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人民日報這樣評“TikTok難民”湧入中國的小紅書

人民日報這樣評“TikTok難民”湧入中國的小紅書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於 2025-01-16 06:42: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這兩天,美國“TikTok難民”湧入中國社交應用小紅書的新聞刷屏網絡。目前,平台上的中美網友圍繞寵物、美妝、美食、旅行等話題友好互動、熱絡交流,好不熱鬧。這估計是那些對TikTok采取封禁態度的美國政客們沒想到的。

今天,社交媒體已經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一點中外皆然。比如美國的TikTok平台上,有在家帶娃的美國寶媽,有靠才藝吸引粉絲的自由職業者,有賺外快還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還有無數小企業,他們有的在TikTok上分享生活、休閑娛樂,有的則依托這個平台聯絡資源、獲取收入。這樣一個平台如果被禁,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就不僅失去了一個溝通交流的空間,還意味著丟掉飯碗,也難怪這些美國網友自嘲為“難民”。

小紅書登上美國App Store社交榜第1名、免費總榜第2名。圖片來源:藍鯨財經

這一新聞讓人們更深切體會到,什麽叫大勢,什麽是人心。美國老百姓要正常生活,中國企業要正常發展,中美兩國民眾要正常交流……這就是人心,這就是大勢。有美國網友說,“在小紅書上看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真實的中國”。很多中國網友不僅熱情介紹自己的生活,也分享來自大洋彼岸的精彩故事。有評論將這次中美網友的“相遇”比喻為網絡版“乒乓外交”、21世紀的“廚房辯論”時刻,這些詼諧表達的背後,卻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開放、交流、互鑒,是人類不變的主題,是各國民眾發自內心的渴望。

從“TikTok難民”流連我國社交軟件,到‌“China Travel”成為一股世界性潮流;從李子柒攜視頻回歸引海外粉絲淚目,到國產遊戲“悟空”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今天的中國,何以“自帶流量”,形成“萬有引力”?毫無疑問,這得益於中國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日新又新的現代化麵貌,也得益於國家的開放、民眾的友善、社會的包容。滿園春色關不住,有美國網友疾呼:“是時候開眼看中國了!”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係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經濟全球化的滾滾大潮中,在網絡世界的互聯互通中,那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隻會越發緊密,必將攜手向前。

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是“TikTok難民”,不如說是“地球村村民”;與其說是“流浪”,不如說是找到了“新家”。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習近平才入座保鑣緊張遞上“三寶” 外網熱議驚呼…
死對頭要走了,特朗普開心壞了
被問急眼了,特朗普怒噴記者:虛假、令人作嘔
養老是國家的義務,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孫東旭也走了!俞敏洪為什麽學不了任正非?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大媽穿軍裝在漢江邊“大閱兵” 韓國網友炸鍋
中國連鎖“人民咖啡館”遭批 人民網:“人民”一詞不容褻瀆
小鵬和特斯拉,誰是“物理AI”的未來?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國肉價,“鐵拳”揮向四巨頭
烏克蘭戰略要地紅軍城岌岌可危 被俄8倍兵力包圍
馬斯克可能真覺得,造車沒意思了
共和黨地方選舉慘敗,特朗普開始調整“話術”
綠卡重大改革!給老人申請綠卡麵臨嚴查…
白宮會議川普打瞌睡 現場媒體圍拍 紐森:瞌睡唐又來!
留學生為逃遣返 屠殺同胞一家6口 嬰兒都未幸免
川普稱今年感恩節大餐比去年便宜25% 美聯社:誤導
關門創紀錄 川普呼籲把醫療補貼“發現金給人民”
芝加哥市長:請求聯合國調查美國
川普“穿囚服綁十字架”雕像展出 太過逼真惹爭議
佩洛西退休掀民主黨世代革命 年輕人促老將讓位
央視新聞聯播曝光 習近平登艦視察細節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民日報這樣評“TikTok難民”湧入中國的小紅書

人民日報 2025-01-16 06:42:45



這兩天,美國“TikTok難民”湧入中國社交應用小紅書的新聞刷屏網絡。目前,平台上的中美網友圍繞寵物、美妝、美食、旅行等話題友好互動、熱絡交流,好不熱鬧。這估計是那些對TikTok采取封禁態度的美國政客們沒想到的。

今天,社交媒體已經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一點中外皆然。比如美國的TikTok平台上,有在家帶娃的美國寶媽,有靠才藝吸引粉絲的自由職業者,有賺外快還助學貸款的大學生,還有無數小企業,他們有的在TikTok上分享生活、休閑娛樂,有的則依托這個平台聯絡資源、獲取收入。這樣一個平台如果被禁,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就不僅失去了一個溝通交流的空間,還意味著丟掉飯碗,也難怪這些美國網友自嘲為“難民”。

小紅書登上美國App Store社交榜第1名、免費總榜第2名。圖片來源:藍鯨財經

這一新聞讓人們更深切體會到,什麽叫大勢,什麽是人心。美國老百姓要正常生活,中國企業要正常發展,中美兩國民眾要正常交流……這就是人心,這就是大勢。有美國網友說,“在小紅書上看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真實的中國”。很多中國網友不僅熱情介紹自己的生活,也分享來自大洋彼岸的精彩故事。有評論將這次中美網友的“相遇”比喻為網絡版“乒乓外交”、21世紀的“廚房辯論”時刻,這些詼諧表達的背後,卻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開放、交流、互鑒,是人類不變的主題,是各國民眾發自內心的渴望。

從“TikTok難民”流連我國社交軟件,到‌“China Travel”成為一股世界性潮流;從李子柒攜視頻回歸引海外粉絲淚目,到國產遊戲“悟空”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今天的中國,何以“自帶流量”,形成“萬有引力”?毫無疑問,這得益於中國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日新又新的現代化麵貌,也得益於國家的開放、民眾的友善、社會的包容。滿園春色關不住,有美國網友疾呼:“是時候開眼看中國了!”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關係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經濟全球化的滾滾大潮中,在網絡世界的互聯互通中,那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隻會越發緊密,必將攜手向前。

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是“TikTok難民”,不如說是“地球村村民”;與其說是“流浪”,不如說是找到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