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研究肺癌的頂級醫生 得了晚期肺癌
文章來源: 醫學界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林彥峰醫生開設了一門醫學課程,內容圍繞他作為癌症患者的經曆展開,這門課也是林彥峰最後想說的話。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林彥峰(Bryant Lin)長期從事肺癌領域的相關研究,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病例之一。
今年5月,從不抽煙的林彥峰被診斷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伴有全身多處轉移,後經綜合治療,病情得到控製。巧合的是,林彥峰近年的研究方向正是亞裔非吸煙者肺癌的趨勢和原因。
患病後,林彥峰以自己為研究對象,在斯坦福大學新開了一門選修課:“從診斷到對話:一名醫生與癌症的實時鬥爭”。他通過自己的抗癌視角,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個性化探索。
作為一名醫生和醫學教育工作者,林彥峰不確定自己還能活多久,“從某種意義上,這門課是我最後想說的話。”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兼研究員林彥峰(Bryant
Lin)在上新課“從診斷到對話:一名醫生與癌症的實時鬥爭”。圖源/Standford Health Care
知名肺癌專家罹患肺癌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官網介紹,林彥峰是醫學博士、工程碩士,也是一名初級保健醫生、教育家和研究員。
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本科、碩士學位後,他在塔夫茨大學醫學院和塔夫茨醫學中心相繼完成醫學博士和內科培訓。來到斯坦福大學後,他擔任過心髒電生理學研究員和生物設計研究員,後留在醫學院任教。
很長一段時間,林彥峰身兼醫教研數職,日常會出初級保健門診,服務廣大亞裔人群。2018年,他在斯坦福大學成立亞洲健康研究與教育中心,聚焦亞裔人群癌症風險,尤其關注非吸煙者肺癌。
彼時,這一疾病人群已引起廣泛關注。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隨著控煙力度加大,21世紀初至今,美國的肺癌發病率、死亡率連年下降,不吸煙者的肺癌數卻在增加。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不吸煙者肺癌在肺癌總發病數中約占10%-20%。其中,年輕、不吸煙女性從2006年至今的肺癌年發生率增長2%,成為疾病增長較為明顯的群體之一。
對於這一疾病趨勢,林彥峰的同事、腫瘤學家希瑟·韋克利(Heather
Wakelee)認為,基因突變或能解釋部分原因。“約50%的亞裔非吸煙肺癌患者能檢出基因突變,明顯高於其他族群。”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陳海泉團隊證實,在非吸煙肺腺患者的腫瘤樣本中,90%存在著致癌基因突變或融合。進一步研究顯示,約89%非吸煙肺腺癌患者來源的腫瘤樣本有且隻有5種突變中的1種,包括EGFR、KRAS、HER2、ALK突變以及ROS1基因融合。
林彥峰創立斯坦福大學亞洲健康研究教育中心後,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為這股疾病趨勢尋找答案。他和同事創建中心自己的“癌症登月計劃”,希望引導資源,讓學者們多加關注EGFR突變相關肺癌研究。
想不到的是,作為這項研究的發起者,林彥峰竟也成為了典型病例之一。
同事、腫瘤學家希瑟·韋克利(Heather Wakelee)在給林彥峰做檢查。圖源/Standford Health Care
不缺醫療資源,他的病為何沒有早發現?
從出現症狀到確診肺癌,短短幾個月內,林彥峰經曆了從醫生到患者的身份急轉。
對此他略感驚訝,更多則是困惑,自己是醫學專家、擁有大量醫療資源,為什麽沒能早些發現?
實際上,這也是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的主要問題之一。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肺癌篩查計劃”負責人娜塔莉·路易(Natalie
Lui)的解釋是,“和肺癌早篩策略有關。”
就癌症早篩標準來說,美國癌症協會去年11月更新的指南建議是:50-80歲,目前吸煙或既往吸煙(≥20包/年)的無症狀人群,應每年做1次低劑量CT檢查。
中國對肺癌篩查建議的起始年齡同樣是50歲,具體的高危人群包括吸煙≥20包/年、戒煙不足15年,與吸煙人群共同生活、共事超過20年,或一級親屬確診肺癌的人。
在娜塔莉·路易看來,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癌症篩查過於聚焦“高危人群”,從而導致其他人可能錯過早期發現的機會。例如,一些年齡未滿50歲且不抽煙的肺癌患者被忽視了,即便他們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不具典型性。
“有人會因咳嗽等症狀就診,初級保健醫生一旦排除年齡、抽煙、家族史等風險因素後,不會意識到這可能是肺癌。”娜塔莉·路易在課上進一步解釋,這些患者容易錯過早診早治的窗口期。另有小型調查顯示,肺癌患者通常在最早出現症狀的138天後才開始接受治療。
林彥峰正是典型案例之一。今年3月,有季節性過敏的他開始咳嗽,後不斷加劇,數周的抗生素、激素、抗過敏治療均無效。
完善了一係列檢查後,CT提示其右肺有異常腫塊影、積液,腫塊直徑達11厘米。林彥峰在兩周內收到診斷報告,被確診為晚期肺癌。
腫瘤科醫生在討論林彥峰的影像學報告。圖源/Standford Health Care
此時,距離他最早出現咳嗽已過去8周,影像學資料顯示,他的骨骼、肝髒、皮膚、大腦均有轉移灶。
“從醫多年,我第一次在MRI(核磁共振成像)中看到大腦出現50個斑點。那是我自己的報告。”林彥峰說,“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得癌、會成為一個研究樣本。但它發生了。”
開設新課程,希望推動醫學發展
確診後,林彥峰開始接受進一步治療。基因測序提示,他存在EGFR突變,這會造成EGFR蛋白質過量,促使癌細胞成長;還會增加腫瘤細胞的侵襲性,更易發生轉移。
好消息是,目前臨床已有靶向藥物,能有效抑製突變基因的活性。對於亞裔不吸煙者基因突變幾率更高的真實原因,全球醫療界仍在努力尋找答案。
按醫囑,林彥峰每3周做一次化療,同時每天口服第三代靶向藥EGFR-TKI。臨床研究顯示,該藥物能延長無進展生存期,對肺癌腦轉移亦有療效,生存數據有待確定。
林彥峰在門診化療中。圖源/Standford Health Care
截至2024年10月,林彥峰大腦的50個病變灶消失了,不過他也承認,自己的生存期是個“謎”,一年兩年或五年,誰都說不好,因為靶向治療普遍存在耐藥性問題,將會影響、削弱治療的精準性和長效性。
即便生存期未知,林彥峰依然樂觀。如今,他更能體會癌症患者的艱辛,包括語言差異、保險條件欠佳、無法請假看病等治療過程中的困難處境,因而對其他患者更具同理心。
今年秋天,林彥峰決定開設一門新的課程,分享自己從醫生變成患者的抗癌曆程,讓更多人知道肺癌的風險並盡早識別症狀。
按照林彥峰的規劃,這門新課每周一次,持續10周。在首節課程中,林彥峰請來自己的初級保健醫生保羅·福特(Paul
Ford),以及胸外科醫生娜塔莉·路易,共同討論現代癌症診斷關鍵步驟的得失。
除了講授不吸煙者肺癌的流行病學現狀,這門獨一無二的課程,也將深入探討篩查策略、針對性療法、專業護理、營養支持、精神支持等重要輔助療法。
在課堂上,林彥峰平淡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參與醫學討論並回答學生提問,絲毫看不出是一名晚期肺癌患者。
有人評價稱,他勇敢地公開了自己的診療經曆,有助於減少疾病汙名化,向大家傳遞出“任何人都能患癌”的信息,以此引起廣泛重視。
在最後一節課中,林彥峰等將探討癌症治療的前沿進展,包括CAR-T細胞治療、抗體-藥物偶聯物和下一代免疫療法。他希望,通過一係列討論,能夠鼓勵每個人思考個性化的癌症治療和醫學藝術。
“即使聽講者不學醫,也能了解癌症如何影響與之抗爭的人類。”林彥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