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膽投入俄烏戰爭 金正恩魄力遠勝拜登
文章來源: 杭子牙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先說拜登。臨近卸任,拜登正抓緊利用任內最後一丟時間,全麵加強對俄羅斯實施製裁和懲罰措施。《華盛頓郵報》在去年底就報道,拜登政府正打算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重大製裁措施,旨在對俄羅斯的戰事資金進行“最後一擊”。
而就在這波擬實施的最後製裁措施前,從民主黨在11月5日大選投票敗北開始,拜登政府就對俄羅斯發起接連暴擊。11月21日,美國曾宣佈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50多家俄羅斯中小銀行、40多家俄羅斯證券機構和15名俄羅斯金融官員實施製裁,導致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暴跌。
軍事層麵,拜登政府還在一個月內祭出對烏克蘭的三大突破性支持舉措。首先允許美國國防承包商進入烏克蘭,直接在烏克蘭境內修理美國武器。其次是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陸軍戰術導彈係統(ATACMS)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第三是允許烏克蘭使用美製反步兵地雷遏製俄羅斯地麵進攻。
不過,因為拜登政府馬上就要下台,川普的戰爭立場和拜登的立場完全相反,這些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轉戰局令人質疑。他所謂最後的製裁措施能否推出,有很大概率恐怕也會成為泡影。
如果拜登政府的這些措施是在兩年前,俄羅斯兵敗如山倒匆忙向烏東部撤退收縮的時候祭出,那麽對俄羅斯對普京,將是無法想象的災難。
若當時拜登有這等勇氣,俄羅斯不僅可能完全失掉戰場成果,搞不好連2014年吞併的克裏米亞也會失去。那麽這場戰爭的合法性,普京政權的合法性,就會麵臨嚴重質疑,搞不好早就瓦解了,美國想要達成的戰略目的,可能早就實現了。
事實上,烏克蘭此前已多次請求這些武器,英法也向美國施壓要求美國允許烏克蘭在俄羅斯領土上使用遠程打擊導彈,但是因為拜登的懦弱本性,擔憂直接攻擊俄羅斯本土會激化矛盾難以收場,擔心俄羅斯會動用核武器,遲遲不予同意,直到在執政的最後關頭,才做出突破性決定,但到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反過來看金正恩。在俄烏戰爭之處,金正恩一直和戰爭保持距離,在公開可考的記錄中,朝鮮官方甚至沒有公開評論過這場戰爭。
2013年9月,金正恩訪問俄羅斯,雙方開始就戰爭合作進行勾兌。當時,俄烏戰爭還在焦灼狀態,誰勝誰負還極難判定,美國大選也沒有正式啟動,民主黨還沒有露出頹勢,川普和拜登誰能贏還不一定。
到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以普京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訂互相協防條約為標誌,金正恩決定下注投入這場戰爭。
做出這個決定後不久,就傳出了朝鮮出兵援俄的消息。媒體當時報道指出,朝鮮共出動了4個旅團,12,000人參戰。後來又有消息說,朝鮮向俄羅斯移交了約2萬個集裝箱的彈藥,包括500萬枚炮彈和數十枚導彈,以及100多枚火星11彈道導彈。朝鮮約200家武器彈藥廠滿負荷運轉為俄羅斯源源不斷地生產供應武器。要麽不幹,要幹就押上賭注,大幹一場。這是金正恩決策的顯著特點。
如今,隨著川普即將上任,俄烏戰爭即將走向尾聲,這時候再回頭看金正恩出兵支援俄的決定,是不是抄了俄烏戰爭的大底,賺得盆滿缽盈?
通過參戰,金正恩至少有兩大收穫:一是亟需的糧食援助和核武技術,包括核遠程投送能力,金正恩由此一舉兩得,同時解決了糧食供應和核武技術兩大難題。
二是俄羅斯寫在雙邊條約上的俄朝聯盟關係和協防承諾,這對朝鮮非常重要。獲得俄羅斯的協防承諾意味著朝鮮從原來隻有中國一個安全支柱,變成同時擁有中俄兩個安全支柱,這不僅極大增強了朝鮮的軍事安全能力,還增強了金正恩在中俄之間的遊走、要價、談判能力,強化了朝鮮和美日韓進行軍事對抗的底氣和信心。
這些都是金正恩在關鍵時刻出手換來的。國際政治史上,一般小國從大國謀求信任保護,都得付出巨大代價,往往需要舉全國之兵,盡全國之力交投名狀,才能獲得認同。金正恩選擇在戰爭快要結束,同時也是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候果斷出手,以極小代價,一舉就收穫了所有想要的東西。
所以,橫向對比,金正恩的魄力與相機決策能力明顯超過拜登。儘管沒有幾個人願意移民到朝鮮,但是在眼光與魄力層麵,金正恩完勝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