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綺蝶
導語:從魯比奧首次出訪的表現來看,他在特朗普2.0政府的外交話語權較弱,需要謹小慎微地平衡共和黨傳統外交路線和特朗普及MAGA派政策訴求之間的平衡。
特朗普說要收回巴拿馬運河控製權,魯比奧就將巴拿馬作為其國務卿出訪的首站,並順訪了其他拉美國家;魯比奧訪問拉美期間,特朗普又提出要“接管”加沙地帶,魯比奧又將訪問中東提上了日程,執行戰後將加沙打造為海濱度假勝地的指令。即便如此,魯比奧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和特朗普立場上的衝突。
作為一名古巴裔政客,魯比奧在2010年的茶黨運動中崛起,當選聯邦參議員,挑戰華盛頓的“左翼路線”。他在參議院的第一演講就是宣傳全球各地移民前往美國、過上比父輩更好生活的“美國奇跡”。如今他不得不改變其過往的移民及價值觀立場。他作為國務卿首次出訪拉美的首要任務就是為特朗普大規模驅逐移民進行鋪墊,同巴拿馬、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和哥斯達黎加達成相關遣返非法移民並讓這些國家識別、接受非法移民的協議。
針對特朗普和馬斯克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取消大多數甚至所有對外援助的做法,魯比奧顯得非常被動。他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一直力主通過USAID對外援助強化美國外交軟實力和國家安全,並且反對通過削減USAID資金平衡政府預算。現如今他擔任國務卿後不得不扭轉立場,倒向MAGA派話術,辯解說一些援助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是浪費納稅人的錢。針對左翼勢力有關“中俄因此會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的指控,魯比奧並未附和,反而說,“如果中國想花錢,讓他們去做好了”。
馬斯克關停USAID的速度,也讓魯比奧感到意外。就在魯比奧出訪拉美的第二天,馬斯克派DOGE團隊6名00後技術精英入駐USAID、關停這家機構,並開啟賬目審計。魯比奧也是在訪問巴拿馬期間被任命為代理署長,並遠程指派國務院對外援助辦公室主任馬羅科(Peter
Marocco)審查該機構的活動。這種審查是否和DOGE團隊的審查工作重疊,不得而知。魯比奧在致國會的一封信中提到,他主張與國會合作重組USAID。這與特朗普和馬斯克關閉該機構的立場不同。
▲當地時間2月10日,魯比奧與埃及外長阿卜杜勒阿提在華盛頓舉行會晤。魯比奧說,他們討論了加沙、敘利亞和蘇丹的最新情況。
特朗普“接管”加沙的言論,也讓魯比奧陷入兩難。魯比奧在拉美麵對媒體的追問,堅稱這是一個“非常慷慨”的提議,提到美國在加沙的任何角色都將是“臨時性”的。但是,這與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的立場存在差異。內塔尼亞胡已經準備好派軍隊參與重建項目,而特朗普並未排除派美軍參與戰後重建和美國參與投資的可能性。而且,在巴勒斯坦人能否回到加沙的問題上,魯比奧也不置可否,隻稱巴勒斯坦人必須暫時遷往其他地方。
作為一名傳統建製派出身的國務卿,魯比奧顯然是在“美以控製加沙”與“兩國方案”之間徘徊,畢竟他也要照顧到美國過往的外交立場和國會議員的意見。但從目前來看,魯比奧傾向於迎合MAGA派。
▲2月4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巴拿馬總統穆利諾舉行會晤。
在訪問巴拿馬期間,魯比奧避開了“特朗普奪取巴拿馬運河”引發的主權、道德和法律等層麵的爭議,以所謂的“中國影響力延伸或滲透”為擋箭牌,為特朗普辯護。他也采用了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警告巴拿馬總統,巴拿馬必須采取行動減少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否則美國將采取必要措施保護運河河道安全。巴拿馬被迫重新審計中國投資項目並宣布明年退出“一帶一路”。這符合特朗普和MAGA派的期待。
不過,在運河通航方麵,魯比奧此訪成果存在爭議。他結束巴拿馬之行時,美國國務院官員提到,美巴“原則上”達成協議,免除美國軍艦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費用。3日後,美國國務院在X發帖說,美國船隻現在可以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每年為美國政府節省數百萬美元。但巴拿馬政府強烈予以否認,稱這種說法是“謊言”。也就是說,運河通航方麵的協議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接下來巴拿馬國內態度發生變化,無疑會給魯比奧帶來壓力。
▲魯比奧2月6日在社交平台X發文稱,自己不會出席2月20日至21日在約翰內斯堡舉辦的G20外長會議。他表示,“我的工作是推動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浪費納稅人的錢或縱容反美情緒”。
另外,魯比奧缺席南非G20外長會議也引發爭議。國內民主黨人擔心美國此舉有損在“自由世界”的領導力。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主席邁克爾·斯蒂爾(Michael
Steele)認為,魯比奧是有一個有自己核心原則的人,特朗普選擇他擔任國務卿是在故意戲弄共和黨建製派,迫使他們向特朗普主義轉變,做他們之前永遠不會做的事情。
魯比奧麵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除以上困境外,在施壓北約、調整對俄、對華關係等方麵,魯比奧也需要調和自己同特朗普及MAGA派的立場分歧。目前,他暫時與萬斯、馬斯克等人保持相對和諧的關係。萬斯在參議院時曾和魯比奧協調立場,馬斯克裁減政府部門也需要魯比奧的協調與配合。但是,隨著特朗普推進外交政策野心,魯比奧在執行層麵將麵臨更多壓力,包括來自國會共和黨人、MAGA派和國務院內部官僚體係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