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斷崖式分手,IBM中國裁員的背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場斷崖式分手,IBM中國裁員的背後

8月26日那天,是個周一。北京的雨下得很大。


程序員張衡像往常一樣,來到中關村軟件園一期的環宇大廈。這裏是IBM軟件研發中心的所在地。

張衡在周六淩晨收到了IBM總部的全員郵件。在這前一天,他和同事們的內網權限,已經被關閉了。郵件上通知,周一將有一場全員線上會議。

那是張衡度過的,最長的一個周末。

會議在上午準時開始。IBM負責全球企業係統開發的副總裁率先發言。他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但是:

中國的開發任務,將會轉移到其他海外基地。


緊跟著,負責IBM Z和 LinuxONE的總經理,存儲工程副總裁先後發言。三位高管結束會議,總共用了:

不到三分鍾。

短短的幾句話,終結了IBM中國研發中心的命運。包括中國開發實驗室CDL和中國係統實驗室CLS,涉及到北京、上海、大連的數千名員工,一夜之間:

都失業了。

從此,IBM在中國,隻剩下谘詢銷售和技術支持。


接下來的兩天裏,張衡得到了補償方案。兩個月的緩衝期,補償N+3,明年會折算年終獎。節奏快得讓張衡難以反應,這種感覺,就像是:

被渣男斷崖式分手。

“慢慢瓦解,頃刻崩塌。”海明威小說《太陽照常升起》這樣描述商人陷入絕境。張衡也是這樣聽到,自己公司瓦解開裂的響聲。

原來真正的離開,從來都是悄無聲息的。

1


IBM在北京的研究中心,成立於1995年9月。

當時,IBM是第一個在中國設立研發機構的IT跨國企業。很快,英特爾等一批企業隨之湧入。

同一年,華為也在北京設立了研究所,專門負責當時剛剛興起的數據通信領域。

進入中國時,IBM其實正在經曆一場財務危機。連年虧損,累計已經超過了160億美元。當時的一把手郭士納,想了很多辦法,開始推行一攬子改革策略。

1997年,IBM實現了扭虧為盈。當年的聖誕節前夕,任正非拜訪了很多IT巨頭,其中就有IBM。和其他企業不同的是,IBM沒有對這個外來者提防,而是花費了整整一天,給任正非講項目管理。


正是這份毫無保留,讓IBM收獲了中國的第一單管理谘詢生意。他們很快拿出了方案。向華為派出70位顧問,按級別分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計時收費。5年合同期下來,差不多得要:

20億。

1998年的華為,全部的銷售額不過才89億人民幣。但華為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爽快答應了。

任正非說,IBM提供的改革輔助,是雙美國鞋:

就算削掉腳後跟,也必須要穿上。


IBM給華為開出的藥方,叫集成產開發,簡稱IPD。原來,華為的研發部門是獨立且分散的,改革後,研發成為市場主導下的環節。

當時的華為已經有了2萬員工,而因為強硬的改革,光是芯片研發部門的員工就流失了三成。

在IPD的推動下,一個全新的部門在華為誕生了。營銷工程部,直屬於市場部。這意味著,華為研發的方向:

將由市場需求引領。

推進IPD的時候,華為的3G研發已經投入了2年。當時,2G還是主流,3G研發是一場未知的冒險。但IPD讓這場冒險,變成了路徑清晰的流程。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正是3G,把華為推向了新的巔峰。

一直到2003年6月,IBM的顧問們才從深圳阪田的華為研發大樓撤離。到此時,IPD思維已經徹底流進了華為的血液裏。而華為內部培養的一批流程專家,也足以接替IBM顧問們了。

當人們再一次注意到IPD,已經到了2021年。在新造車的浪潮中,理想汽車是第一個宣布全麵向華為學習IPD的車企。

20多年前,華為要求高管必看《培思的力量》。這正是當年IBM高管送給任正非的書。

20多年後,李想給高管的書單裏,其中很多都和華為IPD有關。


2

IBM中國研究院重要的研究產品之一,是沃森。

沃森是語言大模型的祖師爺。它比阿爾法狗打敗圍棋冠軍李世石要早5年:

比ChatGPT要早11年。

IBM研發沃森,其實隻用了4年。當時,全世界總共就有30位研究員參與項目,除了美國、日本、以色列,也有:


中國研究院。

直到2021年關閉之前,沃森都是中國研究院拳頭產品,也確實在中國度過了一段商業化的蜜月期。

IBM最先切入的,是癌症治療的臨床應用領域。IBM當時委托一家谘詢公司進行了一項調查。他們發現,在中國東北的一些地區,醫生對癌症患者的治療計劃,符合標準指南的:

隻有三成。

組建一套醫院信息係統成本極其高昂。如果是高端私人醫院,可能需要數億美元。另一方麵,醫生與醫藥公司利益深度綁定,沃森的應用,無疑會動了他們的蛋糕。


所以即使麵臨重重困難,沃森還是在2016年入市了。

通過分析300 種醫學期刊、200 多本教科書和近1500萬頁文本,沃森可以輔助腫瘤醫生做出醫療方案。

2018年,沃森醫療係統已經遍布中國22個省、43個城市的近80家醫院。整個大中華區的銷售收入,占到了沃森醫療在全球季度收入的一半。

但2019年開始,隨著中美關係的急轉直下,沃森進入中國的醫院越來越難了。而更現實的一麵是,沃森動了很多醫生的蛋糕——影響了他們開腫瘤藥物的回扣、冒犯了專家教授的權威。有些醫生還要求沃森加上中醫的功能。

沃森的故事在2021年戛然而止。202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不僅帶崩了IBM的股價,也讓中國研究院一夜關門。沃森也在中國大陸市場停止銷售。


美國媒體說,沃森慘敗離開中國。陰陽怪氣的美國記者,用美劇《繼承之戰》裏的台詞,來形容沃森的黯淡立場:

沒有人願意成為紫禁城裏的最後一個太監。

3

2001年,是美國IT巨頭最難熬的一年。

一場互聯網泡沫,讓思科、英特爾這樣的老牌IT公司,都沒擺脫股價蒸發80%的厄運。


而當年的IBM 一舉超越微軟,成了中國最大的軟件供應商。在中國的軟件營業額超過了 2.4 億美元;市占率達到了10%。

而微軟和甲骨文,隻有IBM的一半。

軟件成了IBM利潤最高的業務,占了企業總利潤的1/3。他們賣的最多的軟件,是數據庫。客戶大多是政府部門、鐵路部門和證券公司,尤其是銀行。

軟件業務之所以能賣爆,歸根結底還是IBM留下的服務器老底子。而當時,中國的算力產業還不成氣候,甚至可以說一片荒瘠。

中國銀行業的電子化,就是從IBM開始的。80年代,人民銀行總行啟動了YBS(銀行保險係統)項目。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引進IBM 360係統。香港13家中資銀行的電子化,也因此得到解決。


1987年,IBM給工商銀行定製的SAFEII係統,開始大麵積上線。很快,中行、建行也跟上了節奏。當時大多數銀行操作業務,還是流水記賬的傳統手工方式。

其實,工行在決定投用SAFEII之前,就曾找了一個參謀天團來做調研:

中科院計算所、國防科委15所、二機部、三機部、四機部。

正是成功押寶IBM,讓工行獲得行業先發優勢,以至於成為後來的宇宙行。

而IBM也從銀行開始,業務逐漸擴散,憑著服務器的客戶基礎,賣軟件、賣服務,風生水起。


但這樣的蜜月期依舊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從2013年開始,銀行業開始進入IOE倒計時:

IBM、Oracle和EMC。

數十年的交融,IBM已經滲透到銀行的服務器、存儲、操作係統、數據庫,方方麵麵的基礎設施。這場改造是痛苦的,打斷骨頭連著筋。

2019年,華為推出了自己的GaussDB數據庫。最先上線投產的,就是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

第二年,華為數據庫的市場份額就狂飆猛進。曾經的學生,在去IOE的時代浪潮裏,一步步吃掉了老師的份額。


在因果的軌跡裏,所有的結局都理所當然。

4

2020年已經是IBM的收入高峰,4800億;2023年,IBM的收入是4381億。和美股七大巨頭比,已經遠遠落伍了。過去的20年,這家公司錯過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現在似乎也要錯過AI。

但放眼全世界,它仍然是一家頂級的科技公司,更不用說深厚的技術積累。

2020年還有一件事,IBM的現任CEO Arvind Krishna上任了,他是一位印度人,把中國業務搬到印度去,都是在他任上完成的。


是敗退還是轉型,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在那場3分鍾的會議裏,IBM的高管解釋,之所以將研發任務撤出中國,有兩個理由:

市場動態、激烈競爭。

鮑勃·迪倫說過:

每個人都從自身所處的位置來判斷曆史。這是人們理解曆史的唯一方式。


如果隻看數據庫的市場現狀,華為數據庫的份額,已經接近14%。他們的客戶,有中國農業銀行、國信證券和廣東省財政廳。

這一次,IBM宣布關閉的中國係統實驗室,就是專門負責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設備以及相關的軟硬件解決方案。而另一個中國開發實驗室,則是負責雲計算、人工智能(AI)、大數據和企業軟件。

80年代,中國想要發展國產汽車,選擇了從頂層開始幹預。給國產車的生長發育設個框,稱為以市場換技術。

幾十年裏,市場確實是給了。但真正的技術,其實還是沒能換回來。隻能換思路,發展新能源車,換道超車。

像IBM這樣,來中國的目的,完全是一個國際企業自然生發的趨利。沒有官員寫藥方,也沒有大政策蔭蔽。深厚的技術,讓他們很長一段時間裏,在中國活在了舒適圈中。


他們並沒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華為,和更多的中國企業,真真正正從IBM那裏學到了本事。

但在過去數十年的技術浪潮中,應該沒人能否認,IBM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個。

擁有豐富戀愛經驗的包叔說,生活充滿了苦澀,可惜他吃不得苦,隻能澀了。他還說:

前任之所以成為了前任,是教會了我們成長。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IBM其實是中國嫡係軍工巨頭,華為的教父。

如今,也叛變廖。任正非心裏最清楚,華為失去的是什麽。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拿不到項目,虧損嚴重,不得不卷鋪蓋卷走人
晚春就是牛 發表評論於
IBM的主要客戶就是政府和銀行。中國政府安全考慮,不準銀行用國外產品。

IBM現在才撤出,已經不錯了。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中國已經複辟了共產封建社會,已經不適合資本運作和發展,撤出是必然的,脫鉤也是必然的,隻是時間長短而已。

中國正回到毛澤東時代,就像今天的朝鮮。朝鮮人工世界最便宜,而且朝鮮人勤勞肯幹,和中國人差不多。可是世界資本就是不去朝鮮,為什麽?同樣,世界資本也不會去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因為封建的共產社會是資本的敵人。

中國的改革開放實際是放棄共產主義,走資本主義。中國用了二十多年證明自己適合資本發展,直到2001年年中國加入世貿,資本才敢無顧忌的來到中國。中國才有了飛速發展的模式。可惜,一個垃圾又複辟了。

中國要想再想取得資本的信任,那可不是二十年的事情了。被趕走的資本再回來很難。曆史曾經給了中國機會,可惜被一個垃圾糟蹋了。
OldPortland 發表評論於
Huawei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re not kind, and the withdrawal of these technology leaders will make Chinese technology stand still.
OldPortland 發表評論於
Huawei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re not kind, and the withdrawal of these technology leaders will make Chinese technology stand still.
frombjwithlv 發表評論於
查查科技界最有前途的技術-quantum computing的全世界領導者是誰就知道了。老大HaI是老大,隻是不和你玩兒了。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印度CEO最會搞ppt,然後慢慢搞死公司,自己賺的盆滿缽滿
size0 發表評論於
上個世紀吃大鍋飯,90年代下崗成了熱門話題。改革開放30年,經濟指標每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中國人覺得就該永遠這樣。沒想到經濟下行來了,裁員來了。生活在西方的人,對經濟上下行已經習慣了。不傻不瘋,身體健康的,無論經濟如何,總能混口飯吃的。
ajaja 發表評論於
N+3,很不錯了。
挺不錯的 發表評論於
現在的寫手用詞很糟糕
真想發言 發表評論於
不就裁員嗎,羅裏吧嗦的寫這麽多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IBM這是自作自受。教會學生,師傅沒飯吃,IBM教會華為,把師傅都要吃掉了。
Wolfpack688 發表評論於
問一下IBM中國員工,他們出來了什麼產品,這些產品的銷售額是多少,利潤是多少?如果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為什麼要開這些分支,付這個費用?我凸不傻的IBM中國員工早都知道了,隻不過等關門包裹。
iask 發表評論於
美國公司裁員原本就是這樣。 隻是在美國被裁了還有很多機會重新就業, 而中國絕大多數被裁即永久失業,特別是35歲以上的
閑看江湖 發表評論於
僅擺事實,仍是一篇好文章。從企業視角看世界沒毛病。但終歸是大浪淘沙,像當年的王安一樣。正常。
Azaleas 發表評論於
正是這份毫無保留,讓IBM收獲了中國的第一單管理谘詢生意。他們很快拿出了方案。向華為派出70位顧問,按級別分為300美元、500美元和680美元,計時收費。5年合同期下來,差不多得要:

4億?
不遠的地方 發表評論於
爛文一枚!

拚湊一些現象發一些不疼不癢的感想,最後總結: IBM拋棄了中國,但是中國又贏了!

瓦特?!。。。。遙遙領先,歐耶!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IBM的IT產品曾經在全球獨占鼇頭,現在幾乎沒有一件是引領全球的。中國的銀行係統幾乎是95%都用Z係列,現在美國嚷著要脫鉤,那就慢慢褪吧。所以IBM撤退是意料之中的事。
真環 發表評論於
學生抄完老師。其實老師早想走,中國近代就像個土豪,除了豪還是土,楊老師水土不服。
NOLA2023 發表評論於
嘿嘿,傻逼自媒體,就美國國內IBM還有哪個公司裁員不是這樣…, 看看鋼鐵俠馬斯克怎麽冷酷無情裁員(包括對之前的高管)的……還藕斷絲連嗎?!
van1 發表評論於
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