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葉魏大勳走紅、陳都靈丞磊上桌,2023年出圈配角演員盤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搜狐娛樂專稿(林真心/文)2023年被稱為“配角元年”。

無論在現實主義題材《狂飆》、文學性極強的懸疑題材《漫長的季節》,還是一貫承載流量的古偶、現偶中,配角們的整體存在感極強,有些甚至熱度反超主演。

其中的“優等生”,高葉、蔣奇明、陳都靈、魏大勳等,有人突破瓶頸迎來事業轉折點,也有人“一角成名”,攪動新生代演員格局。

轟轟烈烈的“上桌”、“掀桌”討論,促成了演員和觀眾的共同覺醒。過去一年間被反複驗證的配角玄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著固化的影視創作思維。

當我們在討論“配角出圈”的時候,我們討論的其實是影視行業的變革和升級。

配角元年,誰上桌?

2023年有哪些出圈配角?

此前,搜狐娛樂發布了《2023國產劇出圈配角》評選。曆時三日,共收到3049次投票,結果顯示,《長月燼明》中的陳都靈、《長相思》中的檀健次、《雲之羽》中的丞磊、盧昱曉、田嘉瑞,以及《寧安如夢》中的周峻緯,都獲得了大批觀眾及粉絲的認可。

當然,投票隻是一個維度。

配角的出圈程度,也或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在演員的熱度、話題度,以及商務和劇本邀約上。

陳都靈在《長月燼明》《蓮花樓》《雲之羽》播出後,已官宣8個商務;檀健次在《長相思》播出後四個月內,新增商務代言共13個;魏大勳靠《我的人間煙火》吸粉後,限時雜誌銷量破9萬,已達流量水平。

高葉在《狂飆》之後官宣的第一部大劇《正當防衛》,搭檔李雲亮導演、賈東岩編劇,為一番領銜主演;丞磊以《雲之羽》男二為躍升跳板,從短劇男主升級為大IP改編劇《錦月如歌》男主;盧昱曉出演正午新劇《小巷人家》,搭檔閆妮、李光潔、蔣欣這些實力派演員。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出圈與否也有不同的衡量標準。

編劇徐某告訴搜狐娛樂,《狂飆》對配角的塑造給了自己很多啟示。“因為我整體關注的還是2023年現實主義的創作,尤其是《狂飆》。當時在寫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劇本,看《狂飆》學習了一些技法,包括如何在單場戲中間寫出新意、怎麽去寫這樣一個人物之間關係的變化。”

在《寧安如夢》播出前,很少有人能想到中插廣告能出圈。

“我們公司內部就《寧安如夢》王星越的中插廣告火了這個事開過會。培訓的時候也內部表揚學習,這個配角的商務真的很成功。”製片人Alex透露道。

12月開播的《鳴龍少年》,由丁黑執導、張若昀主演,不少觀眾為品質而來。而在劇集播出後,群像塑造收獲關注,主角團之一的李燃和配角沈耀的故事線也吸引了許多圈層文化愛好者。

沈耀這個病嬌學霸的人設為演員成功吸粉,這其實是出乎編劇陳舒意料的。“編劇團隊創作的時候的確有期待過沈耀這個角色會有一些吸引力,但播出之後的狀況是真的沒有想到,因為畢竟這個角色還是塑造得有些極致,又是一個家庭條件優渥的學霸,怕觀眾不去共情。”

在《鳴龍少年》的故事裏,劇情主線是雷鳴和桑夏帶領11班經曆高三最後一年,沒有太多的空間篇幅去寫“桃李班一哥沈耀”的故事。“但我個人覺得就像沈耀這個名字一樣,但凡是他出現的部分,還是有一點閃耀的。”陳舒說道。

看到劇粉質問編劇為何沈耀的戲份少、年級第一被降,她“反而挺開心的”。“說明真的有觀眾在關注沈耀,心疼沈耀吧。作為編劇,觀眾心疼你的角色,任何一個角色,對我們來說都是有點成就感的。謝謝大家的心疼。”

配角出圈,有玄學?

很多人把一些配角的出圈歸結為“玄學”。

但在影視行業諸多“玄學”背後,總能挖掘出深層次的緣由。

總結來說,不外乎是劇本人設、演員努力、觀眾賞識三者結合形成的的天時地利人和。

通常情況下,內容層麵上的劇情和角色是一體的。正如《狂飆》大爆得益於一眾演員的精心演繹,默默鑽研角色的好演員也需依靠劇集爆火才能被看見。

在和搜狐娛樂對話的9位業內人士中,隻有一位編劇覺得“爆款和配角出圈並沒有必然的聯係”。她以今年一部現偶劇為例,反駁了“爆款加成”一說。

更多的製片人、編劇、宣傳們認為,配角出圈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劇集大爆。

“90%是有聯係的。首先如果劇不爆,配角也幾乎不存在大範圍出圈的可能性。”製片人阿禾說道。

劇宣沈沈今年深度參與了某爆款劇的宣發。出於工作原因,他對“配角上桌”這個新現象格外關注。“大爆的項目,配角多多少少都是能吃到項目紅利的,不用強營銷,就會自然而然出圈。”

有了過硬的內容文本,好的演員就能有的放矢,發揮優勢。比如靠《狂飆》一炮而紅的高葉,《漫長的季節》裏貢獻了多處高光表演的蔣奇明。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葉、蔣奇明更貼近傳統意義上的“爆紅”——一如此前出圈的《開端》“鍋姨”劉丹、《知否》裏父親配享太廟的“大娘子”劉琳,他們憑借演技,把戲份不多但功能性明確的角色,演繹得更加極致化、標簽化,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演員劉琳曾說過這樣的話,“我努力用一顆真誠的心貼近角色的心靈境界,真誠就像綠洲,我也希望自己能永遠保持這片‘真誠’的綠洲。”

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出彩的配角,往往能用點滴的生活片段來講好故事,讓平凡的小角色熠熠生輝,最終被觀眾看到。

類似的情況,年年都有。

但並不是每一年都會被賦予“配角元年”的標簽。

“像《長相思》這樣的劇,主創是對每個角色有精心雕琢的。但今年出圈的配角都是大家在往主角身上努力,配角出圈並不是因為導演、編劇、製片人精心雕琢,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編劇賀奈總結道。

誠如編劇所言,真正讓大眾津津樂道於“配角元年”的,是意料之外的出圈方式。

《長月燼明》裏的葉冰裳,因角色“超前的精神狀態”、相比較而言“更正常的三觀”,受到觀眾憐愛。

《我的人間煙火》裏魏大勳飾演的孟宴臣,《寧安如夢》裏王星越的張遮、周峻緯的燕臨,也格外出彩。

用力過猛的主演,反而讓配角成了這些極度外化表演的獲益者。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在這兒上桌的配角,在更高級的桌子上平平無奇呢?”製片人齊二反問道。

NPC和觀眾,一起掙脫係統

演員用自己的表演對紙片人角色進行解釋性的重組,觀眾又在看劇時再次重構角色。

配角出圈這個年度熱門話題,最值得深入探究的正是這兩次重組過程。

在兩次重組中,有人“覺醒”了。

“配角不能隻是一個工具。沒有思想、提線木偶般的配角,是很難被看到的。至於好的配角,在設計人物中會加入很多小心思,變好、變壞都有充足動機。”製片人趙可透露道,此前她聽說,在今年某大爆項目中,她確實看到出圈的女配演員給自己的人物故事精心做了小傳,為角色的行為動機找到了合理的解釋。

在趙可看來,演員真正代入角色的表現,就是在劇本寫的因果關係不甚明確的時候,自己去豐富這個故事。加入微小的動作、眼神,增加這個角色的“明豔度”,也把內心想法傳遞給觀眾。

編劇碗碗也同意這種觀點。她認為,編劇在配角出圈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僅占20%。“各方麵因素的占比會比編劇大得多。演員的認知和表現能占60%以上,剩下浮動的10-20%靠服化道、靠導演、靠編劇。20%是編劇,因為就算編劇把人物塑造得很完美,但是演員拖後腿,這個角色也不可能出圈。”

主角,顧名思義,享受著最多的關注度,無論在戲劇結構還是戲外宣發時,都處於主要位置。但配角往往得不到這些關注。

得不到宣發關注的配角,往往在營銷上是薄弱的。不過,以今年為節點,這些出彩的配角們可以獲得“同人文”的拯救,大放異彩。

打開B站,相關二創視頻多帶有“掙脫世界觀掌控”、“被奪取氣運的主角”、“NPC的自我意識覺醒”等字樣。

今年受到大規模認可的配角,都做到了脫離原作者、擁有自己的靈魂。“角色有了自己的生命力,那種感覺是撲麵而來的。”編劇理理說道。

在導演、編劇、剪輯等種種方麵被全方位壓製的配角,以其頑強的生命力“掙脫”束縛,走到了觀眾麵前。

相應的,觀眾也跳出了“熒幕喂什麽,觀眾吃什麽”的習慣,擁有更強烈的自主意識。

可以說,觀眾才是促成配角出圈的關鍵。

原本我們寫一個故事,是希望帶領觀眾去跟隨主角理解他的成長的,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觀眾其實沒有這個耐心,反而能更快速地去帶入在戲劇技法上作為‘扁平人物’的配角,與他們形成共鳴。”編劇理理感慨,這是現代觀眾對於故事文本參與程度提高所導致的必然現象。

製片人齊二則覺得,這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變化有關。“往大了說會涉及到很多社會學因素,往小了說,就是疫情期間拍的劇,和現在已經重獲自由的大眾們在精神層麵無法匹配了。”

也就是說,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和影視圈依然落後的生產力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

在觀眾們掌握話語權和選擇權之後,脫離群眾的創作者們已然追不上大家的精神狀態和表達欲。

未來會更好嗎?

觀眾的審美開始淩駕於部分創作者了,後者又該怎麽辦?

編劇碗碗覺得,這對她一個獨立編劇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我一直覺得編劇不能丟掉對配角人物的表達,很多時候我也喜歡自己的配角。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一條命運線,把配角當主角寫,把主角當人寫。

編劇徐某則承認,2023年的配角出圈影響了自己的觀點,也改變了她個人的創作模式。“我之前一直認為配角有很多東西服務於主角,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這一個層麵之上,其實配角需要更加具有自己的血肉和自己的認知。如果配角有了一定的真實性和深度,也可以為整部劇拓展非常多的內涵與意義。”

配角出圈掀起的“流量瀑布”,勢必帶來正向的思考。

越來越多創作者們會發現,不分黑白眾星捧月式的主角已經過時了。

就連演員們,也開始重新思考所謂“番位”、“戲路”。

藝人宣傳Naomi透露,在今年憑借某爆款劇配角出圈後,她所帶的藝人已經徹底轉變了想法。“現在找過來的劇本,S+的配角和小成本的一番男主都有,以前他可能隻想演小劇的男一,但現在更喜歡挑比較好的項目。”

Naomi舉例道,聽說某S+級古裝劇的男配空了出來,原定的演員檔期衝突去了別的劇組後,該藝人非常積極地接洽、試戲,臨時頂上了這個角色。“本來我們跟他提的時候沒抱希望,沒想到他很願意,當天在忙別的工作時還一直惦記著試戲,讓我們務必提醒他。”

有王星越、田嘉瑞、常華森的配角紅利案例在前,藝人們更能接受降番去演大劇配角。

“其實大劇的配角和小成本主角的片酬差不了太多,畢竟我們在平台係統裏都有記錄的,所以即便靠配角出圈了,這些演員也沒有經曆片酬大漲。”製片人Alex提到,配角紅利並不會直觀體現在片酬上。

所以,在片酬相近的情況下,演員從全劇組待遇最高的主角換到眾星雲集的大劇裏的小配角,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能克服心理落差,踏踏實實演好角色的流量演員,在Alex看來,都值得被鼓勵。

當然,配角出圈同時也帶來了另一方麵的影響。

編劇賀奈透露,一些主創們已經變得更加極端。“女性向的劇變大男主火了,她們得出的結論是‘就拍大男主’。演員也開始注重‘配角風頭會不會蓋過主角’。今年一些男女主最先看劇本的時候,就會讓我們刪配角的戲份。”

和演員“紅是玄學”一樣,其實項目也各有各的氣運。

製片人阿禾透露,她此前參與的一個仙俠劇,在劇本圍讀階段副線CP是公認的好,因此她也試圖邀約一對有影響力的演員。但最後由於種種原因定下了當時還沒有代表作的男演員。

雖然這位男演員後來也憑借另一部古偶劇小小出圈,但阿禾當時明顯察覺這位受到平台力捧的男演員“沒能接住對方的情緒”,這個男配角色並沒有激起水花,她也因此希望落空。

“前期我們也會考慮角色出圈可能性,毛定某個演員,但是檔期、價格都是問題,我們比較心儀的,大部分都定不下來。很多時候,定完演員就覺得不行了,很浪費劇本。”阿禾說道。

“死磕”合適的演員、碼齊用心演戲的配角,對製片人們來說,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整體形勢不好的時候,大家就會很極端。”製片人趙可告訴搜狐娛樂,在他的圈子裏,很多製片人想的都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預算內獲得多少多少成績、打造一個名留青史的項目”。

有意思的是,趙可一位製片人朋友的項目,恰好因為“配角出圈”事件,在今年受到了極高的關注。

在趙可看來,擁有高人氣的配角應該是接到了“潑天富貴”,但這位朋友卻叫苦不迭。“他想的是,預熱宣傳期官方宣傳的著力點肯定是男女主角,但現在配角一個個都比主角火,該營銷誰?該不該給配角宣傳?給多少預算宣傳?不管怎麽選,粉絲都會打起來,最後挨罵的都是我們。”

理解了朋友的煩惱,趙可也產生了新的想法。

“在我的組裏拍著拍著因為別的戲爆了,那我恨不得逢廟必拜,謝老天爺賞飯吃;如果在我的戲播出期間,配角嘎嘎都爆了,那我隻能默默在互聯網燒香拜佛了。”

除編劇陳舒外,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