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采訪區,擠滿了孔乙己
文章來源: 王左中右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這屆奧運會,挺難。
運動員們場上爭金奪銀,場下應付記者疲於奔命。
他們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出其不意,一個比一個猝不及防。
所以,聽著記者們的離譜提問,一個人的音容愈發變得直觀起來。
手舉話筒的,分明是一個個孔乙己們。
你看,他們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比如鄭欽文奪冠後的發布會上,便有一位語出驚人:“走過百年滄桑,邁入繁榮富強……”
期間,一旁的同行幾度側目,極力憋笑。
張口便是時代滄桑,說了半天沒一句人話,感覺記者不是在采訪鄭欽文,而是在背申論寫作文。
再比如,全紅嬋趕場時,路邊記者兀得蹦出一句:“你飛得累嗎?”
全紅嬋駐足一臉疑惑:“什麽?”
記者終於等到了機會:“別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但實際上你累嗎?”
這位記者平日想必熟讀《意林》《知音》,估摸著自己這番“引經據典”,定能贏來滿堂喝彩,弄不好還能讓觀眾們涕泗橫流。
結果沒想到全紅嬋沒接住這句“名言”,隻是回答:“這話問的,誰不累啊。”
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記者心裏的搖頭:孺子不可教也。
還有的人,總是一逮住機會,便想考考你。
百米飛魚潘展樂,就沒能逃過。采訪他的主持人,不關心遊泳,反而是考起了方言:
“請用你的家鄉話說一下潘展樂三個字,讓大家感受一下,我們溫州的方言和這個諧音(破紀錄)。”
更典型的,又讓全紅嬋給碰上了。
這位記者不問跳水,搖頭晃腦地考起了英語:“現在考一考你,‘拿捏’你知道用英語怎麽講嗎?”
全:不知道。
他仿佛等來滿意的回答,語調也變得歡快起來,終於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我教教你好不好。”
從那聲音裏,我竟聽出了孔乙己式的懇切,仿佛下一秒就能受教茴字的四樣寫法。
還有一些時候,他們也會像孔乙己那樣,不是漲紅臉,就是歎口氣。
全紅嬋用一句“我不想知道”,利索地拒絕了記者的英語課。記者硬生生吃了癟,隻好目送全紅嬋遠去,尷尬地陪笑。
潘展樂拒絕了方言測試後,主持人也是漲紅了臉,接著為自己不斷挽尊,問了一個自覺很有意思的事——
“有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點,你看過‘樂樂家譜’這張圖嗎?(炒CP梗)”
潘:沒看過,不上網。
這時候,主持人隻能歎口氣,帶著三分勸誡,三分無奈,還有一分自嘲的語氣說道:
“那你抓緊時間看一下,會有驚喜的。”
失落的窘態,好似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櫃上寫字,見對方毫不熱心,又歎一氣,顯出極為惋惜的樣子。
所以,每每看到這些采訪。
我都生怕運動員們,在巴黎的土地上尷尬得摳出三室一廳來。
問來問去,就是問一些八卦,說一些雞湯,製造一些尷尬,讓空氣中充滿了尬笑的氣息。
這兩千多名記者,真的都問不出幹貨嗎?
我看未必。
翻遍他們所提的問題,滿屏寫著兩個字:話題。
他們沒想著真問出什麽問題,反而就是想造一些話題。
問問八卦、炒炒CP、鬧鬧笑話,就是最好製造話題的途徑。
你說,相比深挖運動員的艱辛不易、深挖體育競技的精神,讓俊男靚女們搞個CP,引導運動員說段雞湯,是不是更容易有火,是不是更容易有流量?
所以嘛,這屆記者們非常知道觀眾想看什麽,非常知道什麽樣的問題有話題,非常知道什麽樣的采訪能出圈。
但他們可能都忘了一件事:
娛樂記者是負責搞笑的。
但當所有記者都隻會搞笑,這事就不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