論進行了受害原因歸類:努力過頭、下意識的比較、恐懼太多,沉重的壓力和焦慮是讓“好學生”們感到痛苦的主要原因。

不能接受失敗,不能接受自己隻是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陷在自己閃閃發光的好學生經曆織就的條條框框裏,他們認真,努力,但也焦慮,痛苦,內耗,嫉妒。

豆瓣用戶“良冬二日”評論,“‘好學生’就像個標準模板一樣,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有一套固定的“好”的標準,而且絕不允許自己在這套標準裏出錯。可能這套理論準則在學生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好處’,同時依靠這套標準我們能‘輕鬆’的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可是,成人世界又哪有標準模板。

02

學校和家庭,

是“好學生”一輩子走不出的權威

“好學生”們對自己心態的痛恨和受害感總在學習和工作時爆發,夜深人靜時又在腦內一遍遍反芻。

根據我們對於該小組發帖評論時間的統計,晚上10點到淩晨是小組活躍度最高的時間段。人們總是在深夜emo。

學校和家庭,是“好學生”們最多感受到傷害的場景。其次是人際交往和工作。

學生時代是形塑人情感認知和行為模式的重要階段。這其中形成的強大的共情和理解傾向是“好學生”們容易過度討好,自責的原因之一。

華東師範大學的李軼凡等人基於經合組織(OECD)數據的研究表明,從不同國家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平均值來看,中國青少年的共情和理解指數遠超其餘三國,擁有相似的家庭社會結構和高學業壓力的韓國緊隨其後。

中美韓加四國中,學齡女生共情能力普遍高於男生,東亞青少年在共情能力上受性別差異比北美國家較小。

此外,該研究還將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分為“理解-傾聽型”和“嚴厲-懲罰型”。結果表明,無論是理解-傾聽型母親還是父親,對中國小孩的共情能力正向影響程度均高於其他國家。而美加韓三國的嚴厲-懲罰型父母總體上對青少年的共情能力起到負麵作用,隻有中國父母,尤其是母親,越多嚴厲懲罰,越多批評否定,孩子的共情指數越高。

這似乎和父母口中的“玉不琢不成器”,“我教訓你是為你好”,“我不踩著點你,你尾巴都要翹上天了”形成了某種呼應,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者認為,中國父母的過度嚴厲可能導致學生形成討好型人格,雖然確實能提高其幫助、關愛他人的意識,但也會導致其個人痛苦;且“在以中國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東方文化中,強烈的父母控製通常被視為愛的表達,因此東亞(特別是中國)父母的消極情感表達對兒童道德發展的負麵影響可能比北美地區要小”。

豆瓣“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小組的組長左剛也成長在一個充滿否定和打擊的家庭。作為一個兩年製專業碩士,在完成課業之外,學校還要求發一篇小論文和六個月實習才能畢業,像以前的每一次一樣,她把自己這個陀螺抽得滴溜響。

聽從前輩的建議,左剛從研一的12月就開始實習。轉年3月的第一次選題組會,她準備了5個備選題目,導師說她是準備最好的,讓大家都向她學習。組會上左剛發現別人都已經發表論文了,又馬不停蹄地當天把3篇課程論文投了8個學術期刊。到了研一的5月,她作為導師組裏最先定題的人,最早完成了開題報告,甚至沒有太多改動,在舍友還沒開始動筆的時候,她已經開始寫畢業論文了。

暑假回到家的左剛,像一個開屏的小孔雀跑到父母麵前尋求表揚,“我實習湊夠了”,“我小論文發表了”,“我第一個完成開題”,“老師說我很厲害。”

“嗯,寫論文不是最基本的嗎?你最重要的是找工作,這些地方速度快沒什麽必要。”父母回應。左剛難過但沒有很意外,從小就是這樣。

在這種批判、嚴厲的成長氛圍之下,“好學生”們像小牛一樣努力,一旦沒有辦法達到目標便受傷痛苦,但從小到大被教育不斷自我反省的他們隻能將尖刀對準自己。

“別為你的懶惰找借口,除非快死了,不然你都得學習”。

“是我還不夠好,讓他們失望了。”

與永遠的反省和內耗相對應的,是中國學生相對較低的自我效能感。

根據經合組織(OECD)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學生在自我效能測評五項中僅獲得77.6分,低於受測的77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水平。其中,分數最低的一項是“我覺得自己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正像“好學生”們焦慮地忙碌,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最後卻隻剩下無力和挫敗。

值得一提的是,東亞三國學生的自我效能指數均排在榜單後列。

而在這個“好學生”組成的豆瓣小組中,來自廣東、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聲音最多,江蘇、山東、河南等高考大省中也有很多人深受好學生心態所害,參與討論來尋求認同,並為同病相憐人提供支持。

03

去他的三好學生,我給自己頒獎狀

好學生困境,到底怎麽樣才能走出去?

好學生心態的病友們常常在看帖子時發現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最多的評論是“抱抱”,“正常的”,“沒關係”,是對向他們傾訴的人說,也是這樣告訴自己。

也有過來人出謀劃策,接受自己的不足,或者走出去看看,逃離緊張壓抑的環境。更有甚者主打一個緊跟發瘋文學潮流,“就要對外發泄!該發瘋時就發瘋!”

當然少不了的還有暖心的支持和鼓勵。在開導和出主意之外,組員們會像念咒一樣不斷重複來說服樓主相信,“你已經很厲害啦!”“你是好勇敢,好勇敢的寶寶!”“你真的很棒很棒!你值得,你配擁有!”

前段時間有一個話題特別流行,叫“把自己重新養一遍”。有人從小到大被打擊被否定,長大後便追逐讚揚,尋找自信快樂成長的可能;有人被匱乏感束縛了整個童年,成年後拚命溺愛自己,將能力範圍內想要的一切通通買下。

也許走出好學生困境的方法,就是扮演自己的父母,找到那個小孩,去認可她的成績,讚美她的才能和努力,用充盈的愛和關注填補她成長中的缺失。

就像“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小組的標語那樣,

“去他的三好學生,我給自己頒獎狀!”

查看評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