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帶中餐被說惡心 華人熱議校園“飯盒羞辱”!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一條新的數據研究引起了華人社區的熱議。

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26%)的加拿大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曾因帶去學校的食物而受到嘲笑或欺淩。



不少華人家長表示,自家孩子就是這26%中的一員。

報道指出,這種欺淩被稱為“餐盒羞辱”,對少數族裔和種族群體影響比較大。其中來自黑人,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南亞社區的父母說,他們孩子經曆的“餐盒羞辱”是白人孩子的兩倍。

調查還指出,米飯(29%)、咖喱(27%)、燉肉或燉菜(19%)、魚類菜肴(17%)最容易因為外觀、氣味或與其他學生不熟悉而受到羞辱。

該話題也引發了華人家長的熱議,很多人表達了自己不同的觀點。





有家長認為孩子心理強大, 還特意找味道衝的,反正我吃著香噴噴!





也有人表示,換位思考下吧。





還有表示這個跟歧視不歧視沒關係,有網友表示:我小時候帶飯有時候味道大了或者有肥肉之類的也會被同學嘲笑啊,感覺全世界的mean小孩都一個樣。







還有人表示自己做的飯好吃,不管什麽飯都會被同學接受。



但是也有人表示,這就是歧視,不能慣著。





甚至還有表示,



一個來自香港家庭的孩子告訴該公司,學校裏的其他孩子說她吃的燒賣或蝦餃午餐"很惡心",她說這種經曆"超級尷尬"。但她的母親告訴她:"我們吃的食物是我們傳統的一部分,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們身份的一部分。"

一位老師告訴該調查公司:"如果孩子聽到了‘eww’或‘yuck’(表達厭惡、惡心的語氣詞),接下來的一天裏他們都會悶悶不樂。"事實上,Sistema的調查發現,53%經曆過飯盒羞辱的學生事後會感到沮喪。

近一半(46%)的學生事後會要求家長更換午餐,而隻有18%的學生對欺淩行為置之不理。此外,超過四分之一(27%)的家長表示,他們已嚐試為孩子準備更多"傳統北美"午餐帶到學校。

在接受調查的家長中,80%的人認為老師和學校工作人員應該更積極地防止飯盒羞辱行為。"飯盒羞辱會損害孩子的文化認同,並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自尊和社交體驗。"

美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

該報道同樣讓人聯想起美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第一集的情節,2016年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亞美頻道製作的“午餐時分”(Voices: Lunch Box Moment)視頻也談到了盒飯文化,關於亞裔孩子午餐盒的討論越來越多。

不少家長認為,如今隨著亞裔人口越來越多,中餐廳也越來越普遍,尤其在華人聚居區可能不太常見這樣的情況了。不過在紐約公立、私立學校都工作過的劉女士表示,即使在華裔學生居多的雙語班,她也曾見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表示“還挺普遍的”。一些可能移民更早幾代父母生活已經非常西化的亞裔孩子,也不太認識一些亞洲食物,例如菜包飯、包子什麽的都會引起他們的好奇,其中比較淘氣的孩子可能便會取笑帶這些食物的孩子。

她表示,通常在年幼一點的孩子中比較不明顯,尤其一年級以下。她認為老師和學校的引導非常重要,有些學校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會把多元文化的食物放在學校菜單上,一些公立學校每周也會提供餃子或墨西哥餅(taco)。

她建議,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遭遇這一問題,應該向老師、學校甚至學區反應,達成一致共識對待這個問題,如果學校和班級環境裏是支持多元文化的,那麽孩子帶什麽都可被接受。



不知道您怎麽看待此事呢?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