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整頓”左翼媒體 瓦解美國政治宣傳機器?](/data/news/202502/11/1d296482b8c715736d53d136a21822d0.webp)
撰文:羅保熙
主管美國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的富商馬斯克(Elon Musk)近期大刀闊斧整肅美國聯邦機構,繼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教育部等被鎖定裁撤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美國對外國營運媒體如美國之音(VOA)和自由歐洲電台(Radio Free Europe,RFE)。
有分析認為,按照當前的事態發展,被視為傳統左翼的媒體有機會被捲入了這場政治漩渦之中,成為新一批被整頓的目標。
美國之音成立於1942年,總部設於首都華盛頓,現由美國國際媒體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USAGM)監管;經費則由美國國會撥款,美國納稅人出資。該機構一直是美國政府對外宣傳的工具,致力於“清晰有效地向全球民眾介紹美國政策”,以及推廣美國推祟的“民主自由”,曾在冷戰時期打擊蘇聯與東方陣營發揮重要作用。
VOA目前以48種語言製作節目,截至2022年,全球每週聽眾約3.26億,較2016年的 2.37億大增近38%。同年的員工數目為961人,年度預算為2.675億美元;RFE則為非營利新聞機構,由美國政府資助,每周平均聽眾為5,830萬,轄下有23個分社和逾1,400名自由記者。
![](/data/news/202502/11/eedebd53a18eaad8a2478910355548ed.webp)
![](/data/news/202502/11/e929acf6dd5a953ac54816a23d413b46.webp)
上述兩個新聞機構長期被視為美國政府對外傳播的重要媒介,向資訊相對受限的國家提供新聞報導。翻查資料, USAGM今年度撥款為9.5億美元,除VOA和RFE外,還分配給古巴廣播辦公室、自由亞洲電台、中東廣播網絡、開放技術基金會等機構。
當局表示VOA的新增聽眾主要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和非洲等地,同時估計中國內地和台灣聽眾有所增多;RFE的新聽眾大多來自中亞和東歐,其中白羅斯2024年聽眾人次按年增長10.5%、烏克蘭部份地區增長更高達29.5%。
馬斯克早前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控由聯邦政府撥款營運的這兩個新聞機構是“極左官媒”,要求關閉它們。他還列出3大理由,包括歐洲“撇除令人窒息的文官體係”外“已經自由”、“沒人再聽它們”,以及這些媒體“隻是激進左翼瘋子自言自語的地方,但每年花費美國納稅人10億美元”。
![](/data/news/202502/11/97ec99739bd05a03c2f34f8fbdd1cd7f.webp)
馬斯克領導的DOGE關停USAID的消息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VOA和RFE恐也將無法倖免於難?Reuters)
罪魁禍首是USAID?
早於2020年,時任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已曾多次批評VOA,指責其花費納稅人的資金卻未能有效講述美國的故事,甚至幫助中國宣傳。隨著川普重新上台及大力的支持下,馬斯克領導的DOGE關停USAID的消息因此在全球引發了廣泛關注,即使不被關閉,VOA和RFE似乎也將無法倖免於難。
分析認為,川普和馬斯克希望解散USAID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該機構被當作是美國極左派的“大本營”。川普日前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批評USAID及其他機構涉嫌挪用數十億美元資金,並聲稱這些資金的大部分最終流向了“假新聞媒體”,作為它們身為民主黨平台的“回報”,這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醜聞”。
他們認為,USAID在全球範圍內推行帶有特定政治傾向的議程,利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重點支持與極左意識形態相符的計劃。這是他們不希望見到的事,並需要及時製止。
除了兩家國營媒體之外,馬斯克還將攻擊目標指向其他美國主流媒體,頻頻轉發右翼媒體記者的帖文,指控立場傾左的《紐約時報》同樣*接受聯邦政府資助,就連美聯社和Politico也被點名;其中,Politico更是遭到川普以及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連番圍剿,宣稱聯邦政府花了超過800萬美元訂閱Politico,但皆未提出證據。
*編按:《紐約時報》、Politico 和美聯社 (AP) 並未獲得美國政府的直接補貼。然而,它們可能受惠於間接形式的支持,例如郵政補貼、稅收減免、非營利組織的補助,以及政府合約。
據DOGE官方帳號早前發佈的消息,美國國務院已經終止對美聯社的訂閱,財政部亦已取消對《紐約時報》的訂閱。
![](/data/news/202502/11/3c275f54d8cde572dce00c672bd519b9.webp)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全球進行不少天災人禍的救援工作,包括巴基斯坦水災災民。(Reuters)
近年已成“左翼喉舌”的主要資助者……
說到這裏,必先了解USAID這個機構的背景和現狀,才會明白到為何川普和馬斯克指責它是“左翼喉舌”的主要資助者的原因之一。
1961年,它由前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成立,當時的主要目標是對抗冷戰期間蘇聯的影響力,以及推動與美國安全和其他國家穩定及經濟發展相關的對外援助項目。作為美國主要的國際人道主義和發展機構,USAID的預算通常由國會批準,涵蓋經濟援助、緊急人道援助、教育改革及公共衛生計劃等多個方麵。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CRS)發佈的一份報告,2023財年USAID的總撥款超過400億美元,向約130個國家提供援助。其中,資助最多的國家包括烏克蘭、埃塞俄比亞、約旦、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裏、也門和阿富汗。
USAID還通過一係列新的舉措推動自由和獨立媒體的發展,例如向國際公共利益媒體基金(IFPIM)提供了2000萬美元資金支援,以資助全球獨立新聞機構。迄今為止,這個基金已向16個國家的32個媒體機構提供近900萬美元,並吸引額外3,000萬美元資金。
據報,USAID於2023年資助培訓了全球6,200名記者,援助了707家非政府新聞機構,並支持了279個專注於媒體領域的非政府組織。現時,90%烏克蘭媒體依賴補貼,而USAID是主要的資助來源。其他一些流亡海外的俄羅斯組織和媒體也依賴外國援助,尤其是來自華盛頓的資金。
![](/data/news/202502/11/1cd0705e1d767d674893d6864254c123.webp)
美國左派批評,川普和馬斯克關停USAID無異於讓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在軟實力層麵上搶佔更多陣地。(Reuters)
將撼動西方輿論數十年主導地位?
據經合組織(OECD)的資料,美國是世上最大的官方發展援助提供者,而USAID則作出了主要貢獻。有分析認為,作為美國自冷戰以來在全球範圍,尤其是第三世界,施加政經影響力並塑造自身國際形象的重要管道,假如組織被徹底整頓,將使美國在繼續主導全球話語權方麵麵臨一定的挑戰,尤其是在推動全球政治議程方麵失去了有力的工具,長遠還可能削弱“西方自由民主世界秩序”主導的全球輿論格局。
在左翼勢力和民主黨人看來,關停USAID無異於讓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在軟實力層麵上搶佔更多陣地,讓海外需要救助的弱勢群體陷入險境。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日前發文表示:“該機構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抗擊疾病、救濟兒童以及在世界各地促進友好關係,解散它將是一個嚴重的外交政策錯誤,國會應該抵製這種錯誤。”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戴維拉米)也表示,川普大幅削減美國國際援助預算的計劃可能是個“重大戰略失誤”,這讓中國等國家填補空白,趁機進一步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不過,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重要的是“推進美國的國家利益”,他重申:“這是美國納稅人的錢,不應該將其花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此一回應多少體現了川普MAGA式的務實主義。
隨著全球輿論的多元化和信息自由化,這種單一的政府控製媒體或許早已無法再代表民意,其存在不僅或許未能為美國的全球形象加分,反而進一步讓世界對美國的宣傳產生了質疑和反感,造成更多負麵影響。在這個角度而言,VOA和RFE可說已經是過時產物,美國今天或許不再需要一個由聯邦政府出資的媒體。
然而,川普和馬斯克近期一連串的“精簡計劃”以至關閉媒體雖說有點雷厲風行,大有要重新改革美國國內政治和外交政策之舉。但預計這將無可避免受到國內左派人士的挑戰和阻撓,接踵而至的法律挑戰或將上演。有分析認為,這可能預示著接下來白宮和美國法院之間的關係將越來越緊張,甚至引發更多的憲政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