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年度係列外長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國際媒體普遍表示,這是今年1月新一屆美國政府上台以來,兩國高層會談之一,也是王毅與魯比奧的首次麵對麵會晤,雙方的積極對話將增加兩國元首舉行峰會的可能性,從而進一步緩和美中緊張關係。
據“環球網”報道,分析人士認為,王毅與魯比奧在馬來西亞的會晤為兩人提供了一個在中立場合接觸的機會,可能為兩國更常態化的溝通鋪平道路,也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的北京之行做準備。
在中美兩國元首6月的通話中,中國領導人歡迎特朗普再次訪華。據“環球網”援引彭博社報道,美國政府已在聯係企業高管,了解他們是否有興趣陪同特朗普參加今年可能的訪華行程。此外,該媒體引述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曆史與國際事務教授克勞斯·拉雷斯的觀點稱,除了可能在9月初訪問北京,特朗普似乎也考慮在今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領導人見麵。報道稱,兩國領導人曾多次利用APEC這一平台舉行會晤。今年的APEC會議將於10月底至11月初在韓國舉行。
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淩勝利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釋放出了訪華的信號,所以在這之前兩國外交部門的溝通也極為重要。特別是考慮到魯比奧還在中國的製裁名單上,所以如何去處理這個問題也非常微妙,需要在第三方通過外長會晤為兩國更加頻繁的高層會晤做一些準備性的工作。
東道國馬來西亞批評美方濫施關稅 當地媒體:中國更可靠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9日批評美方濫施關稅是倒退行為,稱貿易正被用作“施壓、孤立和遏製”的工具,“關稅、出口限製和投資壁壘現已成為地緣政治競爭的利器”。卡塔爾半島電視台10日分析稱,“王毅在吉隆坡與東盟各國外長舉行會晤,凸顯出中國與東盟的互動正不斷加深”。在美國向東盟各國實施的新一輪商品關稅政策將於8月1日生效的背景下,東盟各國尋求深化與其他貿易夥伴的關係,尤其是中國。
淩勝利表示,王毅外長此訪表明了中國對於當前全球貿易形勢的明確態度,也是跟東盟國家釋放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就是說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在目前這種關稅戰的背景下,中方還是積極地推動經貿3.0合作版本,實際上是讓東盟國家在關稅戰壓力下,有更大的戰略選擇空間。
觀察指出,中國與東盟關係絕非美國可以挑撥。東盟國家是“一帶一路”最大受益方之一,而中國積極支持的東盟主導的RCEP已經成為全球最成功的自貿區之一。中國-東盟自貿區3.0也將在年內完成簽署。去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達9823億美元,雙方已連續5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稱,在此次中國—東盟外長會中,可以看出東盟對中國的信任,相比於美國,中國是更為可靠、穩定的合作夥伴,中方經濟的穩定發展也給東盟國家帶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