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警告歐盟:可能引發貿易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星期六在北京會見訪華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哈貝克。

在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抵達中國首都、並將擬議關稅列為重要議題之際,北京方麵星期五(6月21日)警告,與歐盟在中國電動汽車進口問題上不斷升級的摩擦可能引發貿易戰。

哈貝克為期三天的中國之行,是自布魯塞爾提議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關稅以打擊過度補貼以來,歐洲高級官員首次訪華。歐盟加征關稅之舉引發了中國宣布反製措施和中國領導人的嚴厲批評。

哈貝克星期六(6月22日)在北京向中國官員表示,歐盟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並不是“懲罰”。他在氣候與轉變對話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表示:“重要的是要明白,這些不是懲罰性關稅。”

哈貝克表示,美國、巴西和土耳其等國家都曾使用過懲罰性關稅,但歐盟沒有,“歐洲做法不同”,九個月來,歐盟委員會詳細調查了中國企業是否從補貼中不公平獲益。

哈貝克說,歐盟審查產生的任何反補貼稅措施都“不是懲罰”,此類措施旨在補償北京給予中國企業的優勢。

在會見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時,哈貝克表示,歐盟擬議的關稅旨在為與中國的貿易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鄭柵潔回應道:“我們將盡一切努力保護中國企業。”

僅在本周,中國汽車製造商就敦促北京提高進口歐洲汽油動力汽車的關稅,而中國政府已經對歐盟豬肉進口展開反傾銷調查,以報複歐盟委員會先前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初裁將征收懲罰性關稅。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星期五在官網以“答記者問”方式警告:“歐方不斷升級貿易摩擦,並可能引發“貿易戰”,責任完全在於歐方。”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還指控,歐方通過反補貼調查“對中國企業進行恐嚇、脅迫施壓,以認定懲罰性高額稅率相威脅,要求提供過於寬泛的信息,很多涉及商業敏感信息和企業核心秘密,窺探中國企業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

解釋的機會

哈貝克的來訪被視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向中國官員解釋最近所宣布關稅措施的一個機會,同時消除中國采取報複措施可能損害德國企業的風險。德國的聲音在歐盟尤其有分量,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強烈反對歐盟征收關稅。柏林敦促對話,同時期待中國做出妥協。

德國汽車製造商最容易受到中國反製措施的影響,因為去年它們近三分之一銷售額來自這個規模達18.6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盟對電動汽車將加征關稅的舉動導致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跌至新低點。

但中國官媒將哈貝克的訪問描述為緩解緊張局勢的機會。據中國《環球時報》報道,一些專家表示,德國應該尋求共識。

哈貝克星期五抵達北京後首先會見了數個歐盟國家的大使,他將與中國官員會談,並訪問上海和杭州。他原本預計將會見中國總理李強,但德國代表團消息人士星期五晚間表示,哈貝克離開北京前無法安排與李強的會晤。

出人意料的是,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舉行的招待會上,哈貝克對柏林當前的中國戰略表示不滿。該戰略於去年7月發布的一份文件中概述,在此之前曾經過數月德國聯合政府內部爭論。哈貝克來自德國三方聯合政府中的綠黨。

這份長達64頁的文件指控北京日益強勢獨斷和“不公平做法”,但對於減少關鍵依賴的政策措施卻含糊其辭。哈貝克批評柏林這份11個月前發布的中國戰略文件過於短視,與其他歐盟國家的中國戰略不同步。

“戰略意味著你必須放眼未來,至少要描述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即使它永遠不會像所描述的那樣發生,”他說。

哈貝克表示,“這是德國政府的中國戰略,所以欠缺的是歐洲的做法”,遲早需要更新。他沒有確切說明他認為德國戰略應該如何演變。

德國政府沒有立即回應對哈貝克說法置評的請求。這進一步加深了一種看法:在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柏林尚未為德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確定明確的道路。

星期五早些時候,哈貝克降低了對其訪中期間能解決的問題的預期,稱他並不期望就貿易緊張局勢達成解決方案。

德國也在尋求擴大其企業進入龐大中國市場的渠道,同時也試圖“去風險”(de-risk)以避免其經濟過度依賴任何一國。

貿易專家表示,經濟和政治因素都越來越有利於美國和德國的關係。

2024年第一季度,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額為600億歐元(640億美元),低於美國和德國的貿易額630億歐元。這打破了中國連續八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的趨勢。

星期五公布的官方數據突顯了這一轉變:5月份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同比下降14%,而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4.1%。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這還用中國警告?要的就是一場與中國的貿易戰。
Bidumpdemofan 發表評論於
歐洲是在犧牲自己的利益,迎合美國,是事實上的美國經濟殖民地。不過,歐洲被美國按住命門的歐洲,大概也別無選擇,不敢不聽美國這個地球村大獨裁者的話,從這點上看,歐洲各國不像是民主國家。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應該是歐盟警告中國而不是中國警告歐盟才對麽。

幾年前中共也同樣警告美國呢,然並卵麽。歐盟必須保護自己的產業,不受中國傾銷掃蕩。

這是大趨勢,嘴炮沒卵用,全球化早就變成剔除中共的區域化,中國的產能留著自用就好。
sysyphe 發表評論於
貿易戰就貿易戰唄, who 怕 who?
就讓歐盟搬著石頭砸自己的腳好了
叫啥好不好 發表評論於
全世界最中國的貿易圍堵已經開始 中共毫無辦法,隻好撒潑打滾,耍無賴 一邊滾一邊說你要打貿易戰嗎?我們可不是好惹的打起來你們贏不了的。 可心裏怕的要死啊 出口要是熄了火,共產豬都要餓死的 何況韭菜呢
不允許的筆名 發表評論於
Yummy2000 發表評論於 2024-06-22 04:06:23
警告美國和加拿大,警告歐盟和英國,警告日本和韓國。 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全警告了。

去跪舔俄羅斯這種三流國家
==========
習主席就是不蒸包子爭這口氣。
京西觀察使 發表評論於
太好了,歐盟必須打這個貿易戰,吃瓜群眾早就準備好了,嘿嘿!!!
tony0101 發表評論於
歐洲很快將不得不戰隊美國參與對中國的圍堵,畢竟跟個6億人均月收入一千人民幣的叫花子老大能有好日子嗎?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別光說不練 不跟歐盟開戰是孫子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腰挎板斧的人發出了警告。
gameon 發表評論於
灣獨美分最受不了大陸經常警告西方國家,因為他們沒那個勇氣,隻有跪舔的軟膝蓋。
我要真普選 發表評論於
美國、加拿大、歐盟、英國、日本製裁不重要。中國可以把電動車賣去俄羅斯、伊朗、朝鮮、巴勒斯坦啊!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這次新能源的產業布局絕對不會重演製造業的模式了。發達國家會保護自己的產業和供應鏈的多樣化。即使觸發貿易戰也在所不惜了。最好的結局就是達成協議,通吃是不可能了。也不存在故意抑製發展的問題。既然承認世界很大,為何非要一家獨大呢。
bigcatf4 發表評論於
白人就是非要個臉
隻在補償北京補貼的優勢,我就問一句,假如完全覆蓋完北京補貼優勢,北京的車讓奔馳要倒閉,那歐盟救不救?
保護自己的產業是國家的責任,就目前的北京工程師的工資和德國的工資比,北京的競爭優勢那是明擺著
LMPG 發表評論於
還解釋什麽呀?既然提高關稅沒毛病,那麽為什麽“德國主要汽車製造商強烈反對歐盟征收關稅”呢?

當中國人啥呀?
hkzs 發表評論於
打貿易戰對大家都有好處。
蟹粉小籠包 發表評論於
來中國跪求理解?嗬嗬。。。
Yummy2000 發表評論於
警告美國和加拿大,警告歐盟和英國,警告日本和韓國。 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全警告了。

去跪舔俄羅斯這種三流國家
fonsony 發表評論於
美帝英明切斷了毛子氣管。
小好人 發表評論於
“低於美國和德國的貿易額630億歐元。” 北溪被炸,德國屁也不敢放,還要買美國的高價油氣。
tintin9999 發表評論於
小國哪有什麽戰略?別人一炸北溪,工廠就全都搬家了。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說警告歐盟,還不如說打擊歐盟那些投票提高中國關稅的國家,比如法國。中國的精準打擊,有利於維護自身的利益。
envy4525 發表評論於
戰狼外交
溪邊木屋 發表評論於
全世界人麵前叫.
柳小波 發表評論於
stuttboy 發表評論於 2024-06-22 00:29:00
這個綠黨的部長為了環保節省用水,曾建議大家洗澡三分鍾,並隻洗重要的三個部位就夠了。一時傳為佳話,淪為笑柄。
========

監獄洗澡不限時嗎?
stuttboy 發表評論於
這個綠黨的部長為了環保節省用水,曾建議大家洗澡三分鍾,並隻洗重要的三個部位就夠了。一時傳為佳話,淪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