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過本科生

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過本科生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於 2024-09-22 03:21: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日前,蘭州大學發文稱,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首次超過本科生總量。近年來,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其中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數已超過本科生。一時間,關於高校本研“倒掛”的話題引發高度關注。一些公眾亦擔心研究生教育質量能否得到足夠保障。

事實上,部分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生新生人數超過本科生人數不足為奇,此現象約十年前已開始出現,隻是沒有引起輿論注意。

​​​​​​​

根據高校研究與谘詢服務機構軟科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已有28所“雙一流”大學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超過了1:1。C9高校中,除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研本比”為0.97:1以外,其他8所均在1.31:1以上,而且這一比例都排名在全國高校前列。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學校研究生人數27575人,本科生數7874人,“研本比”最高,達3.5:1。2022—2023 學年清華大學共有全日製在校本科生16203 人,本科生占全日製在校學生總數的 35.27%。也就是說,高水平大學“研本比”普遍較高。

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不像師生比。全國高校師生比有一個基本比例,不同層次的高校不至於太懸殊。研究型大學的使命就是以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並重,科研任務很多,師資隊伍層次較高,博士點、碩士點眾多,招收的研究生數量自然比一般高校超出許多。

中國的研究生招生有一個發展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內研究生的規模都不大,20世紀80年代末很少人報考博士生。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到來,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餘萬人,這比恢複高考後考上大學的1977、1978、1979級“新三級”本專科大學生總和95萬人還多很多。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對高學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擴大研究生規模是大勢所趨。同時,研究生擴招在特定時期也有延緩大學生就業的作用。2023年,全國本科招生人數430萬,高校招生人數總計913萬,許多本科生以升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為最好的出路。不少高校也鼓勵學生繼續讀研究生,作為好的就業去向。

目前,許多具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博士生導師數量龐大,每位博導往往每年分不到一個博士生招生指標,希望增加招生名額。而許多高校需要“專升本”、學院更名大學,或者申報碩士授權單位、申報博士點,都有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百分比的要求,兩方麵訴求匯聚到一起,使得高校有擴招的期待。加上近年來迅速增加的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研究生規模自然不斷擴大。

但是,研究生不斷擴招後,考研“高考化”、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出路問題同樣需要重視。現在許多用人單位學曆要求起點就是碩士,使得許多本科畢業生不得不投入考研大軍,不少人屢敗屢戰,備考研究生越來越像高考。這過程中,需引導學生理性而不盲從,用人單位也要作出用人條件等方麵的相應改變。研究生規模擴大後,一些高校因招生人數太多,已不提供宿舍給新入學的研究生,住宿難的問題也屢見報端。如何在滿足社會和高校擴大招生需求的同時,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一些專業碩士和博士生的培養質量,更要高度關注。在一些東部地區和大城市,學曆水漲船高之後,不少學科的碩士畢業生就業也並不容易。

國際上普遍的慣例,學術型博士畢業後通常要從事學術職業,中國的高校教師隊伍未來一段時期能夠吸納多少博士?是不是有那麽多的碩士畢業生適合攻讀博士學位?美國高校培養眾多研究生,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留學生,獲得博士碩士學位後有相當比例回本國就業。中國的情況不同,培養的研究生基本上都需要在本國就業,這一現實也務必予以考慮。

大學現在已經真的成為“大家都來學”了,實際上,已有一些碩士畢業生願意去從事並不需要那麽高教育投入的職業。為避免出現過度教育,避免研究生學曆過度貶值,未來還是需要把握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的速度與節奏。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人類用了二十七年,吃光了這些六噸重的巨獸
地鐵漲價,公共服務也要過緊日子了
攻擊一所學校事小,抹黑祖國傳統醫學事大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4個月工費暴漲50%,這屆年輕人開始迷上“煉金爐”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突暫停留學簽證預約 全麵審查社媒 影響麵在擴大
美媒:特朗普家族利用總統職權變現,規模令人震驚
特斯拉員工上書建議“開除馬斯克” 結果…
川普下重手整治哈佛 都是為了以色列……
川普:普京“在玩火” 俄:最壞情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老公為微軟工作25年 被算法隨機選中解雇”
信用崩塌?中國50年超長期國債拍賣大翻車
網瘋傳:哈佛因拒收川普小兒子遭報複?
中國3千5百萬剩男找不到老婆 買外國新娘問題猖獗
川普點頭答應 美股開盤直接反彈大漲400點
特朗普政府要求:聯邦機構終止與哈佛所有合約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羞辱?川普要撤回哈佛30億補助金 給全美技職學校
滑行時引擎起火 北京飛舊金山客機緊急中斷起飛
突發!川普擴大留學生社媒審查 領館暫停簽證麵試
高中生和教授父親共發3篇SCI論文,沒問題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過本科生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9-22 03:21:16

日前,蘭州大學發文稱,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首次超過本科生總量。近年來,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其中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數已超過本科生。一時間,關於高校本研“倒掛”的話題引發高度關注。一些公眾亦擔心研究生教育質量能否得到足夠保障。

事實上,部分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生新生人數超過本科生人數不足為奇,此現象約十年前已開始出現,隻是沒有引起輿論注意。

​​​​​​​

根據高校研究與谘詢服務機構軟科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已有28所“雙一流”大學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超過了1:1。C9高校中,除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研本比”為0.97:1以外,其他8所均在1.31:1以上,而且這一比例都排名在全國高校前列。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學校研究生人數27575人,本科生數7874人,“研本比”最高,達3.5:1。2022—2023 學年清華大學共有全日製在校本科生16203 人,本科生占全日製在校學生總數的 35.27%。也就是說,高水平大學“研本比”普遍較高。

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不像師生比。全國高校師生比有一個基本比例,不同層次的高校不至於太懸殊。研究型大學的使命就是以人才培養和知識創新並重,科研任務很多,師資隊伍層次較高,博士點、碩士點眾多,招收的研究生數量自然比一般高校超出許多。

中國的研究生招生有一個發展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內研究生的規模都不大,20世紀80年代末很少人報考博士生。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到來,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餘萬人,這比恢複高考後考上大學的1977、1978、1979級“新三級”本專科大學生總和95萬人還多很多。

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對高學曆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擴大研究生規模是大勢所趨。同時,研究生擴招在特定時期也有延緩大學生就業的作用。2023年,全國本科招生人數430萬,高校招生人數總計913萬,許多本科生以升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為最好的出路。不少高校也鼓勵學生繼續讀研究生,作為好的就業去向。

目前,許多具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博士生導師數量龐大,每位博導往往每年分不到一個博士生招生指標,希望增加招生名額。而許多高校需要“專升本”、學院更名大學,或者申報碩士授權單位、申報博士點,都有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百分比的要求,兩方麵訴求匯聚到一起,使得高校有擴招的期待。加上近年來迅速增加的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研究生規模自然不斷擴大。

但是,研究生不斷擴招後,考研“高考化”、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出路問題同樣需要重視。現在許多用人單位學曆要求起點就是碩士,使得許多本科畢業生不得不投入考研大軍,不少人屢敗屢戰,備考研究生越來越像高考。這過程中,需引導學生理性而不盲從,用人單位也要作出用人條件等方麵的相應改變。研究生規模擴大後,一些高校因招生人數太多,已不提供宿舍給新入學的研究生,住宿難的問題也屢見報端。如何在滿足社會和高校擴大招生需求的同時,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一些專業碩士和博士生的培養質量,更要高度關注。在一些東部地區和大城市,學曆水漲船高之後,不少學科的碩士畢業生就業也並不容易。

國際上普遍的慣例,學術型博士畢業後通常要從事學術職業,中國的高校教師隊伍未來一段時期能夠吸納多少博士?是不是有那麽多的碩士畢業生適合攻讀博士學位?美國高校培養眾多研究生,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留學生,獲得博士碩士學位後有相當比例回本國就業。中國的情況不同,培養的研究生基本上都需要在本國就業,這一現實也務必予以考慮。

大學現在已經真的成為“大家都來學”了,實際上,已有一些碩士畢業生願意去從事並不需要那麽高教育投入的職業。為避免出現過度教育,避免研究生學曆過度貶值,未來還是需要把握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的速度與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