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拒與美續約石油美元協議,美元跌落神壇?別扯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幾天網上突然傳出重磅消息。說是沙特在50年前與美國簽署的石油美元協議到期了,沙特的老大決定不再續簽,此舉被認為是美元繼脫鉤黃金後再次與多年來的錨定物石油脫鉤,自媒體由此得出美元將跌下神壇,全球進入一個全新貨幣時代的結論。


這樣的文章與標題不僅勁爆而且能夠提供極高的情緒價值,將民眾的熱情調動至最高,從而獲得大量瀏覽,收割了一波流量。

其實,最近幾年類似的消息很多。比如,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美債餘額上限,大量媒體斬釘截鐵地表示美債將違約,美國要完蛋了。

我當時就告訴大家這是美國兩黨在搞黨爭,美債餘額上限最終一定會提高,結果完全如我所料,而那些胡扯的媒體全被“打臉”,絕口不談此事了。當然,人家靠著忽悠外行人賺了流量費,也不虧。

這次我還是明確告訴大家,美元石油體係依然將維持下去,即便美元的實力確實在逐步衰退但速度是相當緩慢的,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裏美元的超強地位無法被撼動和取代。為什麽我敢那麽確定美元與石油脫鉤是胡扯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國內主流媒體沒有任何石油美元協議不續簽的報道。

美國與沙特鬧掰、不續簽用美元結算石油的協議絕對是爆炸性的超級大消息,但凡這樣的內容必然受到全網官媒的關注,央視、人民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是一定會多篇幅報道、解讀的。

可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一家大型主流媒體發聲,全部是自媒體在那轉載外網消息。主流媒體不提這事是因為他們不會為了流量而胡說八道、捏造子虛烏有的新聞。

第二,金融市場不買賬,美元不跌反漲。

石油是當代各國發展必要的能源,沒有石油就無法發展,而要買石油一定要用美元,這是絕大部分人都認可石油美元的原因,大家認為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貨幣是因為錨定了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由此形成。

反過來說,一旦美元與石油貿易脫鉤則意味著超級大利空來襲,比以往任何一個利空還要大,金融市場上美元必將大跌。

真實情況如何呢?這幾天美元指數不跌反漲,各國貨幣匯率卻跌了。

網傳消息是原來的協議簽訂於1974年6月8日,有效期是50年,到2024年6月8日到期,沙特於6月9日宣布不續約,我們來看下之後幾天的美元指數和各國貨幣走勢。

6月10日美元指數上漲0.25%、6月11日上漲0.08%。消息出來後的兩天美元指數是在上漲的,直到6月12日才下跌,而且跌了0.56%。這是因為金融市場對美元與石油脫鉤的消息反應慢了?

根本不是,當日美元指數下跌是由於美國公布了5月的CPI數據,比預期好,市場認為美國的通脹得到進一步控製,降息概率大漲。緊接著的6月13日和14日,美元指數重新上漲,分別漲了0.53%和0.34%。



其它貨幣表現如何呢?6月9日至今,離岸人民幣從7.26兌1美元貶至7.27兌1美元;歐元從1.08貶至1.07;日元最誇張,6月9日用156.7日元可以換1美元,6月14日最多時需要用158.2日元才能換同樣的1美元。

美元都要和石油脫鉤、跌落神壇了,可其它貨幣貶值、美元卻不貶反升值。這種反邏輯的現象是怎麽回事呢?

答案不複雜,所謂的超級大消息本就是杜撰的,金融市場的專業人士和國內主流媒體一樣對假消息不屑一顧。

第三,50年前簽的協議壓根沒有提及石油要用美元結算。

在《紐約時報》官網還能查到當年簽署的協議。1974年6月9日新聞報道,前一天,也就是6月8日美國和沙特簽訂了一份協議,題為“Wide-range Military and Economic Agreement”,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廣泛的軍事與經濟協議。

協議是有的,也的確是在50年前簽的,但主要內容是美沙將成立4個聯合工作小組,分別推進兩國在農業、科技、教育、工業方麵的合作,並沒有說石油要用美元結算。

看來連消息源頭都是錯的,其它還有啥好多說的呢?


以上三點充分說明了所謂石油美元協議不再續簽導致美元與石油貿易脫鉤,甚至引發美元霸主地位旁落的消息是多麽的可笑,完全是國內外部分自媒體拍腦袋胡扯出來的。

另外,很多人可能隻知道沙特、俄羅斯是主要石油生產和出口國,其實美國也是。2023年美國日均生產1290萬桶石油,位居全球首位,排在第二的是俄羅斯,日產1010萬桶,沙特以970萬桶排名第三,第四位則是美國的小弟加拿大。而根據俄羅斯媒體2019年的報道,2024年前美國將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之一。

退一步來說即便沙特的石油不用美元結算了,作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和出口國,美國自產的石油照樣能讓美元與石油繼續掛鉤。


當下的網絡充斥著各種各樣駭人聽聞的消息,其中有不少是邏輯混論、與事實相距甚遠但符合大眾口味的。由於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具有稀缺性、大部分人並不具備,所以經常出現消息麵與實際情況(如金融市場)完全相反的情形。

以前有人靠信息差賺錢,現在還有人靠胡編亂造忽悠群眾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