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激起眾怒?不少司機上了橋就被勸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眾所周知,港珠澳大橋自開通以來,吸引了眾多關注,然而很多駕駛員駛上橋麵之後,卻又不得不在半途折返回程,引起了公眾的強烈不滿,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原因呢?

作為當今全球最為龐大的跨海橋梁,港珠澳大橋不僅是連接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鍵性交通通道,其總長度亦達到驚人的約55公裏,其中主橋部分約為29.6公裏,主要由一座主跨長達約4.2公裏的斜拉橋以及兩座海底隧道構成,同時還包括多個人工島嶼和橋梁相互連接,以其超大規模的建築結構、前所未有的施工難度以及卓越的建造技術享譽全球。



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它不僅極大地縮減了三地間的交通時間,對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繁榮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許多駕駛員朋友對這座橋梁充滿期待,通車後紛紛躍躍欲試,然而行駛不久即被勸退,原因在於他們並不滿足通行條件。

自大橋開通以來,共有五種類型的車輛獲準通行,它們分別是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以及跨境私家車,此外還有專供欣賞橋梁美景的觀光車,然而,並非所有的五類車輛都能直接駛入大橋,還需辦理相應的手續和牌照,且上橋名額亦受到嚴格限製。



對於私家車車主而言,內地居民前往港澳須辦理港澳通行證,港澳居民出入內地同樣需要通行證,駕照則必須實現三地互通,除了對每位乘客證件的基本要求外,若想駕車通過港珠澳大橋,還需持有特定的牌照,例如懸掛粵港車牌的車輛或者經過三地政府部門批準的單牌照車輛方可通行。

值得注意的是,允許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跨境私家車上橋名額同樣存在限製,在大橋開通之前,發放給香港兩地牌私家車及內地私家車的配額分別約為10000個和1000個,擁有此類配額的私家車在有效期內可多次通過港珠澳大橋往返港澳市區。



此外,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私家車配額對外開放,例如今年1月4日,香港運輸署宣布將公開發放500個經港珠澳大橋往來港澳的香港跨境非商用私家車常規配額(香港配額)的申請。

由於港珠澳大橋獨特的通行規定,部分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在上橋後會被勸返,盡管這一規定對廣大市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但現階段仍需嚴格執行。



考慮到上述嚴苛的過橋條件,港珠澳大橋開通至今,實際情況並未如預期中那樣繁忙,橋麵顯得頗為冷清,每日平均車流量僅為4000至5000輛,相比之下,同樣享有盛名的南京長江大橋,即使是非節假日的車流量也已超過10萬輛,兩者之間的差距顯而易見,部分熱心觀眾進行了詳細計算,按照每輛車平均200元的通行費標準,港珠澳大橋的整體建設成本預計高達1269億元人民幣,即便不計日常維護保養費用,也需要至少三百多年的時間方能收回投資。



看到此處,您或許會認為這座橋梁的建設似乎得不償失,然而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意義絕非僅僅體現在一組數據之上。

成功建成港珠澳大橋,充分彰顯了我國對港澳地區的高度關注,深化了三地之間的緊密聯係,進一步提升了港澳同胞對祖國的歸屬感,同時,打造出如此一座挑戰極限的橋梁,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的強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