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現在的奶茶小票越來越長了?
硬殼INK
2023-10-25 09:21:33
生活中各種線下消費項目之後,你都會獲得一張購物小票。
上邊用蠅頭小字詳細記錄了你購買商品的全部信息。
通常情況下,小票的長度和你購買商品的數量呈現正相關。
但近些年逐漸興起一種奇怪的趨勢,原本短短幾厘米的小票變得越來越長。
有網友點了一杯奶茶,袋子上小票比小臂還長。
有人甚至曬出了和小朋友身高差不多長度的小票。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全國各地,主要集中於飲品品牌,相關話題各種也一度被頂上熱搜。
圖/新浪微博
越來越長的小票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為什麽現在的小票越做越長?
在綠色低碳的背景下,這是否算是一種沒有必要的“新型浪費”?
為了更直觀了解這種現象,我們用同樣的軟件下單了幾杯飲品,並且收獲了幾張小票。
圖/手機拍攝
雖然數量上是一杯,但小票長度從15厘米至45厘米不等。
圖/手機拍攝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票上到底寫了什麽?
開頭部分印著單號、品牌名,商品名、價格、數量,以及收款方式等常見信息。
在這些基礎信息之後,通常會附上官方的二維碼或電子發票開票二維碼引導顧客線上操作。
如果說上麵說到的這些還算是基礎信息,下麵這些部分就顯得有些五花八門。
一些品牌將小票當成了移動的廣告牌。
有的則會在小票後邊加上品牌理念和服務承諾,或者門店合夥人的招商方式。
一些品牌傾訴欲旺盛,開始在小票上寫小故事和段子,原本就空間有限的小票上硬生生被加上了輔助表達語氣的”顏文字“。
因為加入的內容越來越多,小票的長度也被無限拉長。
而作為另一端的消費者,似乎隻能眼看自己購買的商品被貼長長的小票在風中飄蕩。
麵對越來越長的小票,有些消費者逐漸產生了負麵情緒。
“做這麽長不如換一張A4紙算了。”
其實,如果隻考慮銷售憑據功能,小票上的信息短短幾十個字足以呈現。
但偏偏很多品牌都在在收銀小票的多樣化上費心思。
期間不乏一些比打廣告更有創意的做法。
小票不是一味的死氣沉沉,單調中也可以有特色,有的品牌會在空白麵印上代表品牌的印花。
有的會在小票背麵印防詐內容和消防安全宣傳。
小票也可以是營銷的載體。
之前就也有過品牌在pos機小票上寫詩歌從而收獲出圈效果。
圖/CCTV
回歸大家的爭論,我們發現爭議最大的點在於:現在小票越來越長,但和消費者沒啥關係。
“這種超長小票有些信息過載,商家在上麵塞進很多內容,但是卻沒有重要的排隊號碼信息,好像沒有考慮過我們的感受。”
另一種聲音則在質疑過長的小票是否是一種“新型浪費?”
“大多數人並不會仔細看,收到超長小票的感覺像是家門口被塞了小廣告,你沒得選,隻能被動接受這張過長的廢紙。”
小票作為商品消費憑證確實需要,但在上麵加入過多營銷內容可能並不合適。
有消費者認為:“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一種成功營銷,少數人會把這種超長小票拍下來發到網上為品牌帶來了討論度,但是長此以往可能適得其反,就很容易招來反感。”
圖/小紅書
作為商家,咖啡店店主小朱告訴我們:“現在的小票使用的都是熱敏紙,從成本考量,不用耗材後期維護成本也很低,但熱敏紙作為一種有塗層的紙張,回收利用率比一般的紙張要低,算不上環保。”
此前,網上曾出現過另一個關於小票的熱搜,“賭的就是你不要小票”。
是說現在年輕人沒有要小票的意識,很容易被算錯賬,被多刷卡,呼籲大家索要小票,養成根據小票核對賬單的消費習慣。
索要小票是消費者的權益,但這是否意味著消費者就一定要被動接受一張寫滿廣告語的超長小票?
關於這場爭論的重點首先在於購物是不是一定需要紙質小票?
小票是權益的保證、退換貨的依據本身足夠重要。
一些品牌已經在探索如何讓小票更環保,比如不提供紙質發票轉而使用電子票據,很多商家大批推出了主打低碳活動的無紙化小票。
其次在於是不是可以不用這麽長的紙。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已經有餐飲商家推出了可以提供小票長短的選項。
圖/手機拍攝
時至今日,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已經進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在塑料袋需要額外收費、飲料吸管換成了環保材質、外賣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的今天。
小票的長度是不是可以再短一點?