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蔣經國鬆口“解嚴”,開放黨禁報禁
文章來源: 聞道不分朝夕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聞道不分朝夕被封半月,今日晚間解封。感謝大家一如既往關注本號。
38年前的今天——1986年10月9日,台灣新聞局證實,蔣經國於前一天接受《華盛頓郵報》董事長及《華盛頓郵報》和《新聞周刊》兩名編輯的訪問,表示國民黨當局將提議解除已在台灣實施37年的“戒嚴令”。
這一決定非同尋常。2007年7月21日,傅國湧先生在《南方人物周刊》發表的文章中寫道,在曆史發展的關鍵時刻,蔣經國爭得政治變革的主動權,掌握了曆史的主動權,一個新的時代由此開啟。
“聞道不分朝夕”特此轉載該文,原題為“蔣經國與台灣‘解嚴’”。緣於可以理解之故,轉載時略有編輯。
20年前(本文發表於2007年,下同——“聞道不分朝夕”注),風燭殘年卻在島上擁有絕對權威的蔣經國宣布,自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台灣解除“戒嚴”,從而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時代。
在“戒嚴”體製下,“警備總司令部”可隨時進入公民家中檢查戶口,審查和懲罰書報雜誌,可製止、解散公民的遊行集會,可禁止公民罷工、結社,可對公民的出入境自由進行嚴格限製,可任意拆閱、扣留或沒收公民的私人郵件、電報,乃至以軍法來審判非軍人的一般公民,等等。一句話,“憲法”賦予公民的大多數基本權利幾乎都被無情剝奪。
誠惶誠恐地在這種“老虎”體製下生活了38年之久,島上民眾終於迎來了“解嚴”的一天。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對此反應非常平靜,甚至有點兒冷淡,沒有出現人群紛紛湧上街頭狂熱歡慶的景象。
這一天的到來其實並不突兀。在此之前,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在台北市圓山大飯店破殼而出,無疑是對“戒嚴”體製和國民黨權威的一次正麵挑戰,按他們的統治邏輯和思維慣性,那是一定不會容許的。
其時離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不到7年,被軍法審判的民間反對精英還在獄中苦熬,一時台北上空陰雲密布。沒有想到的是,老態龍鍾的蔣經國權衡再三,認為國民黨不能再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而是要以變應變,決定對新生的民進黨采取“寬容”政策,“不承認,不取締”,實際上默許或者說容忍了民進黨的客觀存在。
蔣經國在黨內高層會議上說: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做法,在民主憲政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唯有如此,才能與時代潮流相結合,才能和民眾永遠在一起。”
20多年後,我們不妨把這番話看作是他的“革新宣言”。這樣做實際上也是利大於弊,對內爭取民心,緩解社會衝突,化被動為主動,對外順應潮流,改善對外形象。他因此爭得政治變革的主動權,掌握了曆史的主動權,一個新的時代由此開啟。
晚年的蔣經國夫婦
對民進黨來說,這也不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而是長期不懈追求的成果。
在正式組黨之前,黨外批評時政、呼籲民主,以及參選地方公職、民意代表的努力一直在頑強地持續,並由此形成了“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等政治性社團。如果再上溯到雷震等人倡議組黨的時代,他們已苦苦追求了三十年。
20年前發生的這段曆史,可以看作是一個政治領袖與民間力量的良性互動,其結果是雙贏。
有人說,蔣經國以溫和態度應對民進黨的誕生,是因為考慮到鎮壓的成本很可能比寬容還要大。這個說法誠然有一定道理,那幾年,因為醜聞頻發使他的統治陷入了困境。
1984年,《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在美國遭台灣情報部門暗殺。1985年,台北發生官商勾結、坑害數千儲戶的“十信案”。這些事件的曝光都使台灣的對外形象大大受損。與此同時,海峽彼岸因為經濟改革釋放出來的動力,受到國際矚目。壓力之下,蔣經國也在尋求新的應變之策,加速政治革新的步伐。
不過,仔細尋找曆史的軌跡,蔣經國從默認民進黨到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黨禁,並不完全是被動的、無奈的抉擇,更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想法,而是經過了相當時間的醞釀。
早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前,他就曾有過與黨外政治力量溝通的安排。1983年,在接受西德記者采訪時,他第一次肯定了黨外運動的作用,公開承認黨外反對運動對社會進步有助益。1986年5月,由陶百川、胡佛等四位知識分子做中間人,國民黨方麵的代表與黨外代表有過兩次麵對麵溝通。
1986年9月初,蔣經國對美國記者表示國民黨已在研究開放黨禁。也就是說,民進黨正式誕生之前他已多次放出善意的信號。
毫無疑問,蔣經國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有國際的背景特別是美國的影響,有島內民間反對運動持續不斷地抗爭,民意不可違,還有種種錯綜複雜的客觀因素。但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他個人主觀上的誠意和努力。
疾病纏身的他蔣經國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他要向曆史作出交代,給島上留下一個和平轉型的空間。這是他的睿智,也是他的務實,他在生命最後時光的大手筆成就了一個政治家的美名,成全了那塊飽經患難的土地。
有的時候,特別是關鍵時刻,一個處於關鍵位置的政治人物,他的取向、選擇往往能決定曆史的走向。蔣經國正是以他暮年的作為而名留青史。
20年前,他解除“戒嚴”,使台灣在他身後順利完成代價最小、不流一滴血的政權交接,使台灣人民從此不僅享有繁榮的經濟,富足的生活,同時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表達的自由和選舉的自由。
無論台灣還有著怎樣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無論世人對台灣今天的民主化有著如何不同的評價,我們都不能不承認,那是一個彌漫著活力的開放社會,一個多元的民主社會。
這一切固然是半個多世紀來包括雷震、殷海光在內的幾代人奮鬥犧牲的結果,但也離不開蔣經國20年前的遠見和決斷。沒有他,島上的民主進程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模樣,曆史究竟是由具體的個人創造的。
台灣解嚴38年了。沒有解嚴,就沒有今天的台灣;那麽,從盡可能真實的角度看,解嚴前後的台灣究竟是什麽樣子呢?今天給大家推薦先知書店三本相關好書:
其一,《困守與反攻:冷戰中的台灣選擇》,林孝庭著,講述冷戰背景下,台灣的立場與選擇。
本書為作者過去十年來,從美國、英國與台灣各地的學術與史政檔案機構所收集的檔案中爬梳而來,書中包含大陸讀者十分難得的寶貴資料,內容涵蓋美國與冷戰初期的中國邊疆、蔣介石與朝鮮戰爭關係探源、冷戰初期蔣介石的“敵後工作”與“第三勢力”、台海危機與兩岸密使、冷戰高峰時期的西藏問題、東南亞冷戰場上的蔣介石、冷戰與台灣研發核武爭議等等。
沈誌華先生十分推崇本書,他說:要全麵、真實地了解冷戰時期美台關係、國共關係,特別是蔣介石退守台灣以後對外政策的目標、內涵及結果,本書是一部必讀之作。
本書作者林孝庭,係英國牛津大學東方學部博士,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士,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胡佛檔案館亞洲館藏部主任。專研近代中國政治、外交、軍事、邊疆與少數民族問題、中英外交史、抗戰時期中美關係、冷戰時期美陸台關係等。
其二,《台灣戰後七十年》,陳世昌著,一部個人視角下的戰後台灣史。
本書完整敘述了台灣戰後70年曆史真相。戒嚴時期十大政治事件(如孫立人案、雷震案)、台灣政黨輪替始末等等,作者都有因果始末分析。
作者一一評述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馬英九、陳水扁等人物的功過得失,大陸、台灣、美國的三角關係等等。寫法上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一針見血(譬如朝鮮戰爭如何救了國民黨,意味深長)。
其三,《蔣介石與現代中國》,陶涵著,林添貴譯,全麵展現一代政治家的人性與人情。
客觀:作者陶涵曾任美駐華外交官,哈佛學者。他以局外人視角,超脫於中國曆史之上,對曆史語境的還原無人能及。
深入:陶涵查閱了大量機密檔案,遍訪蔣氏故舊、同僚和部屬、美國軍政要人,對那一時期複雜的中美、台美關係的了解程度前無古人。
細致:西安事變是否真的改變了曆史?蔣介石與宋美齡琴瑟相和,倆人政見相左時他如何抉擇?蔣介石遭遇尼克鬆背叛後作何選擇?作者以有溫度的筆墨,再現不為人知的曆史細節。
顛覆:本書全麵呈現複雜矛盾的蔣介石,展現其作為政治家的人性與人情,還原了一個最真實的蔣介石。
今天這個時代,一言難盡。真正的好書越來越難求,能遇到不容易。對先知書店上述三書感興趣的朋友,請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一鍵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